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社会

重建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新加坡] 郑永年
出品人:
页数:1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88770
丛书系列:郑永年论中国
图书标签:
  • 郑永年
  • 中国政治
  • 社会学
  • 政治
  • 社会
  • 政治学
  • 中国
  • 中国研究
  • 中国社会
  • 社会重建
  • 中国发展
  • 社会问题
  • 改革
  • 转型
  • 公共政策
  • 社会治理
  • 现代化
  • 中国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重建社会的战略机遇期。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作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重建社会秩序成为重中之重。当前,我们亟需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已达到尽快促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同时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奠定一个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作者简介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通往大国之路》《中国改革三步走》《关键时刻:中国改革何处去》《大格局》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信息

序言 社会改革应成为国家发展的新方向
第一章 我国社会可能要面临失序状态
一、社会正在失去其整合的经济基础
二、社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社会阶层基础
三、社会道德基础的流失和社会信任危机
四、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
五、暴力行为丛生且毫无规则
六、社会文化凝聚力的流失
七、 当财富和知识“退出”之后,社会还能留下什么
第二章 对问题的诊断
一、“左”派的解释:市场经济是根源
二、自由派的解释:政治权力是关键
第三章 为什么社会失去了秩序
一、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缺失边界
二、社会改革的缺位与社会空间的缩小
三、 公民权的缺位:分税制导致的权力和财富向上集中
第四章 改革和重建社会
一、 济结构基础的再平衡: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关系
二、 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再平衡:不能将GDP 主义应用到社会领域
三、 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再平衡:社会的自我管理与“被”管理
四、行政体制改革:小政府和强政府
五、社会改革:大社会和强社会
六、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秩序建设的核心
七、实现“和谐社会”要培植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
八、如何摆脱司法衰败与社会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九、建设安静型社会文化,提升国人幸福指数
第五章 抓住重建社会的战略机遇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政治、经济、社会三者的互动关系。 研究央地关系,分税制,权力部门化等,研究中产阶级,社会保障等等,这才是熟悉的郑永年。2009年左右看到郑永年的类似东西很受启发。 前三十年太左,后三十年太右。我们听新加坡人的就是要听西方到底做对做错了那些,东方做对做错了那些,亚...  

评分

评分

重建中国社会 郑永年 著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国社会面临失序的一些经验现象,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第二部分诊断社会失序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主体,分析如何进行社会秩序的重建。 我国社会可能要面临失序状态: 1、 社会正在失去其整合的经济基础(第一是社会群体之间...

评分

重建中国社会 郑永年 著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国社会面临失序的一些经验现象,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第二部分诊断社会失序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主体,分析如何进行社会秩序的重建。 我国社会可能要面临失序状态: 1、 社会正在失去其整合的经济基础(第一是社会群体之间...

评分

政治、经济、社会三者的互动关系。 研究央地关系,分税制,权力部门化等,研究中产阶级,社会保障等等,这才是熟悉的郑永年。2009年左右看到郑永年的类似东西很受启发。 前三十年太左,后三十年太右。我们听新加坡人的就是要听西方到底做对做错了那些,东方做对做错了那些,亚...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是郑永年的论文修改而成,文章中探讨了经济改革后,如何处理由于经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虽然,他全书都在探讨社会公正问题,但是落脚点还是政治改革,即如何实现民主化的问题。在这点上,郑永年与其它公知类学者一样,即按照西方现代化蓝图来对中国改革加以指导。这种指导,自然是以批评中国毛时代的社会主义和邓时代的经济主义,最终要落实到私有化和民主化的目标。因此,虽然很多人认为郑永年是参与中国政治改革,但是我们必须说他作为米帝培养出来的喇叭手,对于中国改革其实只是起到了误导的作用,而对于中国实际问题,只停留在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的阶段,缺乏实际的调查研究,写出来的文章是缺乏说服力的。仅凭西方改革蓝图来对于中国现实加以指引,这种做法其实无非王明博古式的教条主义,对于中国改革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评分

读得最快的一部书 一天读完(但也不排除囫囵吞枣的可能性)

评分

没想到这样的书也能出版,有些启发,以现在的改革来印证作者的判断,好像还是那么回事

评分

三星半

评分

前两天看到岛叔分享了一篇郑先生旧文,就买来这本书,没想到竟有一套书系……其实读完常觉得郑先生是概念营销高手,一个吊人胃口的标题让你点进去读完全文,却没有预想中的酣畅淋漓,大概是他一贯的不偏不倚文风导致的,但这似乎很受媒体追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