一隅之耕

一隅之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潘古西 口述
出品人:
页数:157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1
价格:36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2188116
丛书系列:建筑名家口述史丛书
图书标签:
  • 潘谷西
  • 建筑
  • 传记
  • [学史]
  • 文化之效
  • 待購
  • 建筑设计》建筑师及其作品分析
  • 回忆录
  • 田园生活
  • 乡村振兴
  • 农业科技
  • 自给自足
  • 慢生活
  • 自然疗法
  • 可持续发展
  • 生态农业
  • 手作
  • 生活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口述史研究计划”意在通过各位专家、学者亲自口述的方式,偏重历史性与人文性,按照各自人生经历,从家庭背景、历史际遇、学科发展和研究领域等几个方面切入,辅以珍贵的一手资料,如照片、书信、文件等,来梳理和总结我国建筑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态和脉络。李海清、单踊编著潘谷西口述《一隅之耕/建筑名家口述史丛书》是本丛书第一辑的第二本,由李海清、单踊负责采访、整理和编著。潘谷西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一生从事中国建筑史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著名的中国建筑史学家。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一 从僻乡陋村走出来
二 值得回味的大学生活
三 教学工作,我做了些什么?
四 我的学术研究
——从“父母之命”到倾情投入
五 建筑设计实践和教学、科研相结合之路
六 在南京经历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
七 感思
编辑的话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继承了中央大学又发展成为东南大学的老南工是建筑学、建筑史重镇,潘谷西先生是学界享有盛名的长者。回京路上阅读潘先生的口述自传《一隅之耕》,潘先生在书中回顾一生的求学,教学,科研,设计实践。关于这些方面的种种心路历程和内心态度,以及往事旧闻,一并鲜活呈现。

评分

潘老承上启下,由设计转建筑史,从园林到理景,以明代建筑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宋营造法式。刘敦桢杨廷宝童寯/郭湖生叶菊华鲍家声/赵辰陈薇朱光亚张十庆。杨老事无巨细手把手教,童老给你一个青白眼。p103庐山东林寺,赵辰。雨花阁确实一般,每次从应天高架开车路过,就觉得体型太庞硕,压面而来,甚至不如相似的钱塘江边六合塔,“有点僵,为了结构稳定性把8根柱子直接捅到屋顶,做设计还是要多推敲,建筑不应该被结构绑架,否则会吃亏”。关于大都会明轩,不是陈从周设计的啊,潘谷西刘叙杰出的图,苏州园林设计所真不要脸。

评分

继承了中央大学又发展成为东南大学的老南工是建筑学、建筑史重镇,潘谷西先生是学界享有盛名的长者。回京路上阅读潘先生的口述自传《一隅之耕》,潘先生在书中回顾一生的求学,教学,科研,设计实践。关于这些方面的种种心路历程和内心态度,以及往事旧闻,一并鲜活呈现。

评分

潘老承上启下,由设计转建筑史,从园林到理景,以明代建筑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宋营造法式。刘敦桢杨廷宝童寯/郭湖生叶菊华鲍家声/赵辰陈薇朱光亚张十庆。杨老事无巨细手把手教,童老给你一个青白眼。p103庐山东林寺,赵辰。雨花阁确实一般,每次从应天高架开车路过,就觉得体型太庞硕,压面而来,甚至不如相似的钱塘江边六合塔,“有点僵,为了结构稳定性把8根柱子直接捅到屋顶,做设计还是要多推敲,建筑不应该被结构绑架,否则会吃亏”。关于大都会明轩,不是陈从周设计的啊,潘谷西刘叙杰出的图,苏州园林设计所真不要脸。

评分

潘老承上启下,由设计转建筑史,从园林到理景,以明代建筑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宋营造法式。刘敦桢杨廷宝童寯/郭湖生叶菊华鲍家声/赵辰陈薇朱光亚张十庆。杨老事无巨细手把手教,童老给你一个青白眼。p103庐山东林寺,赵辰。雨花阁确实一般,每次从应天高架开车路过,就觉得体型太庞硕,压面而来,甚至不如相似的钱塘江边六合塔,“有点僵,为了结构稳定性把8根柱子直接捅到屋顶,做设计还是要多推敲,建筑不应该被结构绑架,否则会吃亏”。关于大都会明轩,不是陈从周设计的啊,潘谷西刘叙杰出的图,苏州园林设计所真不要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