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沈醉,18岁起就加入了刚刚创立的军统,并在其中度过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18年。他亲眼见证了军统的草创、壮大、缩编、败逃,自己也从第一线的“行动组”,辗转做到军统总务处长,又被“发配”到云南。他个人的经历,就是军统兴衰的缩影;他笔下的军统,是对已刻在自己生命中一段漫长歧路的冷静反思。每一段内幕,都是一份无法释然的记忆。
沈醉(1914-1996),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28岁任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著称。1949年12月被卢汉扣押,参加云南起义,时任保密局云南站站长。1960年被人民民政府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1980年,由战犯身份改为起义将领,后连续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我看的是85年2月第二版的,91年10月第三次印刷。 结合着刚看过的《潜伏》,由于不太详细了解当时的大背景,读读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给予补充了解。 刚刚百度了一下,沈醉老人已于96年去世。
评分我看的是85年2月第二版的,91年10月第三次印刷。 结合着刚看过的《潜伏》,由于不太详细了解当时的大背景,读读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给予补充了解。 刚刚百度了一下,沈醉老人已于96年去世。
评分沈醉在书中写军统内部如何押解其有问题的成员时描述为:明明是A去逮捕B,却指示让B把A押解到指定地点,到了指定地点,A却突然出示逮捕手续将B逮捕。书中许多特工行事的细节甚为有趣,至于立场,沈已是降将,想要说出一些真实看法谈何容易?
评分 评分作者在揭露军统的内部情况的时候,加入了作者很多个人的看法和处事的想法,很有意思的描述出了军统的部分情况。作者在年轻时就很受器重,其政治手腕还是有的,同时作者如何揣度人心,如何和上下级相处,这些经验,就不单单是一本写军统内幕的书,同时也是有点权术意味的。
非常精彩,写出了军统内的勾心斗角。青年得志于戴笠,中年失意于毛人凤。第一段感情因女友左派立场而彼此分离那部分写得最为饱满,那个年代男女关系开放、军统待遇优渥也写得淋漓尽致!二倍速。
评分如果抛开主观因素,沈醉回忆录里还是有部分涉及军统人员,组织架构的东西。但是对于军统核心的运作方式,管理方式,人事铨选等问题谈的不够深入。主要还是涉及其与毛、郑、唐、戴等人的关系,以及内部权斗政争故事较多,杀人越货的事情揭露较多,但是涉及到如何对cp开展工作,如何反cp等问题,与前言的自述比,存在较大差距。
评分这人传奇,还这么能写。
评分只能看其中一小部分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斗争。其他都有吹嘘GCD,贬低GMD嫌疑,不看也罢。
评分如果抛开主观因素,沈醉回忆录里还是有部分涉及军统人员,组织架构的东西。但是对于军统核心的运作方式,管理方式,人事铨选等问题谈的不够深入。主要还是涉及其与毛、郑、唐、戴等人的关系,以及内部权斗政争故事较多,杀人越货的事情揭露较多,但是涉及到如何对cp开展工作,如何反cp等问题,与前言的自述比,存在较大差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