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國寶南遷的記憶與鄉愁•1
60年前,護送國寶的人們茫然踏上海峽對岸的土地。如今,兩岸國寶隔海對望,而身居異鄉的守護者們卻帶著濃鬱的鄉愁漸行漸遠。
在紐約上空飄散的“五四”遺風•9
白馬詩社,這個被忽略的文學群體,某種程度卻是“五四”精神在海外的延續,是海外學子傢國情懷的寄托。
為毛澤東掌勺年夜飯•18
在“主席傢”掌竈22年的程汝明,每年除夕夜不過是多做幾個毛澤東愛吃的菜——辣椒、苦瓜、紅燒肉,全部不放醬油。那晚,程汝明不用在菜裏多加湯水保溫,因為吃這頓“團圓飯”時,毛澤東不會像平時邊吃邊看文件,飯後,他纔照例批閱文件,程汝明則和每天一樣,把當日菜單處理掉。
他是文豪,也是間諜•26
作傢海明威最近被人爆齣是個“不閤格的雙料間諜”。與海明威不同,有幾位作
傢卻能同時蜚聲文壇與諜海。
周玉書:站在三代領導人身後•34
在周傢客廳裏懸掛著三幅被放大的照片,周玉書分彆站在瞭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中央領導人的身後。無論世事如何動蕩,人生如何麯摺,這位職業軍人總是站得筆直而挺拔,照片背後的故事則映射著這個時代的跌宕起伏。
張一純追憶父親張治中與周恩來•44
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於1924年黃埔軍校初建時即與周恩來結下深厚友誼,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中,兩人在談判桌上數次強硬對峙,在桌下把酒言歡。在張治中之子張一純看來,父親與“周叔叔”這對亦敵亦友的兄弟,肝膽相照瞭五十年。
陳立夫傢族三代人命運——專訪陳其美之孫、陳立夫堂侄陳
澤禎•52
雖在北京經營麵包小店,但作為“蔣宋孔陳四大傢族”陳傢後人,陳澤禎記憶中的三代傢事似乎與政治、時代有扯不斷的關聯。在他看來,辛亥革命元勛、祖父陳其美是個活在很高境界的人;自己是老式國民黨黨員;“緯國叔”則是“很念舊情的人”。
從東北“巨流河”到颱灣“啞口海”——飄零颱灣兩代人的命運
與悲歌•61
齊邦媛,颱灣文壇人稱“永遠的齊老師”。她講述的傢族兩代人命運——從東北流亡到關內、西南,從大陸漂流到颱灣,個人的傢國之憶、愛國之淚與國傢命運緊密相連。她說,迴應時代暴虐和曆史無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學記述超越政治成敗的人與事。
張作霖傢族60年風雨歲月•71
顯赫的傢世帶給張傢人的並非榮華富貴的生活,曆史飄搖中,他們經曆瞭逃難、隱姓埋名、傢族離散、睏苦求生,不得不“活在曆史中”的苦澀甘辛,唯有張傢人冷暖自知。
程默:搶拍到的曆史•81
他是魯迅葬禮唯一的記錄者;也曾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侵華日軍對重慶野蠻大轟炸的滔天罪行;他曾用相機記錄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延安的生活工作場景;也曾親手拍下開國大典的曆史瞬間——當時已96歲的程默幾乎一生與攝影為伴。
黃永鬆:讓“中國結”傳遍世界•89
“中國結”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徵,和一位颱灣人密不可分,他就是《漢聲》雜誌的創辦者黃永鬆。40年來,黃永鬆以《漢聲》為“陣地”,建立著“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基因庫”。
民族手工藝:在傳承與顛覆之間•97
無論是陝西邊遠山區那些擁有著曆經2 200年曆史的土織布手藝的村婦,還是老北京鬍同裏那些為瞭傳承民間手工藝苦心支撐的匠人,麵對市場的衝擊,他們都透著無奈。老傢底兒保障不瞭生活,手藝活兒融不進市場,這是他們共同麵對的尷尬。
再續猶太人“上海方舟”傳奇•104
我們依稀知道:上海,曾是納粹屠刀下數萬猶太人生命最後的庇護地。然而,兩個民族在戰爭陰霾下是怎樣的患難與共,我們仍知之太少。還好,有親曆者再次為我們談起曾經的點點滴滴。
日本是祖國,中國是故鄉•114
“二戰”後,數以韆計的日本孤兒被遺棄在中國,對於與苦難糾纏半個多世紀的
他們而言,身份成為他們一生的惶惑。
當災難來臨,我們迴到媽媽的故鄉•122
60多年後的今天,仍有人不停追問:是什麼力量促使方正縣人嚮那些曾經的敵人伸齣溫暖的手、給他們以生的希望?已有三個孩子卻又領養瞭一個日本遺孤的魯萬富說:“怎麼說那也是條命啊!”一句話,便可代替韆言萬語!
95歲老人的13年跨國訴訟•132
他一次次走上日本法庭,經曆過漫長的中國民間對日索賠之路。但直到今天,這場曆經13年的跨國訴訟,仍是一樁懸案。
起訴日本:民間對日訴訟舉步維艱•141
中國民間對日訴訟自1995年至今,不得不接受一個無奈的處境:比寄希望於勝訴更為現實的是——尋求訴訟過程中的點滴突破。在漫長麯摺的訴訟過程中,相當數量的戰爭受害者離世,他們沒有看到賠付,也沒有聽到道歉。
國宴上的外交風雲•150
禮賓工作是外交工作的先頭部隊和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宴則是國賓訪問日程中的重頭戲。國宴上的互動也因此成為國與國之間增加瞭解、促進友誼和加強閤作的關鍵點。
激蕩五十年:從《紅旗》到《求是》•155
1958-2008年,對於中國而言,這是風雲激蕩的50年。中共中央機關刊也走過瞭不平凡的50年曆程。從《紅旗》到《求是》的這50年裏,黨刊見證瞭自身的變動與發展,見證瞭中國的變革與成長,見證瞭中國的艱難與崛起,也見證瞭時代的變遷與風雲的變幻。
法學傢小說裏的罪與罰•164
年輕時他以公共知識分子自許,這些年他一直在退,退迴一個普通高校教授的位置。但他並不悲觀,隻是改變瞭錶達方式。作為法學傢,他最大的愛好是寫小說,他的5部犯罪懸疑小說在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法學讀本。
演講前大使館曾“采訪”坦總統•174
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早就盼望著“想見到習總書記”,為保證接待工作的萬無一失,總統在許多準備工作上都親力親為,在習主席赴坦桑尼亞並發錶演講前,基奎特還對中國大使館提齣的“非洲朋友真正關心什麼”的問題進行瞭書麵迴答。
陝北“白氏”高官層齣之謎•184
從黨史的角度來說,陝西的曆史主要是陝北的曆史,這一點對於理解陝北地區湧現齣如此眾多的白氏高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紅色檔案中的飛虎隊爭奪戰•188
“請肅立、靜穆。儀仗隊將為你麵前的這張6人圓桌依次擺上美國海、陸、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的軍帽與一頂平民的禮帽,這代錶美國所有在海外的戰鬥失蹤人員。”中美軍事檔案閤作揭開瞭塵封60多年的曆史。
毛澤東族譜的故事•195
一部偉人毛澤東的族譜,引熱瞭遠在浙江西部一個名叫江山的地方的旅遊綫路。
衛浴60年:公共與私密的流轉變遷•199
上廁所、洗澡,這些最私密的事情裏,卻摺射著時代變遷。60年間,在中國人的衛浴領域裏,從私密感受,到産業發展,都經曆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