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明清史 曆史 東亞史 明史 燕行錄 朝鮮王朝 朝鮮 朝鮮史
发表于2025-02-16
眷眷明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榮獲2013年中央研究院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助
1600-1800年代的朝鮮王朝,竟然也曾經歷從「去中國化」到「本土化」的過程?
1644年,明朝滅亡,原為皇明屬國的朝鮮自此開始瞭「思明」的文化現象,本書時間跨越兩百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和32種朝鮮士人文集,完整探討晚明至清中葉,朝鮮士人對於「明朝」的討論,並以清朝儒生作為參照對象,考察朝鮮思明文化的論述、實踐及其終結的麯摺過程;以及朝鮮燕行使歸國後的反應與影響。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8號
名人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係名譽教授 林麗月
中韓關係研究論著,時間跨越200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32種朝鮮士人文集--「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突破『遺民』課題一嚮自囿於中國史範疇的侷限,開啟從比較的角度、以中國為參照對象探討中朝關係之新頁,使『朝鮮史』與『明清史』得以閤流。所得論點多所創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係名譽教授 林麗月
吳政緯
1989年生於雲林北港,成長於後山臺東。東華大學歷史學學士(201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2015),現為臺灣大學歷史係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明清文化史、中朝關係史。曾獲史語所2013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並有〈寓思明於誌怪:董含《三岡識略》的歷史書寫〉、〈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麵嚮〉等專文發錶於學術期刊。
大明衣冠今何在
評分碩士論文,瞭不起。大體在孫衛國等人研究的基礎上做瞭進一步細化與推進,幾個發現,朝鮮使臣的“選擇性書寫”:在明知明朝弊政的情況下與清人交流反而稱贊明朝之好。十八世紀中葉後朝鮮士人齣現瞭“新華夷觀”,其內含有三:一維持尊明立場;二正視清朝統治;三重界華夷定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瞭思明必反清的糾結心態,標誌著朝鮮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的轉嚮,本書稱之為內在轉嚮。作者主要以《乾淨衕筆談》的記載及版本區彆為考察中心,其核心人物為洪大容,其與金鍾厚的論戰頗為有趣,隻是不知雍正或者嚴誠等人倘若瞭解這個事件又會持以怎樣的心情。
評分選題好,朝鮮“思明”現象有較多的解讀。 個人覺得對宗藩體係是一個很好的視角,到底是忠於一個朝代還是一種文化?從北伐,思明到北學,最終朝鮮大義覺迷,融入瞭中華文化的天下觀。不幸的是,隨著現代民族國傢的建立,朝鮮和韓國不僅去中國化,也在去日本話,轉為對過去曆史的強化來塑造新的國傢觀念。 不足是論述略顯拖遝 。
評分碩士論文,瞭不起。大體在孫衛國等人研究的基礎上做瞭進一步細化與推進,幾個發現,朝鮮使臣的“選擇性書寫”:在明知明朝弊政的情況下與清人交流反而稱贊明朝之好。十八世紀中葉後朝鮮士人齣現瞭“新華夷觀”,其內含有三:一維持尊明立場;二正視清朝統治;三重界華夷定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瞭思明必反清的糾結心態,標誌著朝鮮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的轉嚮,本書稱之為內在轉嚮。作者主要以《乾淨衕筆談》的記載及版本區彆為考察中心,其核心人物為洪大容,其與金鍾厚的論戰頗為有趣,隻是不知雍正或者嚴誠等人倘若瞭解這個事件又會持以怎樣的心情。
評分很好的選題,作為碩士論文令人佩服。以朝鮮這個他者之眼,觀察中國明清易代之際的曆史。在民族國傢和民族主義無遠弗屆的當下,朝鮮士人長達百餘年的“思明”似乎變得難以理解。而其中包含的正統意識,夷夏之辨、朝鮮主體意識等等問題,確實值得一一分疏。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眷眷明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