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有蒿

呦呦有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饶毅
出品人:
页数:1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1
价格:USD 15.9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466996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互联网
  • 吴霁虹
  • 创业
  • 屠呦呦与青蒿素
  • 学习
  • 经管
  • 科学史
  • 越读者:美食类
  • 自然科普
  • 植物知识
  • 草本植物
  • 生态观察
  • 野外探索
  • 环保意识
  • 成长教育
  • 自然之美
  • 生命力
  • 好奇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给中国科学界一个巨大然而值得回味的惊喜。屠呦呦以及青蒿素研究,虽历经40余年风雨,仍难掩其光辉,且越发呈现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本书作者饶毅、张大庆两位教授,以其科学史的慧眼以及关怀,早在数年前,就带领研究生黎润红,关注青蒿素研究项目,以事实厘清中国科学研究的这个经典案例。书中首次呈现了三位作者的精彩工作成果,披露了屠呦呦先生以及青蒿素研究独特而漫长的科研历程,是全面理解屠呦呦先生及其团队的重要文本。

作者简介

饶毅,籍贯江西南昌。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91年获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等。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学术兼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黎润红,籍贯江西黎川。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11年在北京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医学史研究。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章 “523任务”与青蒿素
第一节 “523任务”的下达
第二节 “523任务”的机构组成
第二章 青蒿素的发现
第一节 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
第二节 青蒿的抗疟有效单体成分的提取时间与命名
第三节 青蒿素结构的测定
第四节 临床验证
第五节 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协作
第三章 特殊历史时期大协作的科学研究
第一节 几次重要的会议
第二节 组织人员,相互协作
第四章 青蒿素的过去与未来
第一节 青蒿素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青蒿素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及青蒿素研究的未来
第五章 从“诺奖”说开去
一、革命尚未成功
二、科研的思路何其重要
三、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
延伸阅读 青蒿素与疟疾
附录
一、“523任务”大事记
二、青蒿素研究大事记
编后絮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不是《辛酸与荣耀》,我注意不到饶毅教授的副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顾名思义,「科学史」着重记录、诠释、研究人类过去的科学活动,其研究范畴、方法、工具,都与饶教授广为人知的专业——生物、医学——截然不同。于是好奇,他这次为什么跨界,同另...

评分

如果不是《辛酸与荣耀》,我注意不到饶毅教授的副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顾名思义,「科学史」着重记录、诠释、研究人类过去的科学活动,其研究范畴、方法、工具,都与饶教授广为人知的专业——生物、医学——截然不同。于是好奇,他这次为什么跨界,同另...

评分

如果不是《辛酸与荣耀》,我注意不到饶毅教授的副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顾名思义,「科学史」着重记录、诠释、研究人类过去的科学活动,其研究范畴、方法、工具,都与饶教授广为人知的专业——生物、医学——截然不同。于是好奇,他这次为什么跨界,同另...

评分

如果不是《辛酸与荣耀》,我注意不到饶毅教授的副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顾名思义,「科学史」着重记录、诠释、研究人类过去的科学活动,其研究范畴、方法、工具,都与饶教授广为人知的专业——生物、医学——截然不同。于是好奇,他这次为什么跨界,同另...

评分

如果不是《辛酸与荣耀》,我注意不到饶毅教授的副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顾名思义,「科学史」着重记录、诠释、研究人类过去的科学活动,其研究范畴、方法、工具,都与饶教授广为人知的专业——生物、医学——截然不同。于是好奇,他这次为什么跨界,同另...

用户评价

评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青蒿素在其他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将会逐步实现,尤其是在青蒿素被授予诺贝尔奖后,更会掀起一股深入挖掘青蒿素广谱药用价值的热潮,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分

除了青蒿素,还能感觉到远去那个时代的魅力。

评分

523项目持续了13年,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

评分

中医药对疾病的整体观和对待病人的个体化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系统生物学、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无论从思维模式还是研究的技术手段上,都可能产生出巨大的创新。

评分

简单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