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制走向共和

从帝制走向共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杨天石
出品人:
页数:5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CNY 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90981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杨天石
  • 辛亥革命
  • 从帝制走向共和
  • 中国近代史
  • 戊戌变法
  • 辛亥
  • 康有为
  • 帝制
  • 共和
  • 历史
  • 变革
  • 近代中国
  • 政治制度
  • 社会转型
  • 思想演变
  • 民主
  • 革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康有为因何否认曾密谋捕杀西太后?

戊戌变法是否败于袁世凯“告密”?

同盟会内部为何发生“倒孙”风潮?

辛亥革命时期各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有何内幕?

南京临时政府面临怎样的财政危机?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还是“平民知识分子”?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揭示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中国政治、文化、人物的历史真相的著作。作品通过解读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孙中山被迫卸任临时大总统与袁世凯上台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孙中山与章太炎、黄兴、廖仲恺等人的关系,孙中山对黄兴与康有为的关系的态度及导致的后果,等等,揭示了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期间许多鲜为人知、隐微不彰的史实。

作者简介

杨天石,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百年潮》杂志主编、《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特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杨天石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推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目录信息

初版自序/1
第一章 惊天大计——维新派计划谋杀慈禧太后
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确证/3
康有为“戊戌密谋”补证/10
袁世凯《戊戌纪略》的真实性及其相关问题/14
第二章 余波不息——戊戌政变后的维新党人
唐才常佚札与维新党人的湖南起义计划/31
须磨村密札与改良派请杀袁世凯的谋划/35
毕永年生平事迹钩沉/45
第三章 双重任务——20世纪初的反帝反清斗争
1901年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59
陈天华的《要求救亡意见书》及其被否定经过/83
1911年的拒英、拒法、拒俄运动/89
第四章 何所从来——辨析辛亥革命的主导力量
辛亥革命与共和知识分子/111
——对一种传统观点的质疑
孙中山在1900年/124
——读日本外务省档案札记
宋教仁佚文钩沉/132
第五章 兄弟阋墙——革命团体内部的裂痕和误解
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143
《龙华会章程》主属考/177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考析/185
《民报》的续刊及其争论/200
第六章 与虎谋皮——列强环伺下的财政危机
在华经济利益与辛亥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221
孙中山与“租让满洲”问题/238
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案与南京临时政府危机/252
孙中山与民国初年的轮船招商局借款/259
——兼论革命党人的财政困难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七章 虽败犹荣——辛亥革命的历史反思和国际影响
陈其美的“三次革命”设想/279
——读日本外务省所藏陈其美致杨以均密函
何天炯与孙中山/289
——宫崎滔天家藏书札研究
“五四”答问/307
潘佩珠与中国/315
——读越南《潘佩珠自判》
第八章 直视伟人——如何定位和评价孙中山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前途/331
——兼论清末民初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批评
“取那善果,避那恶果”/352
——略论孙中山对资本主义的态度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357
宋嘉树与孙中山、宋庆龄的婚姻/365
——读宋嘉树复孙中山英文函
第九章 新旧土洋——革命前后中国的思潮嬗递
儒学在近代中国/379
戊戌维新以来的“国民国家”思想/390
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407
论《天义报》刘师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425
第十章 高山仰止——文化革新与文化名人
南社的酝酿/453
黄遵宪的生平、思想和创作/472
论钱玄同思想/485
——以钱玄同未刊日记为主所作的研究
钱玄同与胡适/508
柳亚子与胡适/543
——关于中国诗歌变革方向的辩论及其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 1、1901年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前后持续四年。中间,因沙俄侵略形势的变化,斗争的焦点在不同时间里也有所变化,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01年反对沙俄迫订条约霸占奉天的斗争;1903年反对沙俄拖延撤兵的斗争;1903年至1905年反对沙俄重占奉天和在东北与日本...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 1、1901年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前后持续四年。中间,因沙俄侵略形势的变化,斗争的焦点在不同时间里也有所变化,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01年反对沙俄迫订条约霸占奉天的斗争;1903年反对沙俄拖延撤兵的斗争;1903年至1905年反对沙俄重占奉天和在东北与日本...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流血中的抉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让“民主、民生、民权”观念第一次为苦难深重的华夏民族所亲睹。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还是再一次掀开了奴役、...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流血中的抉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让“民主、民生、民权”观念第一次为苦难深重的华夏民族所亲睹。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还是再一次掀开了奴役、...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流血中的抉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让“民主、民生、民权”观念第一次为苦难深重的华夏民族所亲睹。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还是再一次掀开了奴役、...

用户评价

评分

杨天石的论文集合,质量不错,其中〈孙中山与“租让满洲”问题〉狠抽了大炮粉的脸一巴掌,由于陆军大臣山本新六觉得“租让满洲”是日本帝国军人的耻辱,认为满洲权益本来就该日本享有,无需租借,所以拒绝给孙大炮的北伐军费贷款,由于谈判未成,孙大炮只能接受他不愿意并力图避免的现实,山田纯三郎回忆说:“孙先生方面,既无打倒袁世凯的武器,又无资金”,“不得不含泪同意南北妥协,最终让位于袁世凯”。看来只有大炮他日本爹同意借款,那么大炮早想杀到北京去了,还让啥大总统位子?什么孙大炮为了中国全局利益、中华民族大义让总统位置给“反动阶级”袁世凯只不过是国共两党为了神化他们的党国祖宗而编造的格林童话罢了。

评分

非常棒的书,好书~

评分

书名起得很宏大,但是没有自己的核心观点,加上内容很琐碎,给人东拼西凑的感觉。感觉是有关历史的论文集罢了,作为一本书,不值得浪费时间

评分

史料很丰富,我也是想看杨天石对某一条史料的解读,时间还充裕,顺势都看了一遍。此书时间段限上,以辛亥革命为核心,前后延伸到戊戌变法至五四。此书以史料功夫见长,一分史料一分话,无论对新旧问题的探讨,都是以最新的史料为切入。这些最新的史料,包括了日本方面、台湾地区、以及大陆报刊散见而未被人所注意,总之,就是独家资料。鉴于这些文章大多写于八九十年代,在当时的创见性也是极强的。比如对于把共和知识分子作为辛亥革命主题,就摆脱了长期以来非无即资的思想泥潭。但也正因为这样,不同的文章之间考证方法存在差异,比如同样运用袁世凯的《戊戌经略》,一段时间说不足信,一段时间说可信,这是可以理解的。总之,学习了,不论史料,文风,都学习了。

评分

非常棒的书,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