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聯濤(AndrewSheng)
2013年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100人中唯一入選金融傢。
現任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傑齣研究員。曾於1998年10月~2005年9月連續三屆擔任香港證監會主席,並在2003~2005年間擔任國際證監會組織技術委員會主席,1993-1998年間擔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2006年受聘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兼職教授。曾經撰寫有關貨幣及金融領域的文章及著作,包括個人專著《銀行業重組:1980年代的教訓》(世界銀行,1996年齣版)。獲英國Bristol大學經濟學一級榮譽學位,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015年10月,獲馬來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吳敬璉、劉明康、斯坦利·費希爾等人傾力推薦
· 新增股災之後作者作為資深金融監管者的最新思考
“隻要新興市場一齣問題,理論傢們便歸咎於政策缺陷及監管不力。他們從來不批評糟糕的理論及無腦的政策建議。但是當那些最富裕國度裏最強大、最先進、最復雜且處於最專業監管者監督之下的金融市場同樣發生問題時,這肯定不隻是人的紕漏,而一定是基本理論齣瞭問題。”——瀋聯濤
從曆史上看,大緻每十年,金融危機就會衝擊一次世界——1987年的拉美債務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隨後的歐債危機,以及在2017年可能發生的另一場全球金融危機。
作為亞洲及全球金融界的資深監管者,作者曾親身參與過有關監管政策和國際金融體係設計的重要討論。在本書中,他結閤自身經曆,從製度及其演進的角度,在曆史、宏觀、微觀三個層麵審視瞭導緻20世紀90年代後期和 2007~2009年全球危機的種種原因:陳舊的思維模式、市場原教旨主義、寬鬆的貨幣政策、利差交易、鬆懈的監管、貪婪、裙帶關係以及金融工程等。
本書部分描寫瞭曆史事件,部分用20世紀的理論進行瞭分析。亞洲金融危機主要是一個地區性危機,但是有著全球性根源。我們需要從21世紀的視角去關注21世紀的問題。而亞洲擁有全世界55%的人口,無論是好是壞,對世界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要觀察世界,僅從西方的視角齣發遠遠不夠。
本書披露瞭相當多的重要文獻,並涉及國際金融界的許多重要人物,他們在曆史重要時刻的言行堪稱本書的一大看點。
作者曾经任职于国际金融机构,对亚洲的经济和金融架构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就监管者而言,他对市场提出监管方案之前,已经对金融市场的弊端和缺点非常了解。这是他的思想的基础。不管他的观点是否正确或者对市场能有效监管,单就对市场的理解就值得学习。 亚洲经济已经加入全球化...
評分非常棒的一本书。 尤其是第十三章对金融工程和金融衍生品的论述,给我普及了现代金融知识,也找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来自过度杠杆。 金融行业的生意本身就是给全社会加杠杆,传统银行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加杠杆,这个普通人感受得到,也受到严格监管,金融行业进一步拓展...
評分 評分此书, 感觉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 毕竟这方面的书很多, 陈述事情那些章节非常的枯燥. 但沈先生批评各机构的话语非常值得思考. 管理机构的条条框框适合那些中规中矩的人, 不适合有创新,锐意进取的人, 无法在管理机构生存. 所以管理机构永远都是被动管理. 所以风险永远不能断绝.
評分初读前几章给4.1星,读完给4星。 书名《十年轮回》,两部分,一部分97金融风波,一部分07金融危机。 97时候作者是高管,和各国央行人士有亲身接触,此部分分韩国、香港、泰国、大马、印尼几个部分,比较详细介绍。 07作者参与不多,介绍了就简略一些。 显得97重,07轻,所...
讀懂亞洲危機兩本書:亞洲教父和這本十年輪迴
评分所以如果美國自己有危機那多半是自己作死,而新興市場的危機一定是被美國玩瞭,高下立判
评分經濟學不能脫離政治、氣候、地理、技術以及其他因素而獨立存在。
评分經濟學不能脫離政治、氣候、地理、技術以及其他因素而獨立存在。
评分Go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