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孝经》学研究

晚明《孝经》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刘增光
出品人:
页数:42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75435
丛书系列: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图书标签:
  • 經學
  • 思想史
  • 经学
  • 明代
  • 学术史
  • 孝经
  • 明清
  • 工具书
  • 晚明
  • 孝经
  • 程朱理学
  • 儒学
  • 思想史
  • 文化史
  • 明史
  • 经学
  • 道德教化
  • 社会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明代经学以往并不受学界重视,其孝经学尤甚。刘增光编著的这本书以晚明孝经学为主题,从文献学角度对明代的孝经学著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孝经学在晚明的发展与兴盛做了深入的分析,揭示出了晚明孝经学与朱子理学、阳明心学、三教合流思潮以及晚明政治礼制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勾勒出了晚明孝经学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了其多重面向。这对于重新认识明代经学,深入研究明代后期哲学思想皆不无裨益。

作者简介

刘增光,汉族,山西襄汾人,中国人民大学与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指导老师为彭永捷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吴震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孔子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兴趣为儒家思想,尤其是《孝经》学研究与宋明理学研究。

出版专著《晚明<孝经>学研究》(2015,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译著《<道德经>的哲学》(2010,人民出版社)。此外,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设定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取径
一、文献学的方法
二、经典诠释学的方法
三、内在理路与外缘背景的二重分析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本书内容
一、晚明《孝经》学文献的著录
二、晚明《孝经》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三、本书内容安排
第一章 《孝经》学史上的重要公案辨析
第一节 《孝经》的作者、时代与名义
一、《孝经》与孔子思想是否相悖
二、《孝经》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三、《孝经》之命名及名义
第二节 《孝经》今、古文问题梳理
一、汉代官方十八章本《孝经》和二十二章本《孝经》的初现
二、汉代的《孝经》今、古文问题
三、今、古文《孝经》的文本问题
第三节 悬置今古纷争,探求《孝经》大旨――晚明《孝经》学关于《孝经》今古文问题的看法
一、虞淳熙之从今文说
二、孙本、朱鸿之从古文说
三、异中之同――《孝经》是孔子“孝治”之书
第二章 明代前期《孝经》学
第一节 明代《孝经》学著述与地域分布表
一、明代《孝经》学著述与地域分布表
二、简要的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明代前期《孝经》学概况
一、今古文壁垒分明,互相攻驳不已
二、《孝经》为童习训蒙之书
三、将《孝经》和《忠经》并列的庸俗化倾向
四、理学化的《孝经》阐释
第三节 明代前期的《孝经》改本
一、朱熹的《孝经》学范式及其遗留问题
二、明代前期的几种《孝经》改本
第三章 疑朱而又尊朱――朱熹《孝经》学范式影响下的晚明《孝经》学
第一节 本性立教,因心成治――晚明《孝经》学对《孝经》宗旨的阐发
一、作为“孝治”大法的《孝经》
二、孙本对《孝经》为孔子论“孝治”之书的论证
第二节 晚明的《孝经》改本
一、朱鸿的《孝经》改本
二、沈淮的《孝经会通》改本
三、虞淳熙的《孝经迩言》改本
四、杨起元的《孝经》改本
五、黄道周的《孝经》改本
第三节 《孝经》外传的编纂
第四节 对朱熹《孝经刊误》之反驳与清理
一、“圣言无有可议”――孙本《孝经释疑》对朱熹《孝经刊误》的质疑
二、吕维祺对朱熹《孝经刊误》的彻底清理
第五节 从诠释学角度看晚明《孝经》学对朱熹《孝经》学的反拨
一、独断型诠释与探究型诠释
二、“更好地”理解与“不同地”理解
第四章 从良知学到《孝经》学――阳明学影响下的晚明《孝经》学
第一节 从《大学》到《孝经》――王阳明及其后学的孝论
第二节 朱鸿立本于良知学的《孝经》观
一、“本心之良”与“孝弟之实”
二、《孝经》为六经之总会
第三节 “孝弟为良知之实”――罗汝芳的“孝弟慈”之学与《孝经宗旨》
一、以“求仁”为宗,以“孝弟慈”为实
二、从《大学》的“孝弟慈”之学到《孝经》学
三、《孝经宗旨》
第四节 良知学化的《孝经》学典范――晚明居士虞淳熙的《孝经迩言》
一、太虚、气化与鬼神――对张载“形溃反原”理论的借用
二、天心与仁心――对罗汝芳思想的接纳
三、“万物一体”义与斋戒工夫
四、孝即良知――以“孝”诠释良知
第五章 三教融汇思潮影响下的晚明《孝经》学
第一节 以孝弟、礼仪为中心看晚明的三教融合
第二节 云栖袜宏的“孝戒为一”论及其影响
一、孝名为戒
二、孝名念佛
第三节 杨起元三教合一论域下的《诵孝经观》
一、杨起元三教合一的孝论
二、融合三教修养工夫的《诵孝经观》
第四节 杨起元的“戒自孝生”论
第五节 孝、礼结合――虞淳熙的《斋戒之目》
第六节 三教皆孕于孝――虞淳熙的《全孝图》
一、“太虚”与“孝”二元结构的宇宙生成一本体论
二、释、道二教亦在孝中
三、“忠孝一理”的《孝经》宗旨
第七节 晚明劝善运动与《孝经》学
第六章 余论:晚明《孝经》学的其他面向
第一节 晚明《孝经》学的道统观
一、传道即传孝:以“孝”为判准建构道统
二、学术与社会:晚明《孝经》学士人道统建构之二重原因
三、典范转移:与朱熹、王阳明之道统观的比较
第二节 和会朱陆、兼采汉宋的晚明《孝经》学
第三节 晚明《孝经》学与明代政治
第四节 从东亚的视角看晚明《孝经》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哲学视域下的经学研究。

评分

哲学视域下的经学研究。

评分

哲学视域下的经学研究。

评分

哲学视域下的经学研究。

评分

哲学视域下的经学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