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的手套

挑战的手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比昂松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郭智石
出版时间:2015-7-5
价格:CNY 2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8204408
丛书系列: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图书标签:
  • 诺贝尔文学奖
  • 挪威文学
  • 比昂斯滕·比昂松
  • 诺贝尔奖
  • 戏剧
  • 挪威
  • 北欧文学
  • 外国文学
  • 冒险
  • 成长
  • 勇气
  • 探索
  • 友谊
  • 挑战
  • 少年
  • 奋斗
  • 智慧
  • 决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剧为比昂松代表作品,也为作者引起争议最多的作品。剧中主要描写女主人公和一个金融资本家的公子订婚之后,发现未婚夫另有所爱,要求解除婚约,并当着众人的面把手套扔到了未婚夫的脸上。女主人公未婚夫的父亲以为受了侮辱,他开始无耻地为自己的虚假、声誉、辩护,公开宣传男子欺压妇女的特权,不择手段地打击女主角,想迫使她屈服。该剧女主人公将手套朝未婚夫掷去,意味着男人也应服从加于女人身上的同样的道德要求。这一点在当时引起轰动,并在斯堪的纳维亚触发了一场持续好几年的关于性道德的激烈辩论。尽管持异议的人很多,但比昂松未放弃自己的立场。

作者简介

比昂斯特恩·马蒂涅斯·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ius Bjørnson) 1832年12月8日出生于挪威东北部厄斯特达尔山谷(Østerdal valley)的科威克纳(Kvikne),父亲是一名牧师。比昂松一家在他五岁时移居到挪威西部罗姆斯达伦(Romsdalen)的内塞特(Nesset)。比昂松在墨尔德(Molde)市完成中学教育并在奥斯陆参加文科考试课程(约等于英国的A级考试)之后,开始在新闻界一试身手。他撰写文学评论和短篇小说,风格大胆而清新。他于1857年秋发表处女作《叙内夫·索巴肯》(Synnøve Solbakken)。这是他的第一部农民故事。该小说不但是艺术上的突破,也成为并是一部仍然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如果将这部作品和北欧同时期其他长、短篇小说相比,人们不难看出这部作品明显地代表了一种新的叙事艺术形式:语言简练、主题鲜明、遣词造句采用口语形式、形象塑造十分大胆。比昂松的风格也受到冰岛传奇故事、挪威民间传说和汉斯·安徒生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的主要作用是协助他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他遣词造句的风格带有挪威特色,明显区别于挪威当时的正式语言——丹麦书面语。当时,比昂松已经明确展示出他长期创作的主题之一:一个人假如不能服务于远大的目标,就将可能被强大的力量引入歧途。他的故事虽然有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田园风格,但是也有比昂松两年前所说的“自然的时代精神”。“要美丽,更要真理”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

目录信息

颁奖辞
致答辞
挑战的手套 1
破产者 95
比昂松及其作品 199
比昂松获奖经过 209
比昂松作品年表 21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书前的小传,可以感受到比昂逊是一个积极的民主斗士,他的作品是为人性的作品。也许正是他文学之外的影响力,助他载上了诺奖的史册。 然而看他的作品,实在很难和他战斗的人生联系到一起。 《挑战的手套》,这一题目的由来,在全剧的后段才出现,而之前很长时间,我们都需要...  

用户评价

评分

1903

评分

一般般

评分

不知道为啥有点低,有可能是因为抢了易卜生的风头吧,但个人感觉与玩偶之家不相伯仲

评分

还是和易卜生的戏剧差了点东西!

评分

第二幕尾''挑战的手套''出现非常震撼,结合舞台效果其力量不逊于娜拉出走。相比于斯沃华,里斯太太的矛盾是全剧重点,从开始的隐忍劝说到支支吾吾说出不同意见,最后质问:“那么一个看重自己声誉的女人呢?”这一形象包含的多重身份和意识就使其显得厚重了。而从这里似乎也会发现问题,即缠绕母女二人的所谓''道德''实际包含了三重[放纵行为、隐藏事实以及男女不平等)而稍加分辨我们似乎会发现比昂松时代人们更看重放纵行为的社会影响,但当代读者也许会把重点放在欺骗上,而第三点,显然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至于剧的结尾,比昂松是出于人道温情,而放诸当下看,是不是还有一丝讽刺意味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