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精心锤炼的中短篇推理小说佳作集!
“上帝之灯”,是埃勒里·奎因的冒险历程中最不同凡响的一个。在本书中,奎因父子不只要挑战黑屋在雪地一夜消失的奇迹,还要从游戏中找到失窃的项链、黑暗鬼屋中置人于死地的神枪手,以及美国职业棒球好手在棒球场观众席离奇中毒身亡的原因。
埃勒里·奎因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
他们开创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曾先后五次获得美国推理小说的最 高奖项“埃德加·爱伦·坡奖”,在历次“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侦探推理小说家”的评选活动中,均榜上有名。
从1929年到1971 年,埃勒里·奎因发表了数十部推理小说,最为有名、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名系列”。奎因和他们的“国名系列”小说早已成了推理小说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其中于1942年创作的《凶镇》标志着其创作风格的成功转型。其作品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亿册。
奎因第二时期的短篇集,八个短篇+一个中篇推理,最精彩的是最后一篇同书名中篇。 “消失的房子”这个谜面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传统本格而颇有些新本格推理小说色彩,奎因用了最简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法对其进行处理,效果不错,也算是第二时期中难得重现几分奎因风格的作品。 《...
评分我看到《上帝之灯》的目录时,觉得这故事可能和《洋楼离奇消失之谜》有点气氛上的相似,粗略翻了几页后才发现何止是相似,根本就是完整地抄袭,不同之处差不多只剩下人名和地名了。接着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没发现有人提到这个,于是想到来这里告知一下。 此外,我并不排斥他们...
评分我看长篇侦探小说有一个相当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总在看到剧情发展到高潮迭起之时,手贱贱的翻到书的尾页去看凶手到底是谁。 真正的推理小说迷最恨的,恐怕便是在书还没有看完的时候被人强行剧透。我可倒好,自己主动给自己剧透,难怪总是遭到那些资深推理迷们鄙夷的目光...
评分《上帝之灯》是美国作者埃勒里,奎因的代表之作,埃勒里,奎因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里德里克,丹奈这队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也是美国推理小说的代名词表兄弟两个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鼻祖,两个人在一...
评分我不是说奎因写的多不好,虽说上帝之灯这篇的确一般。 这本书真是有趣啊,闲扯淡的和正文差不多长。 再说句对文章本身的不爽,该死的没死,短篇小说啥的真是不给力
原谅我短篇集一般只看标题作。看完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娘的绫辻行人老师真是个天才的老梗翻新王(无贬义),《十角馆事件》完成度我觉得比阿婆的《无人生还》高,而另一本书谜面和《上帝之灯》差不多,谜底就更加宏伟得多。另外必须吐槽这个翻译,太差了,区区中篇都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而且讲道理奎因的文风算是还较容易翻译吧。
评分开头总是有些晦涩,要搞清人物关系有些不易,中间的描述也有些故弄玄虚(中篇小说完全看懂了终于有底气这么说了,因而推理长篇也有这个问题)。谜底不惊喜。
评分新探案那几篇不错,至少加深了某些物理化学知识;《上帝之灯》感觉一般,倒是后来的抄袭者行人老师在《黑猫馆事件》这本书中将这个诡计重玩了一遍,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
评分开头总是有些晦涩,要搞清人物关系有些不易,中间的描述也有些故弄玄虚(中篇小说完全看懂了终于有底气这么说了,因而推理长篇也有这个问题)。谜底不惊喜。
评分這個版本還是不錯的.去圖書館借來就沖著那篇不可能犯罪的「黑暗之屋」,覺得按照英文和日文翻譯成「黑暗之屋歷險記」更好!翻譯整體還算可以,缺乏靈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