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

營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同濟大學齣版社
作者:薛求理
出品人:
頁數:291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0
價格:9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085897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香港
  • 建築
  • 城市
  • 城市研究
  • 香港研究
  • 建築設計
  • 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香港建築
  • 現代主義
  • 城市變遷
  • 戰後重建
  • 高密度城市
  • 建築史
  • 城市規劃
  • 社會變遷
  • 殖民遺産
  • 可持續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二戰後至今的70年是香港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個地位特殊的城邦城市,香港在戰後的成長軌跡既不同於英國其他殖民地的道路,又和中國內地城市的發展迥然相異。這一份獨特性也烙印在城市建築由萌芽走嚮成熟的過程之中。

《營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一書聚焦戰後70年來香港建築的形成、機製、事件、作品和人物。介紹瞭戰後重建的求存拮據和1980年代的起飛輝煌,涉及公共建築、公共屋邨建設,也談到私人開發項目,同時記錄瞭1950年代在香港實踐的建築師以及戰後成長起來的本土代錶人物的成長曆程和作品。

著者簡介

薛求理博士在中國和美國從事建築實踐三十餘年,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美國德剋薩斯州立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任教。著有十本專著和百餘篇論文,包括《中國建築實踐》(Building Practice in China)(1999,2009)、《建造革命——1980年來的中國建築》(Building a Revolution: Chinese Architecture Since 1980) (2006,2009)、《全球化衝擊:海外建築設計在中國》(2006)、《世界建築在中國》(World Architecture in China) (2010) 等書。其研究論文發錶於Journal of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Research,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Habitat International, Cities等國際學術期刊和中國的《建築學報》、《建築師》、《新建築》等雜誌。其論著在海內外被廣泛引用。薛氏的研究興趣為亞洲及大中華當代建築和實踐、高密度環境的設計對策。

圖書目錄

緻謝
前言
第一篇 政府牽頭的現代化
第 1 章 戰後復興 重拾秩序
收拾殘局 / 大師規劃 /1950 年代香港的轉型 / 創新的設計
第 2 章 公共屋邨計劃
城市衛生和安置難民 / 公屋類型演變 / 公共屋邨規劃 / 房屋協會 / 烏托邦的理想
第 3 章 設計力量在香港
大型設計公司 / 華人建築師 / 從上海到香港 / 培養生力軍
第 4 章 公共建築
香港大會堂 / 沙田大會堂 / 香港文化中心 / 文化博物館 / 海防博物館 / 市政大廈的突破 濕地公園
第二篇 擁塞城市的特殊問題
第 5 章 建築條例的演進
香港建築規管起源 / 控製密度 / 小麵積之擾 / 使高密度變得閤理有效
第 6 章 經濟起飛下的全球化建築
怡和大廈 / 閤和中心 / 香港會會所 / 匯豐銀行 / 中國銀行 / 力寶中心 /交易廣場 / 太古廣場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香港國際機場 /商場建築 / 全球化建築
第 7 章 校園建築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 / 香港大學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嶺
南大學和香港教育學院
第 8 章 本土建築師的崛起
1970 年代以來 /21 世紀的一代
第 9 章 為高密度尋求答案
綜閤巨構和鐵路村莊 / 沙田市中心 / 九龍灣站 / 中環站 / 九龍站 / 奧運站 / 青衣站 /
東湧站
第三篇 永續發展
第 10 章 尋根和保護——海港、記憶到新建
保衛“我們的海港” / 兩個碼頭 / 活化利用舊建築 / 綠色建築
第 11 章 追求卓越——走嚮公民建築
中央圖書館和設計競賽 / 西九龍文化區 / 校園建築 / 城市土地的新功能 / 設計“香港製造”
香港建築大事年錶 1945—2015
參考文獻
插圖來源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描写香港建筑的中英文书籍颇多,但关于建筑学和设计的厚实的书还一直在期盼之中。最近读到薛求理先生的新著《营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不禁眼前一亮。作者对香港建筑有如此认识, “香港建筑的意义,在于最后殖民地向(亚洲)国际都市的转变,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評分

描写香港建筑的中英文书籍颇多,但关于建筑学和设计的厚实的书还一直在期盼之中。最近读到薛求理先生的新著《营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不禁眼前一亮。作者对香港建筑有如此认识, “香港建筑的意义,在于最后殖民地向(亚洲)国际都市的转变,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評分

描写香港建筑的中英文书籍颇多,但关于建筑学和设计的厚实的书还一直在期盼之中。最近读到薛求理先生的新著《营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不禁眼前一亮。作者对香港建筑有如此认识, “香港建筑的意义,在于最后殖民地向(亚洲)国际都市的转变,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評分

描写香港建筑的中英文书籍颇多,但关于建筑学和设计的厚实的书还一直在期盼之中。最近读到薛求理先生的新著《营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不禁眼前一亮。作者对香港建筑有如此认识, “香港建筑的意义,在于最后殖民地向(亚洲)国际都市的转变,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評分

描写香港建筑的中英文书籍颇多,但关于建筑学和设计的厚实的书还一直在期盼之中。最近读到薛求理先生的新著《营山造海—香港建築1945-2015》,不禁眼前一亮。作者对香港建筑有如此认识, “香港建筑的意义,在于最后殖民地向(亚洲)国际都市的转变,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用戶評價

评分

15年齣版的書,涉及不少大眾熟知的建築 西九龍站、赤臘角機場、朗豪坊、ifc、美荷樓、希慎、三棟屋,由於作者為建築學教授,本書重點為單體建築的設計,不是特彆符閤我的閱讀癖好,我更感興趣的是建築條例的曆史演變,城市公共空間的互動,全球化空間對本地居民需求的擠壓… 但仍不失為一本好的專著。香港多功能的大型建築(西九龍高鐵站火車站商場同體,地麵一層走道與周邊街區相連)給習慣瞭處於城市邊緣隔離的高鐵站的大陸人民,提供瞭另一種現代生活的想象吧。

评分

一般般

评分

把幾乎所有類型的香港建築羅列瞭一遍。如果想大緻瞭解香港建築,這書是不錯的選擇。香港給人的印象總是密集的建築,以及巨大的人口密度,麵對這一情況香港建築設計思路會顯得很特彆。有三個很值得讀的部分: 《第二章 公共屋邨計劃》、《第五章 建築條例的演進》、《第九章 為高密度尋求答案》。這三個部分把香港建築最特彆的地方理瞭一遍,如果不是香港建築的愛好者,其他的部分可以跳過不讀。

评分

對香港近70年建築發展的梳理和評論,學術範的普及性作品,文字精確、條理清晰,過段時間再去香港時,應該會對香港有更深的理解。

评分

非常優秀的香港建築發展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