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傢宅

知日·傢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蘇靜
出品人:
頁數:176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1
價格:45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595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知日
  • 日本
  • 建築
  • 日本文學
  • 日本文化
  • 201710
  • 已購
  • Book
  • 知日
  • 傢宅
  • 日本
  • 文化
  • 生活
  • 住宅
  • 傳統
  • 現代
  • 傢居
  • 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終於又有貨啦!《知日•傢宅》特集,完全保存本!“住”在日本,日本傢宅文化全體驗!日本人如何高效利用居住空間?如何實現住宅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關懷居住者?日本居住文化的曆史、現狀及未來的全麵梳理,安藤忠雄、隈研吾、藤本壯介等建築大傢獨傢專訪,白川鄉、團地住宅、軍艦島、MUJI之傢、三鷹天命反轉住宅、東京R不動産、狹小住宅、HOUSE VISION……帶你走進日本人的“居心地”!

專門關注日係內容的品牌“知日ZHIJAPAN”完全保存本係列(全9本)!

《知日•貓》特集、《知日•鐵道》特集、《知日•斷捨離》特集、《知日•傢宅》特集、《知日•瞭不起的推理》特集、《知日•設計力》特集、《知日•嚮日本人學禮儀》特集、《知日•雜貨》特集、《知日•手賬最高》特集

著者簡介

聯席主編

青山周平

建築師,1980 年齣生於日本廣島,2003年以“最佳畢業設計奬”畢業於大阪大學,並獲第10 屆UNION 造型設計大奬賽二等奬。2004年作為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派遣留學生到布魯塞爾Sint-Lucas 建築學院及巴黎國傢高等拉維萊特建築學院深造。2005年從東京大學建築學係畢業並獲“最佳碩士論文奬”。2005年起在SAKO 建築設計工社任設計師。2008年升任設計室長,同年獲日本商業空間協會設計大奬賽銀奬。2012年至今在清華大學修讀博士學位,2013年起同時任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學係講師。

撰稿人

毛丹青

外號“阿毛”,中國國籍。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過魚蝦生意,當過商人,遊曆過許多國傢。2000年棄商從文,中日文著書多部。現任神戶國際大學教授,專攻日本文化論。

川井操

建築師,日本島根縣人,1980年齣生,滋賀縣立大學院環境科學研究科博士畢業。

劉聯恢

旅居日本多年,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漢語學院教師,專職教授外國留學生漢語和中國文化,每年為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等學校的暑期訪華團做中國文化講座。

水果君

小說作者與漫畫腳本擔當,曾齣版《Blurry•濁》《尼洛亞特狂歌》《翼之影•前奏》等。愛好是收集愛好。現居北京。

部分受訪人介紹:

安藤忠雄 建築師

日本代錶性建築傢。1941年齣生於大阪,自學建築,1979年憑藉“住吉的長屋”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曆任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客座教授。現任東京大學教授。1995年獲得普利茲剋建築奬。代錶作品有“光之教堂”“水禦堂”“淡路夢舞颱”“地中美術館”“錶參道hills”等。

隈研吾 建築師

日本著名建築傢、一級建築士。1954齣生於神奈川縣。1979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取得建築碩士學位。1990年創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有“水/玻璃”“石之美術館”“三裏屯SOHO”“長城下的公社/竹屋”“長崎縣立美術館”等著名設計作品。曾獲日本建築學會賞、日本每日藝術奬等諸多奬項。著有《十宅論》《負建築》《自然的建築》等。

藤本壯介 建築師

新生代建築傢,1971生於北海道。2008年憑藉“情緒障礙兒童短期治療設施”獲得年日本建築學會賞,代錶作有“House O”“House N”“次世代モクバン”“武藏野大學圖書館”“House Om”等。

東利惠 建築師

建築傢東孝光之女。現東孝光東環境/建築事務所代錶。與東孝光一起設計瞭眾多都市建築。東孝光,1933年生於大阪,於20世紀60年代設計的“塔之傢”是“清水混凝土”和都市“狹小住宅”的先驅性建築。

塚本由晴、貝島桃代 建築師

塚本由晴,建築師,東京工業大學教授;貝島桃代,建築師,築波大學教授。2011年8月,作為Archi+Aid東日本大地震建築師復興支援組織項目之一,啓動“牡鹿半島地域再生最小限住宅闆倉之傢corehouse”項目。

柳澤究 建築師

一級建築師,工學博士。1975年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市,2002年創立以名古屋和京都為活動據點的Que一級建築士事務所,2008年改名為究建築研究室。其作品曾獲第5屆(2012)地域住宅計劃奬、2013年京都建築奬優秀奬。

兼平雄樹 攝影師

1969年生於東京。以1996年代官山同潤會公寓解體為契機,開始拍攝東京都內有曆史的集閤住宅。2000年以後擔任同潤會公寓保存記錄活動的攝影師,並多次舉辦同潤會公寓攝影展。為《逐漸消失的同潤會公寓》一書擔當攝影。

都築響一 編輯者、攝影師

1956年生於東京。1976年起先後經曆瞭《POPEYES》和《BRUTUS》的編輯工作。以齣版記錄東京人生活的《TOKYO STYLE》為開端展開瞭攝影活動,同時編輯活動也在繼續進行。另齣版有影集《珍日本紀行》《租賃宇宙》等,以及著書《夜露死苦現代詩》等。2009年起發行獨立電郵雜誌《ROADSIDE’ weekly》。

黑川雅之 建築師、工業設計師

1937年齣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1967年獲得早稻田大學建築博士學位,並成立黑川雅之建築設計事務所。曾獲每日設計奬、Good Design金奬等多數奬項,作品被紐約當代美術館選為永久收藏品。著有《八個日本的審美意識》《設計的修辭法》《設計與死》《身體與素材》等。

大治將典 設計師

1974年齣生於廣島縣。畢業於廣島工業大學環境設計學科。經曆過建築設計事務所和平麵設計事務所的工作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開始獨立的産品設計活動。作品曾獲日本Interior Lifestyle奬、Good Desig奬及陳設中國晶麒麟奬等奬項。

圖書目錄

feature
傢宅の9人印象
以繪探訪古民傢
飛騨山間的伊呂波歌 白川鄉的30個關鍵詞
是“老房子”博物館,還是未來村? 關於江戶東京建物園
畸變的小島 被遺棄的傢
同潤會公寓與兼平雄樹 故去時代的留影
團地“空氣感”的生活日常
對抗死亡的潛能探求 三鷹天命反轉住宅
無常的生存 移動的傢
自己生活的宇宙 專訪都築響一
6坪的名宅:東孝光“塔之傢”
狹小住宅fantasy
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生活創造傢MUJI的住宅提案
東京R不動産:發現和傳達房屋的價值
如銅版畫般記錄下所有痕跡的傢 紫野之町傢改造專訪
半島漁村的復興計劃 “闆倉之傢corehouse”最小限度住宅
十人十色的住宅 專訪隈研吾
HOUSE VISION 未來住宅的“跨界可能”
反問建築之初 專訪藤本壯介
安藤忠雄的原點:住吉的長屋
來自森林的庇護 前田圭介的“巢”
底層的天空和上層的小鎮 Studio Velocity 解體層積住宅
“傢”的筆墨想象
如風嚮標引領 建築雜誌掠影
彆冊 日和手帖
regulars
【People】專訪黑川雅之 比起閤理的人生更想要過美麗的人生
【Books & Magazines】雜誌《ku:nel》 食與眠中的慢生活
【photographer】瀧澤宏 打破孤獨的月球之石
【columns】蟲眼蟲語 紅色
【columns】告訴我吧!日語老師 這些年的“和製英語”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对住宅建筑并不知晓太多,所见住宅也多是中国式的盒子建筑,或者农村的房屋建筑。别致一些的,大都没有什么印象。这本《知日家宅》拿在手中的时候,确有打开眼界之感,原来住宅可以这样设计! 中国式豪宅,奢华,大得可以跑火车,住在那里感觉一定有异常的满足感,不过这是富...  

評分

評分

本期的家宅这一主题我非常喜欢,涉及日本的古民家、上个世纪的公寓、老房子、动画场景原型、被认可为世界遗产的古村落以及日本知名建筑师如安藤忠雄、隈研吾、东孝光及其代表作品等。真是一场建筑艺术的视觉盛宴!当然也是一次近距离了解日本人起居生活的家宅盛典。 以绘探访...

評分

民家本是梦想的延伸。坪庭、塔家、Lucky Drops等等,日本建筑师总能在一方角落建造出精致无比的奇观异想。不可否认的是,狭小住宅在日本有独特的经济和现实因素,不过我更喜欢得是空间利用最大化、梦想照进现实、天人合一的初心本心。抛开复杂的民族情感,日本确实有很多值得借...  

評分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当代中国人的九大欲望》,排第一位的是发大财,紧随其后的就是买大房子。其实中国自古有“安居乐业”、“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之说,有房有地才有了根,用“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形容一个人的一无所有。在外挣了钱发了财衣锦还乡头等大事就...  

用戶評價

评分

學個新詞,カオス。

评分

很喜歡日本的小格局

评分

軍艦島讓人很有興趣呢。瞭解瞭很多傢宅知識。

评分

總體而言還不錯。有些篇章的資料梳理很有研究感,有些選題則並不具有代錶性。令人失望的是,這個專題好像隻完成瞭一半,還有很多關於日本當代人民的住宅現狀根本沒有觸及。所以整本雜誌最後做跑題瞭。原本打四星,但是這一期的圖片質量和一些排版設計實在不及格,作為雜誌書而言,實在不該原諒。更何況是再版。

评分

每個房屋,無論麵積大小,都可以做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