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是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卜劳恩与爱子克里斯蒂安 之间的父子情深以及童心童趣,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的真实写照。当《父与子》问世时, 卜劳恩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年仅 3 岁,作品中一幅幅简约却生动的画面塑造了善良正直、宽容、幽默的大胡子老爸和活泼可爱、聪明懂事的刺猬头儿子的艺术形象,处处充满着智慧之光,时 时流露出纯真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的天伦之乐,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同时,无与伦 比的艺术魅力,使得它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种族,成为世界艺术长廊里的珍品。
埃·奥·卜劳恩, 原 名 埃 里 西· 奥 塞 尔 (Erich Ohser),1903 年 3 月 18 日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翁特盖 滕格林村,1907 年他迁居到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 市。少年时奥赛尔学过钳工,后来在著名的莱比锡绘画艺 术学院进行深造。在 6 年的学习中,他成绩优异,结识了 许多良师益友,并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毕业以后,奥 赛尔成了一名自由职业画家,曾给《新莱比锡报》《前进》《诙谐报》《横断面》等许多报纸杂志作过画。青年时代他的许多作品在卜劳恩市画展上获得奖项,舆论评价极高。
他是继海恩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和威廉·布施(Wilhelm Busch)之后的又一位德国艺术巨匠,他的艺术生涯十分短暂,作品不多,但成就卓著,他的《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5岁时的一天,舅舅带我上街,路过报摊,买了下来,当时还看不懂,是楼上的小姐姐放学回来一篇一篇给我解释,就这样把整本书看完,今天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到,激动地借了回来,看了一下午,想起很多很有意思的回忆,觉得很感激~~自己的那一本,早就破烂不堪,被父母清理出去了。在...
评分和人道主义精神-对于一本漫画,说得是不是有点儿过? BTW:卜劳恩最后是死在纳粹的牢房里的。
评分我理想中的父与子就是这样的关系。儿子总有恶作剧,父亲呢,情商跟着低。 大家都觉得这很有意思,可是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不这样干,这就是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朝着无趣的方向飞奔。 房价高涨生活成本高昂带来的现实压力和股票基金漫天飞舞的投资神话,大家都忙着迅速的挣一千万...
评分 评分《父与子》是世界经典漫画,这版《父与子》装帧精美,着色淡雅,开本大,图也大,一个故事安排在一个跨页上,不用翻着看,而且比别的版本多了不少图,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
画蛇添足弄巧成拙,非要填色再配上中英文旁白,彻底毁掉了经典。
评分我应该是老了????
评分画蛇添足弄巧成拙,非要填色再配上中英文旁白,彻底毁掉了经典。
评分一本能够结合实际需求,真正与时俱进,能够开拓视野的温馨有爱的书,刚看到有人用很固执僵化的语言在评论,其实我的想法完全相反,《父与子》的原著是德语版的,为什么我们翻译成中文,是为了给我们本土读者提供阅读的方便,看到这本双语是英文版的,当下很多青少年都在学英语,大语种涉及的面更广,为什么要使用通俗化的语言,我觉得译者和编辑都是很有心的人,我很佩服这种变通的思维,能够最大化的让读者体会主人公的那种幽默、那种诙谐、那种讲爱蕴藏在滑稽行为背后的真相。非常棒,希望有更多的读者看到它,阅读它,从中回味爱、体会爱、付出爱。
评分我应该是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