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視覺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確的事

Lens·視覺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確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Lens
出品人:
頁數:176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52856
叢書系列:Lens係列MOOK
圖書標籤:
  • 攝影
  • 雜誌
  • 《Lens》
  • 視覺
  • Lens
  • 藝術
  • 人文
  • 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確的事
  • 攝影
  • 紀實
  • 人像
  • 觀念
  • 藝術
  • 生活
  • 思考
  • 成長
  • 自我
  • 記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繼《目客》之後,《視覺》係列主題書也是Lens雜誌積蘊十年升級之作!與《目客》不同的是:

1.更加突齣影像,注重視覺體驗,將原來Lens雜誌素有口碑的影像閱讀調性發揮到極緻;

2.內容架構延續Lens雜誌成熟的內容架構,繼續深度關注現實與人性,並升級閱讀體驗。

3.定位:人文影像讀物 + 定義影像之美 + 傳遞人性溫暖。

《視覺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確的事》以一組關於孩子的故事開篇,攝影師們靦腆地躲在鏡頭後麵,試圖記錄下自傢小毛頭成長軌跡上的所有瑣碎小事,他們是父母此生最想達成的那件“正確的事”。

此外還將呈現陳丹青首次用照片講述的生活故事、攝影大師泰倫·西濛的三組精彩作品、中國“剩女”的故事、法國鄉村少女生活、“裸體”攝影師以及《十二怒漢》的60年環球之旅。

這些故事孜孜不倦地探索著人的付齣、失落、安慰,其中有寜靜的情緒,也有好奇的探索,在溫和與冷靜之間,伴你度過一個有故事的夏天。

--------------------------------------------------

【編輯推薦】

▶陳丹青攝影作品首次公開,長篇呈現陳丹青鏡頭下的生活與遊曆。

▶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圖片,精良紙張和裝幀工藝,每一冊讀可以作為精緻收藏品。

▶ 每一段文字都有溫度,每一張圖片都有故事。《視覺》突齣強烈的影像閱讀調性,更突齣圖文的完美結閤,通過設計強化視覺體驗。

▶ 基於Lens雜誌10年的品牌積纍,固定用戶群和口碑影響力。Lens好友來自文化、藝術、經濟等領域,均為意見領袖和影響力的人群,如吳敬璉、陳丹青、蔡瀾、劉樹勇(老樹畫畫)、阿來、崔衛平、田溯寜、黃怒波、梁鼕、吳念真、阿剋曼、周迅、陳坤、姚晨、瀋星、老狼、許巍、蔡康永、曹景行、楊宗緯、袁泉、田原等。

▶ 讀者:接受過良好教育、對世界有好奇心、對生活質量有高要求,在乎個人體驗,追求精神與物質相閤,有固定文化消費習慣的你,無論你是文藝青年、學者,還是高端白領、企業傢,《視覺》都可以成為你的陪伴讀物。

--------------------------------------------------

【媒體評論】

這是中國最好的一本雜誌。沒有之一。

——陳丹青(畫傢、作傢)

我自己花錢訂這本雜誌, 其他雜誌都是彆人送的。

——吳敬璉 (經濟學傢)

這是我唯一全本讀完並收藏的雜誌。

——劉樹勇(老樹畫畫;文化學者)

世界觀改變世界。Lens是一本推動世界觀變革的雜誌。

——梁鼕

我來大陸,有兩個驚喜。一是看到一本報紙叫南方周末,另一個是遇見一本雜誌叫 Lens。

——吳念真(導演、作傢)

一本幫助高端人群發現更大世界的讀物。

——張亮(知乎創始人)

我喜歡這本雜誌,我是 Lens 的讀者。

——周迅(演員)

著者簡介

Lens,自2005年創刊至今,持續且穩定地刊登優質影像閱讀內容,擁有超過30萬核心受眾群、超過33萬微博粉絲、45萬微信粉絲,包括政商學藝媒等多領域的精英和意見領袖。Lens品牌已被公認為中國最有品質和品位的影像閱讀品牌。

Lens團隊2015年推齣兩本MOOK主題讀物:《目客》係列,更專注於人文藝術和生活美學的主題閱讀;《視覺》係列,定義影像之美,以多元視角介紹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視覺》從世界範圍采集最有個性和豐滿的內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續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閱讀調性,創造視覺、思維、想象力被充分調動的紙上閱讀新體驗。

--------------------------------------------------

【本期部分作者:】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荒廢集》《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以及筆錄木心《文學迴憶錄》。

▶泰倫·西濛(Taryn Simon),1975年齣生於紐約。西濛的創作均由三個元素構成:攝影、文字和圖形設計,她始終用作品探討和驗證“絕對理解”的不可能性。其重要作品包括《無罪者》《美國之隱匿和陌生物索引》《違禁品》及《一個被宣告死亡的活人及其他章節一至十八》,作品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泰特現代美術館、惠特尼博物館、蓬皮杜藝術中心以及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永久收藏,是當代首屈一指的藝術傢。西濛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目前為古根海姆基金學者。

▶馬特·艾希(Matt Eich),1986年生於美國弗吉尼亞。艾希在大學一年級時即獲得瞭全美新聞攝影基金會奬學金,後又獲得包括艾倫·西斯金德奬學金、國傢地理雜誌攝影奬金在內的眾多國內外重要奬項。他的作品曾刊載於《紐約客》《國傢地理雜誌》《時代》等重要媒體,並已被多傢博物館及畫廊收藏。艾希善於從平淡的主題中捕捉具有戲劇性的畫麵,風格清新而又極具張力。本期《視覺》將呈現他拍攝傢人的作品“沒有不經過掙紮就來的美好生活”。

▶瑪爾塔·吉亞康尼(Marta Giaconne),1988年生於意大利米蘭。瑪爾塔的創作主題關注於青年文化及傢庭生活,尤其善於展現女性的經曆、情感和視角。本期視覺帶來瞭她的作品“少女媽媽”。

▶傑剋·拉德剋利夫(Jack Radcliffe),現居住於美國巴的摩爾。拉德剋利夫用幾十年時間記錄拍攝瞭朋友、傢人和熟人的肖像,他的照片敏感而充滿洞察力,深刻記錄下瞭普通人的脆弱與無辜。他最有代錶性的作品是《艾莉森》——對女兒艾莉森連續38年的記錄。

圖書目錄

1. “沒有不經過掙紮就來的美好生活”
一對被意外到來的孩子打破蜜月計劃的年輕父母,從懵懵懂懂到將他們的人生軌跡閤並在一起……“你已經走到瞭懸崖邊緣,不得不跳下去。其實心裏也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想知道自己能否成為一名好丈夫、好父親……沒有不經過掙紮就來的美好生活。”
---------------------------
2. 少女媽媽:她們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確的事
一群未成年少女,被甜言蜜語搞得暈頭轉嚮,認為那就是愛的全部意義。然後,孩子的齣生把她們帶入瞭睏境,也給瞭她們告彆過去的機會……“她們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確的事。”
---------------------------
3. 從期待到離彆:來易來,去難去
Lens深入10個中國傢庭,從待産到空巢,這份親情來易來,去難去。“孩子離開傢的前兩個月,我每天就坐在她的房間裏……”期待和失落之間,就是父母的一生。
---------------------------
4. 艾莉森睡午覺的那個下午……
她啼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她嘟著嘴撒嬌,她剃光瞭頭發眼神憂鬱的走在夏天的街道上……攝影師傑剋·拉德剋利夫拍攝瞭女兒38年。2001年,女兒結婚後離開瞭傢,如今,75歲的他獨自一人生活——“當我想念艾莉森時,我就會看看她在科德角睡覺的那張照片;當艾莉森慢慢長大並且急於獨立的時候,我會想起1990年她剛開始學騎車時的樣子……”
---------------------------
5. 本能地觀看,“自然地開始”
陳丹青首次用自己的照片講述他的生活,40頁深度呈現這位畫傢、作傢、文學評論傢的“觀看”之道:看生活點滴,看藝術細節,看三十年前與木心那場“文學遠徵”,看旅行,看傢人,看生死,最終看嚮自己和這個時代的病與思。人生,終要學會的是“本能地觀看,自然地開始”。
---------------------------
6. 中國“剩女”
挪威“90後”攝影師剋勞迪·萊赫用相機記錄下瞭中國“剩女”的失落、掙紮和在社會壓力下保持自我的勇氣——她們是最普通的中國女性,卻也在用個人悲喜塑造著這個國傢衡量“自我價值”的新標準。這組作品將首次在中國曝光。
---------------------------
7. “我尋找那些讓人搞不懂的事情”
當代藝術界最炙手可熱的“人類學攝影傢”泰倫·西濛,首次授權中國齣版物刊載她的“美國被隱藏的秘密”“違禁品”等係列。這位光彩四溢的女攝影師拍攝過三K黨、山達基教會、冤刑犯人、劫持飛機的女人、薩達姆兒子的替身……泰倫·西濛用檔案的方式冷靜地呈現齣一個個巨大而神秘的世界,它們共同追問:到底什麼是“真相”?人類的“相互理解”是否可能?
---------------------------
8. 混著和脆弱、純真和柔軟
生活在法國鄉村的攝影師安托瓦·伊諾拍攝瞭一群和他親密無間的女孩,她們沉浸在似乎無窮無盡的夏日和青春中,而這樣柔軟的日子正在一天天逼近結尾……
---------------------------
9. 當他光著身子去拍照
模特沒脫,攝影師脫瞭。拍攝過程幾度失控:狂笑、緊張、憤怒,甚至危險……手拿相機的人脫掉的不僅是自己的衣服,還是人們身上的僞裝。
---------------------------
10. 十二怒漢在世界——60年偏見文化之旅
60年,不同文化中的幾十個版本,但“十二怒漢”的故事仍舊像一麵鏡子,毫無保留地映射齣人們復雜而迥異的心靈及想法,並封存下我們一路走過的偏見與不公。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陈丹青说,“我在乎“看画”甚于“画画”。会看画的人,敏感于所有图像。” “看画,使我不断警觉:如何看、看一切,至关重要,那是认知的深渊,没有尽头。” 陈丹青这篇《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内容丰富,既有访谈、摄影,画作,画室布景(特别是营造气氛的椅子桌子),雕...  

評分

文/凡悦颜 照片和注释就像为这个世界制作的标本,透过影像平淡而漂浮的外表,或古怪或痛苦的人们的命运共同组成关于生命的华丽咏叹。 Lens自2005年创办以来,汇集了国内外一流的摄影师及编辑记者团队,以图文结合的叙述方式,关注不断变化的现实和永恒不...  

評分

观点重要,表达观点的方式更重要。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杂志,没有之一”的lens深谙此道。在《视觉002》中,lens将自己的观点透过整本书的体例结构展现出来。漫不经心,却又坚持到底。 自然、本能的观看,是认知的一种方式。这是《视觉002》的观点。与简单直接的大声...  

評分

观点重要,表达观点的方式更重要。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杂志,没有之一”的lens深谙此道。在《视觉002》中,lens将自己的观点透过整本书的体例结构展现出来。漫不经心,却又坚持到底。 自然、本能的观看,是认知的一种方式。这是《视觉002》的观点。与简单直接的大声...  

評分

观点重要,表达观点的方式更重要。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杂志,没有之一”的lens深谙此道。在《视觉002》中,lens将自己的观点透过整本书的体例结构展现出来。漫不经心,却又坚持到底。 自然、本能的观看,是认知的一种方式。这是《视觉002》的观点。与简单直接的大声...  

用戶評價

评分

越看Lens,越驚懼於自己的熟視無睹,對世界,對生活,從本能和自然齣發,沒有一道光是微弱的。陳丹青可愛極瞭。

评分

Lens改版後追的第三本,三本裏最喜歡的一本。感覺Lens好 是好在它不持有態度 或者說偏見 隻是告訴我一件事 讓我們自己去判斷 去思考 這期中的“來易來 去難去”是一個淚點 也是我們都會麵對的問題 作為傢長我們該如何思考 作為孩子我們該如何思考 作為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夫妻我們該如何思考 “剩女”這篇也很棒 客觀描述現狀 兩代人的想法衝突 這又和“來易來 去難去”很好的呼應 如果我是傢長 我會怎麼處理子女這個問題 就是我曾經負能量問過的傢長希望我們早日成婚是期望孩子真的幸福有人愛,還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比彆人的孩子生活的好要麵子,或是自己的孩子和彆人的孩子不能不一樣? 有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陳丹青和十二怒漢也很棒

评分

很洋氣又很人文的一本Mook,用藝術的角度關注生活本身。

评分

周末的西西佛書店,和小蝦米以及姐姐~

评分

視覺係列感覺比目客做的有趣些,也更容易讀進去。雜誌的設計和排版做的比較專業,選題也很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