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齣發,踏查東亞

颱灣齣發,踏查東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秀威齣版
作者:歐人鳳
出品人:
頁數:23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1-16
價格:NT$2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32635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朝鮮半島
  • 曆史
  • 颱灣
  • 東亞
  • 旅行
  • 文化
  • 曆史
  • 觀察
  • 遊記
  • 社會
  • 紀實
  • 踏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臺灣齣發,踏查東亞:《臺灣日日新報》主筆木下新三郎的東亞遊記(1906)》

一個時代的見證,一個代錶日本帝國主義高度擴張中的象徵。

有別於臺灣的敘述方式,著重於比較韓國以及臺灣兩地的建設、社會內部發展,以及韓國內部的政治問題。

以《臺灣日日新報》主筆木下新三郎的東亞遊記為主要討論。藉由親身踏查四地的移動過程及觀察紀錄,分析四地的地景環境、風俗民情、文化現象、現代化發展、政治狀態、國際情勢,並在同中有異的文本中就觀察重點、描述內容和敘事特點三方麵著墨。

全書共有五章,除第一章序論、第五章結論之外,第二章、第三章分別討論木下新三郎筆下的臺灣、中國以及滿洲地區、韓國。第四章則以同時代日人遊記為討論主題,並將木下新三郎與同時代日人遊記做比較,論述其東亞論述的同異處。藉由遊記內容的分析,重現當時代日人麵對東亞時局的轉變,並以臺灣的殖民經驗投射至韓國、滿洲的建設,藉此觀察、評斷中國的內政時局。

本書特色

本書為榮獲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齣版徵選」補助之優秀論文

著者簡介

歐人鳳

颱南人,1988年生。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中文係(併校前)、國立清華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

圖書目錄

館長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一、文獻資料
二、研究方法介紹
三、研究步驟簡介
四、主要關鍵詞定義
第三節 先行研究與問題意識
一、明治後期日本的殖民地政策思想
二、明治後期日本人的臺灣論述及臺灣遊記
第四節 本書章節概述與安排
【第二章 烈日下的海峽兩岸】
第一節 木下新三郎的臺灣遊記─〈南遊見聞錄〉
一、殖民地統治的基礎建設
二、木下新三郎的南遊經驗
三、〈南遊見聞錄〉的臺灣現代化建設
第二節 木下新三郎的中國遊記〈支那雜觀〉
一、前往中國:木下新三郎的〈支那雜觀〉
二、〈支那雜觀〉中的中國形象
三、一個中國、兩個世界─論〈上海談〉
第三節 新臺灣與舊中國的形象差異
一、殖民地政策推動與成熟
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上的中國國際形象
三、略論德富蘇峰《七十八日遊記》的中國形象
【第三章 風雪中的鴨綠江兩岸】
第一節 中、日、韓、俄的東亞國際關係:兼論日本勢力在韓國
一、甲午戰爭前後的四國關係
二、日俄戰爭與日本勢力嚮朝鮮與滿洲的擴張
三、樸資茅斯條約與大韓帝國「統監府」的設立
第二節 「徵韓論」的延續:〈清韓漫遊所見〉中的韓國拯救論
一、韓國殖民地的預想─踏查之因與〈臺灣及清韓〉
二、四都觀察:釜山、仁川、京城、平壤
三、偏見的凝視:木下新三郎的韓國政治與民情
第三節 抵禦俄國的防線:木下新三郎的〈滿洲之經營〉
一、滿洲的交通建設
二、鐵道支線的建設
三、關東州之經營
【第四章 東亞國際關係的想像】
第一節 空間結構與殖民地位階:臺、中、韓、滿遊記書寫比較
一、空間結構
二、預言日本勢力範圍下的東亞情勢
第二節  東亞問題的思考:木下新三郎與同時代日本旅人的遊記比較
一、德富蘇峰《七十八日遊記》
二、夏目漱石《滿韓漫遊》
第三節 一枝獨秀:木下新三郎東亞遊記的特殊性
一、遊記誕生的時機點
二、旅遊地點的選擇
三、讀者群的鎖定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各章重點與發現
第二節 研究限製與未來課題
參考書目
附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