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與戰後

抗戰與戰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發展齣版社
作者:楊天石
出品人:
頁數:34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9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7703082
叢書系列:楊天石評說近代史
圖書標籤:
  • 近現代史
  • 楊天石
  • 文集
  • 政治
  • 已入庫
  • 中國曆史
  • 抗戰
  • 二戰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
  • 戰爭
  • 迴憶錄
  • 史學
  • 軍事史
  • 社會曆史
  • 口述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37年抗戰爆發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近代中國曆史的重大轉摺時期,《抗戰與戰後》主要闡述抗戰時期國民黨的對內、對外政策和戰後中國的政治、軍事局勢。它以1937年的淞滬、南京之戰為重點,考察中國軍隊對日本侵略者的奮力抵抗與不幸失敗,同時以更多篇幅闡明國民黨人與日本的“秘密談判”。作者曾遍訪海內外各相關檔案館,仔細收集和研讀日本政府和國民黨人帶到颱灣的解密檔案,終於澄清疑點,將這些最為隱秘難知的史實揭示於光天化日之下,得齣公正結論,參與談判的當串人的內心動機也均從而顯現。作者艱辛訪求而終於獲得的珍稀史料,以及對史料分析體現齣來的清明的史識,可以幫助讀者客觀地認識那段曆史。這是抗戰史研究的一項重要突破、也是《抗戰與戰後》最為閃光之處。作者對中國民族資産階級的典型人物陳光甫的解剖也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原因。

著者簡介

楊天石,江蘇人。筆名有江東陽、蘇人、紀文、吳之民、梁之彥等。1955年畢業於無锡市第一中學。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世紀》雜誌顧問,《炎黃春鞦》、《同舟共進》、《中國哲學》編委,《中華書畫傢》雜誌藝術顧問。曾任日本京都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作者長期研究中國近代史和中國文化史。著有《中華民國史》第一編(閤著)、《中華民國史》第二編第五捲(主編、主撰)、《楊天石文集》、《尋求曆史的謎底——近代中國的政治與人物》、《近代中國史事鈎沉——海外訪史錄》、《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第一集、第二集、《從帝製走嚮共和——辛亥前後史事發微》、《南社》、《南社史長編》、《黃遵憲》、《王陽明》、《硃熹及其哲學》、《硃熹》、《泰州學派》、《橫生斜長集》、《民國史談》(主編)、《中華文化詞典》(副主編)、《近代詩選》(閤著)等。

圖書目錄

宋美齡與丘吉爾
蔣介石正告丘吉爾 :“藏事為中國內政”
蔣介石與史迪威事件——戰時中美之間的嚴重衝突
蔣介石與韓國獨立運動
對蘇外交的一鱗半爪——宋子文檔案管窺之一
豪門之間的爭鬥——宋子文檔案管窺之二
蔣孔關係探微——讀孔祥熙檔案
蔣介石親自查處孔祥熙等人的美金公債舞弊案
傅斯年攻倒孔祥熙——讀颱灣所藏傅斯年檔案
第三國際的解散與蔣介石“閃擊”延安計劃的撤銷
如何對待毛澤東 :扣留“審治”還是“授勛”禮送——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的心態考察
論國民黨的社會改良主義
蔣緯國的身世之謎與蔣介石、宋美齡的“感情危機”
宋美齡的巴西之行與蔣介石的“婚外情”傳說——兼析其事與美國人要蔣交齣軍權之間的關係
二二八事件與蔣介石的對策——蔣介石日記解讀
從大舉進攻到全麵敗北——讀蔣介石緻熊式輝函
南京政府崩潰時期的陳光甫——讀陳光甫檔案之一
蔣介石的“慰問”與北平的邀請——讀陳光甫檔案之二
李宗仁的索權逐蔣計劃
50年代中國香港和北美的第三種力量——讀張發奎檔案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當代中國史學界最可敬的“二楊”中,楊奎鬆是天纔,目光如炬文筆傳神,而年齡大17歲的楊天石則更為紮實勤勉,對民國史料的挖掘與鑽研精神,海內外無人可比!這本是論文集,有些文章選題比較冷門,引文和冷漠敘述居多,也許隻適閤骨灰級曆史愛好者

评分

當代中國史學界最可敬的“二楊”中,楊奎鬆是天纔,目光如炬文筆傳神,而年齡大17歲的楊天石則更為紮實勤勉,對民國史料的挖掘與鑽研精神,海內外無人可比!這本是論文集,有些文章選題比較冷門,引文和冷漠敘述居多,也許隻適閤骨灰級曆史愛好者

评分

當代中國史學界最可敬的“二楊”中,楊奎鬆是天纔,目光如炬文筆傳神,而年齡大17歲的楊天石則更為紮實勤勉,對民國史料的挖掘與鑽研精神,海內外無人可比!這本是論文集,有些文章選題比較冷門,引文和冷漠敘述居多,也許隻適閤骨灰級曆史愛好者

评分

當代中國史學界最可敬的“二楊”中,楊奎鬆是天纔,目光如炬文筆傳神,而年齡大17歲的楊天石則更為紮實勤勉,對民國史料的挖掘與鑽研精神,海內外無人可比!這本是論文集,有些文章選題比較冷門,引文和冷漠敘述居多,也許隻適閤骨灰級曆史愛好者

评分

當代中國史學界最可敬的“二楊”中,楊奎鬆是天纔,目光如炬文筆傳神,而年齡大17歲的楊天石則更為紮實勤勉,對民國史料的挖掘與鑽研精神,海內外無人可比!這本是論文集,有些文章選題比較冷門,引文和冷漠敘述居多,也許隻適閤骨灰級曆史愛好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