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篇
一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为什么说户县农民画、金山农民画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泰山封禅”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 为什么说政府组织的大型公祭活动多半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 为什么说缠足、典妻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 为什么说“道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为什么说文学作品、道德理念、政治主张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
九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分法”?
一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分法”中存在哪些问题?有何解决预案?
十一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分法”?“三分法”与“七分法”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十二 什么是民间文学类遗产?它包括哪些内容?
十三 什么是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它都包括哪些内容?
十四 什么是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十五 什么是传统生产知识类遗产?它都包括哪些核心内容?
十六 什么是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它都包含哪些内容?
十七 什么是传统仪式类遗产?它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十八 什么是传统节日类遗产?它应具备哪些特征?
价值篇
十九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
二〇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认识自身历史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认识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二二 为什么说未经改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历史认识价值?
二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二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二六 在高科技面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没有科学价值可言了吗?
二七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质越优秀就越有价值?
二八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跨越度越大就越有价值?
二九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承载量越大就越有价值?
三〇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度越高就越有价值?
三一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越高就越有价值?
三二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有个性就越有价值?
三三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越少就越有价值?
三四 为什么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认识历史的需要?
三五 为什么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需要?
三六 为什么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需要?
三七 为什么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三八 为什么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
理念篇
三九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亟需解决理念问题?
四〇 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没有必要去刻意保护吗?
四一 为什么说文化自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分重要?
四二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应包括哪些内容?
四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里?
四四 “重申报”,“轻保护”,原因何在?
四五 对遗产保护而言,当代传媒究竟是祸首,还是吉星?
四六 是什么让“改编热”长盛不衰?
四七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一对什么关系?
四八 为什么一定要按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规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九 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是掠夺他国文化资源的行为吗?
五〇 为什么说在遗产传承这个问题上政府不能取代传承人?
五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为什么经常好心办坏事?
五二 为什么说学界介入传承,同样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五三 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以往的搜集整理有什么不同?
五四 为什么必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状态?
五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将面临哪三大冲击?
五六 如何看待置身于宗教寺院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七 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迷信”的关系?
五八 为什么不应把传统仪式类遗产统称为“信仰类遗产”?
五九 保护传统仪式类遗产有什么现实意义?
六〇 鼓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的艺术创作会对遗产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吗?
六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六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问?
传承篇
六三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六四 为什么说传承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创造者与传承者?
六五 传承人在一国文明的传承过程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六六 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心目中最为理想的传承人?
六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六八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没有传承人吗?
六九 为什么一定要从社会分工角度看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七〇 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标准是什么?
七一 客家山歌的改编使我们失去了什么?
七二 为什么说“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不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七三 只要身怀绝技,传承人就可以不带弟子吗?
七四 如果某遗产确有开发价值,传承人是否可以放弃传承,专心开发?
七五 经过专业培训的民歌手,是否更有资格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七六 巫师有没有资格担任节日仪式类遗产传承人?
七七 传统节日仪式类遗产传承人在组织构成上有哪些特点?
普查篇
七八 为什么说深入调查,摸清家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重要一步?
七九 田野调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八〇 如何才能将复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简单化?
八一 哪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量会更多些?
八二 与偏远地区相比,大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特征?
八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如何才能避免伪遗产的流入?
八四 为什么说态度、功能、环境是考察遗产真伪的三块试金石?
八五 民间文学类遗产普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八六 普查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有哪些诀窍?
八七 为什么说传统生产知识也应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范畴?
八八 在生产知识类遗产普查中要重点关注哪些人群?
八九 在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普查中应重点关注哪些遗产类型?
申报篇
九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中,哪几种理念容易使我们产生误判?
九一 为什么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时,民间的认同更为重要?
九二 过分看重“传承谱系”会带来怎样的问题?
九三 浙江申报了龙舞,福建能否再报?
九四 “打包申报”是个值得推荐的好方法吗?
九五 为什么说遗产申报时应充分考虑到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九六 为什么在评审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更应看重项目的原生状态?
九七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含量越高就越值得申报?
九八 神话、仪式、庙会能不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九 为什么说在同等情况下,上了年纪的老艺人更应优先申报?
一〇〇 申报民间文学类遗产时,应重点关注哪些项目?
一〇一 申报表演艺术类遗产时,应重点关注哪些项目?
一〇二 申报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时,应重点关注哪些项目?
一〇三 申报传统生产知识类遗产时,应重点考察什么内容?
一〇四 申报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时,哪些项目更容易获得通过?
一〇五 申报传统仪式类遗产时,应重点考察哪些内容?
一〇六 申报传统节日类遗产时,应重点考察哪些内容?
一〇七 申报传统节日类遗产时,应重点关注哪些节日?
一〇八 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区至少应满足哪些条件?
管理篇
一〇九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一〇 在遗产传承这个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民间事民间办”?
一一一 为什么说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一二 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定要和传承人同步指定?
一一三 为什么必须对传承人实施分类管理?
一一四 传承人的断档通常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一五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它们放进博物馆吗?
一一六 保护精美工艺品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选方式吗?
一一七 为什么说让某种传统艺术“走进全国大中小学课堂”的提法值得商榷?
一一八 为什么说应尽快为那些“无主”项目找到“婆家”?
一一九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就地保护”?
一二〇 为什么说“传习所”、“大讲堂”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遗产传承人?
一二一 在遗产传承中,“传习所”、“大讲堂”式的普及化教育意义何在?
一二二 如何才能将兴建传习所、传承基地与保护老作坊、老字号统一起来?
一二三 在大学开办侗族大歌、苗族舞蹈专业,是培养传承人的最佳方式吗?
一二四 让四大名绣传承人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是推动遗产传承的最好方式吗?
一二五 聘请大学教授向传承人传授某种技艺,是促进遗产传承的最佳模式吗?
一二六 将传承人聚在一起常年展演,会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吗?
一二七 为什么说应该对已经被破坏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必要的文化修复?
一二八 传承补助金的发放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二九 传承补助金应该如何发放?
一三〇 为什么说变“输血”为“造血”,才是治疗传承人“贫血症”的最佳模式?
一三一 如何才能建立起专门针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
一三二 “一切向钱看”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怎样的问题?
一三三 某地端午节入选国家名录,是否意味着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也都成了国家级遗产?
一三四 濒危型遗产主要包括哪些类型?一旦发现如何实施抢救?
一三五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采用了哪几种模式?
一三六 为什么说应建立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为干预的提前申报制度?
一三七 为什么说应建立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为干预的可行性报告制度?
一三八 为什么说应建立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为干预的零冲击报告制度?
一三九 为什么说应建立专门针对濒危遗产的临时性指定制度?
一四〇 为什么说应建立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行业准入制度?
一四一 在保护理念上,文化生态保护区与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何不同?
一四二 为什么应该把文化生态保护区做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一四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一四四 日本是如何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
一四五 日本是怎么保护传承人的?
一四六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现状是个什么样子?
经营篇
一四七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性经营”与“产业化开发”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
一四八 什么样的项目能“走市场”?什么样的项目不能“走市场”?
一四九 民间文学类遗产能不能进行商业化经营?
一五〇 表演艺术类遗产能不能进行商业化经营?
一五一 为什么说可以通过“走市场”来实现工艺美术类遗产的有序传承?
一五二 传统家庭作坊与现代化流水线,哪个更符合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规律?
一五三 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能不能进行商业化经营?
一五四 传统仪式类遗产能不能进行商业化经营?
一五五 传统节日类遗产能不能进行商业化经营?
一五六 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三原则?
一五七 民间文学类遗产能不能进行产业化开发?
一五八 表演艺术类遗产能不能进行产业化开发?
一五九 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能不能进行产业化开发?
一六〇 什么是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的多梯度开发?
一六一 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能不能进行产业化开发?
附录篇
附录1 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指南
附录2 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调查指南
附录3 传统节日仪式类遗产调查指南
附录4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系统树插页
写在后面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