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台·Y遠流* 萨特&波伏娃 政治 台版 主体性 @台版 +Sartre+Beauvoir
发表于2025-01-22
何謂主體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這是一本介紹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入門書
人一旦了解人存在的本質之後,才有存在的意義。
主體性對於社會生活和歷史進程的辯證發展來說,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游淙祺教授 審定導讀
國立交通大學講座教授 洪鎌德博士 專文推薦
「今日的年輕讀者仍然會受到《存在與虛無》中的描述所鼓動,而且他們承認從本書中進行的自由分析,所得出的現象和哲學的事實。」──詹明信/美國馬克思主義學者
我們感興趣的問題,即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架構下的主體性。
主體性的存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物質的存在,另一種則是實踐。
1961年,沙特受邀前往義大利羅馬的葛蘭西學院發表演說,將馬克思哲學和人類學聯繫起來,回到馬克思早期的「全人」概念,討論「需求、勞動、享樂」這辯證三元素,這是人類與世界的真實互動,沙特所要解釋的主體性就在這裡。
什麼是主體性呢?主體性的特性是非知,而在非知的情況下,主體性會有所回應,例如重新整體化、重複、創造、投射等。參與這場演講討論的義大利知識份子將焦點放在認知的主體性,但沙特卻要強調實踐中的主體性。主體性會因為認知或被認知而改變,既然主體性是如此善變,每一次嘗試討論就會使之變形,那麼要討論主體性,就該在無知的情況下才適當。可是實踐中的主體性就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沙特在演說中提出三個例子,可以看出他對反思主體的想法,而他與義大利知識份子的精彩討論,也啟發我們對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主體性有更多思考面向。
◆馬克思主義和主體性◆
沙特在二戰過後,他的政治思想逐漸左傾,自稱為「共產黨的同路人」,但是1956年蘇聯入侵匈牙利的軍事行動導致沙特與共產黨決裂,不過這並不表示他唾棄馬克思主義,相反地,他仍然十分欣賞馬克思主義。他在1960出版《辯證理性批判》,討論他認為馬克思主義中產生了某些概念,卻又將之丟棄,他想用存在主義和心理分析法來探究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而在1961年的這場演講中,他更進一步嘗試用「主體性」做為分析馬克思主義的重點。
介紹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入門書
國立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體大和輔大兼任教授 洪鎌德
沙特說:人的存在先於人性本質的討論。人性是善是惡,人究竟是自由或是被束縛,這些問題當然非常重要。但提出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問人是否存在。是故人存在的疑問是哲學首要的問題。固然我們看到周遭人群的熙熙攘攘,把別人的存在當自己存在的借鏡,也就是從別人的心目中看見我自己。但了解和認識自己卻是反省、記憶、動腦筋、運用心思的心理過程,是故近代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指出「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對於自我存在和世上萬事萬物的認識,是基於人具有天生的理性和後天的經驗綜合而成的結果,這是康德對知識論的貢獻。也就是作為認識主體的人,在認知過程中扮演的主動角色。不過,黑格爾卻認為自我的認識和掌握,不只靠認知和思想,更要靠慾望和達成慾望的行動──人的慾望和行動都在求生,要求生存和繁衍則不能不勞動,是故,人乃為勞動的動物(animal laborans)。在原始社會中,知力與體力強大而又不怕死者,常在人際衝突裡勝出而稱王;反之,貪生怕死者被迫俯首稱臣,這是主僕關係的形成,也是個人自我認同與社會定位的開始。主僕認同造成其後社會的分工與分化,階級與階層自動湧現。人的自我認知係建立在對別人認知與承認之上。
馬克思讚揚黑格爾把人當成勞動動物的看法,他進一步闡述,自有史以來人的勞動幾乎都是不自主、不自由、被強迫的異化勞動,只有改變人群向來不公不義的典章制度和惡劣的工作條件,才能把勞役轉變成有益心身、充滿喜樂、賞心悅事的創造活動。是故,馬克思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為個人的自由與人類的解放。從青年馬克思討論勞動的異化、異化的解除,到力倡批判社會、改善社會、變革社會的實踐(Praxis)主張,看出他以革命行動的唯物史觀取代與超越黑格爾的唯心史觀。他視人為直接生產者(direkter Produzent),在不經中間剝削壓搾下,把其生產品提供社會共同享用。只有當人在無階級、無剝削、無異化的理想社群中過逍遙自由的生活時,他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才能充分流露和發揮。
沙特肯定馬克思早期有關勞動和生產對改變個人和其環境有重大影響,也認為人的個體存在是人彰顯自我與改善周遭的起點。有異於馬克思追求人最終的解放,沙特認為當務之急在確認個人存在的意義──自由的最大化。存在主義不會反對馬克思主義,只是強調以人學批判的辯證法來取代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人的本質在追求自由和展現自我,也就是掌握人的個體性和自主性。須知「個人就是簡單存在的事實,這個事實不是他空思夢想的事實,而是他所期望而努力去達成的事實。他變成了他親身塑造的那種人」。可是歷史上絕大多數人享受不到自由。對自由的限縮不只由於典章制度設計的不公不義,而是供應人群維生的資料之不足。換言之,物資的稀少性,亦即匱乏,阻擋了人選擇的可能性。只有人類大力擴大科技和創思,才能克服匱乏,而達成馬克思所言:從必須的領域躍入自由的領域。而人的生活起居離不開選擇與決斷,存在主義正是提供人們一個方向,告訴我們如何把這一度的人生合理規劃、正確選擇和審慎決斷,而成就自由與自主的個人。
從沙特的羅馬演講錄看出法國當代文豪和哲人,在上世紀二戰前後,痛感東西獨裁(史達林、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暴攻,發動世界大戰,荼毒生靈,而提出人道主義的存在哲學,來補充馬克思主義的缺陷與不足。其中在落實古希臘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和亞理斯多德「由潛能發展為顯能」之古訓;兼分析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和發揮黑格爾的「自我實現」的哲學。最後,把青年馬克思的異化克服說、社會實踐論和主體性與能動性的論述,加以闡釋和發揮,可以說是一本介紹存在主義和馬克思學說的入門書,我極樂意推薦!
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法國哲學家、作家,同時也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沙特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名列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他於1964年以小說《噁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拒絕領獎。
他的重要文學作品包括小說、劇本,如《噁心》、《牆》、《蒼蠅》,以及《可敬的娼妓》等等;另外,他的哲學與評論文集包括《想像》、《自我的超越》,以及最能代表他的哲學思想之作,《存在與虛無》以及《辯證理性批判:實踐整體的理論》,他在哲學上探究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並持續關切政治與社會,直至1980年逝世。
沙特大事年表
1905 出生於法國巴黎
1920年代 對哲學產生興趣,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1929 與西蒙‧波娃相遇,兩人終生維持伴侶關係
1931 於法國勒阿弗爾高中任教
1945 與西蒙‧波娃等人一起創辦《現代》月刊
1964 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但沙特拒絕領獎
1973 沙特晚年健康狀況惡化,這一年更是近乎全盲
1980 病逝於巴黎
重要作品
文學類
1938 《噁心》
1939 《牆》
1944 《沒有出口》
1945 《理性年代》
1946 《可敬的娼妓》
哲學類
1936 《想像》
《自我的超越》
1943 《存在與虛無》
1946 《存在主義是人文主義》
1960 《辯證理性批判》
譯者簡介:
林惠敏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熱愛自由,但又對文字存有莫名的偏執,所以選擇與英法語為伍,沉浸在文字、翻譯和自以為的自由中。譯作包括《PIERRE HERME MACARON 馬卡龍聖經》、《侯布雄星級料理大全》、《5分鐘馬克杯蛋糕》等二十餘本作品。亦曾以「法蘭酥」和其他自己都想不起來的筆名為許多推理小說撰寫推薦序。
再读几遍
评分再读几遍
评分再读几遍
评分再读几遍
评分再读几遍
关于主体性,萨特谈到整体的内在化和组织化,他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实践来不断整合自己,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主体通过实践将外部所见所闻融入内在来重新整合自己,所以这一刻的我和上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因为我在不停地整合自己,每个个体所见所闻不同,...
评分关于主体性,萨特谈到整体的内在化和组织化,他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实践来不断整合自己,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主体通过实践将外部所见所闻融入内在来重新整合自己,所以这一刻的我和上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因为我在不停地整合自己,每个个体所见所闻不同,...
评分关于主体性,萨特谈到整体的内在化和组织化,他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实践来不断整合自己,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主体通过实践将外部所见所闻融入内在来重新整合自己,所以这一刻的我和上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因为我在不停地整合自己,每个个体所见所闻不同,...
评分关于主体性,萨特谈到整体的内在化和组织化,他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实践来不断整合自己,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主体通过实践将外部所见所闻融入内在来重新整合自己,所以这一刻的我和上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因为我在不停地整合自己,每个个体所见所闻不同,...
评分关于主体性,萨特谈到整体的内在化和组织化,他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实践来不断整合自己,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主体通过实践将外部所见所闻融入内在来重新整合自己,所以这一刻的我和上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因为我在不停地整合自己,每个个体所见所闻不同,...
何謂主體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