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精心锤炼的中短篇推理小说佳作集!
“上帝之灯”,是埃勒里·奎因的冒险历程中最不同凡响的一个。在本书中,奎因父子不只要挑战黑屋在雪地一夜消失的奇迹,还要从游戏中找到失窃的项链、黑暗鬼屋中置人于死地的神枪手,以及美国职业棒球好手在棒球场观众席离奇中毒身亡的原因。
埃勒里·奎因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
他们开创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曾先后五次获得美国推理小说的最 高奖项“埃德加·爱伦·坡奖”,在历次“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侦探推理小说家”的评选活动中,均榜上有名。
从1929年到1971 年,埃勒里·奎因发表了数十部推理小说,最为有名、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名系列”。奎因和他们的“国名系列”小说早已成了推理小说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其中于1942年创作的《凶镇》标志着其创作风格的成功转型。其作品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亿册。
奎因的短篇确实没有长篇铺展的开,甚至我读下去每篇都有写成长篇的趋势,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像奎因《罗马帽子之谜》以后的写法,凶杀总是进展缓慢,由于是短篇写作,有一种突然跳出来的不协调感,还有奎因的短篇太好猜了吧。。。 以下是《上帝之灯》的各篇短评 卷一 奎因新探案...
评分不知奎因是从哪里学来的那些蹩脚的课外知识,他对日本的了解就像他对中国了解的那么糟糕。当然这些并不影响文章的任何发展。虽说本案里面有一桩骇人听闻的谋杀案,一个围绕日本才女的密室谋杀。但是,这好像并不是奎因写作的真正意图。从文章的开始,我们所迈入的就是一个以爱...
评分奎因的短篇确实没有长篇铺展的开,甚至我读下去每篇都有写成长篇的趋势,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像奎因《罗马帽子之谜》以后的写法,凶杀总是进展缓慢,由于是短篇写作,有一种突然跳出来的不协调感,还有奎因的短篇太好猜了吧。。。 以下是《上帝之灯》的各篇短评 卷一 奎因新探案...
评分其实没什么诡计。 人物刻画也没有到位。 可能短篇的关系吧。 后面是关于奎恩的一些介绍吧。 对一些新读者来说还可以。
评分奎因的短篇确实没有长篇铺展的开,甚至我读下去每篇都有写成长篇的趋势,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像奎因《罗马帽子之谜》以后的写法,凶杀总是进展缓慢,由于是短篇写作,有一种突然跳出来的不协调感,还有奎因的短篇太好猜了吧。。。 以下是《上帝之灯》的各篇短评 卷一 奎因新探案...
這個版本還是不錯的.去圖書館借來就沖著那篇不可能犯罪的「黑暗之屋」,覺得按照英文和日文翻譯成「黑暗之屋歷險記」更好!翻譯整體還算可以,缺乏靈性.
评分补标2018 《上帝之灯》的诡计被日本很多作品改良、扩写,本身质量加上历史地位值五颗星。其余短篇真的很无聊(>ω<)
评分這個版本還是不錯的.去圖書館借來就沖著那篇不可能犯罪的「黑暗之屋」,覺得按照英文和日文翻譯成「黑暗之屋歷險記」更好!翻譯整體還算可以,缺乏靈性.
评分少了矫情的社交词汇会更喜欢。
评分我不想看欧美的就是因为人名,乱七八糟的称呼让人纠结,这部书的短篇,尤其第二篇,我是醉了。就第一篇属于水准之上的作品,放在现在也一般了,其他的由于阅读的糟糕体验也就不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