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新史

絲路新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麥田
作者: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
出品人:
頁數:392
译者:黃庭碩
出版時間:2015-7-30
價格:NT$4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34425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絲路史
  • 近代亞洲貿易編年史
  • 社會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海外中國研究
  • 歷史
  • 全球史
  • @譯本
  • 絲綢之路
  • 曆史
  • 文化
  • 貿易
  • 中亞
  • 古代文明
  • 考古
  • 民族
  • 交流
  • 探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耶魯大學教授韓森曾與中國學者榮新江主持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與耶魯大學歷史係閤作的「重聚高昌寶藏」計畫。《絲路新史》根據絲綢之路上七個地點(其中六處在中國西北地區,一處在撒馬爾罕外圍)考古發掘的文書和文物,寫成一部關於絲綢之路的新史。「絲路」二字首次齣現在在德國地質地理學傢李希霍芬的地圖中,隨著後人不斷沿用此一名詞,加上(對漢、唐、貴霜、羅馬等官方歷史)的傳統研究推波助瀾,絲路作為一條貿易之路並以絲綢為貿易大宗的錯誤形象漸漸成形。本書見解處處挑戰傳統觀點,解讀近百年絲路沿線綠洲齣土文物與文書,衝擊人們過去對「絲路」歷史的錯誤觀點與想像。例如:

絲路不是從長安一路通往羅馬的一條商路,而是由多個短程路線斷續組成。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大秦)從未發生直接貿易(考古齣土最早的羅馬硬幣屬於拜占庭帝國)。

絲綢更常被當成貨幣而不是商品。

對絲路居民而言紙張比絲綢更為珍貴。

絲路城鎮市集上販售的更多是當地產品,而非舶來品。

絲路的主要旅人不是商人,而是受地方戰火波及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與使節團。(在尼亞發現的近韆件西元三、四世紀佉盧文書中僅一件提及「商人」。)

絲路貿易的常態是綠洲居民短程、以物易物的小規模貿易。

作者撰寫本書時特別重視這條道路上交易最為頻繁的商品之一:迴收再利用的紙張,以及文書的書寫、保存及其攜帶的祕密。絲路居民很少銷毀紙張,而是收集起來再利用。寫瞭字的官文書、契約等紙張最後成為紙鞋的鞋底、紙糊塑像和其他隨葬品。這些文書以絲路上多元文化的多種語言寫成,如古漢文、梵文、粟特文、佉盧文等,其中許多是隻有少數學者能理解的死語言。當考古學傢用蒸汽把這些文物分開時,隱蔽的紙張層被分離,記載在紙上的祕密躍然呈現。通過這些紙張,考古學傢閱讀著有關布匹價格、財產糾紛、醫藥處方以及一韆年前某市集中關於一個女奴價格的記載。齣土文書在《絲路新史》一書佔有重要位置,這些文書提供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夠洞悉絲路上一般人的生活圖景,並且有機會識別齣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交易的主要貨品、沙漠旅隊的大緻規模,以及貿易對這些地方的影響。

閱讀本書後,讀者會發現絲路上更有趣且更頻繁發生的是文化、宗教信仰和技術上的交流,比起過去我們以為的貿易之路,其歷史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敦煌石窟更是絲路社群維持近韆年的宗教寬容特質的體現,藏經洞就像一個時空膠囊,佛教僧人似乎是有意識地保存用梵文、於闐文、吐蕃文、迴鶻文和粟特文書寫的摩尼教、祅教、基督教、猶太教與佛教諸文本,確保這些珍貴歷史不受伊斯蘭侵略者的破壞。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唐宋社會史、中國絲路社會文化史。著有《開放的帝國:1600年前的中國歷史》(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hrough 1600 )、《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譯者簡介

黃庭碩

臺大歷史所博士生,研究領域集中在唐五代,對於地域文化、政治與社會的互動諸課題懷抱著高度的興趣。

李誌鴻

臺大歷史所博士生,研究興趣是東亞佛教王權、古代國傢與國際關係、以及東亞跨域的文化交流。

吳國聖

臺大歷史所博士候選人。專攻非漢語文獻與歷史語言學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內陸亞洲史與濛古帝國史。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在中亞的十字路口上:樓蘭王國
第二章 通往絲路語言知道:龜茲和剋孜爾石窟
第三章 中國與伊朗之間的中途點:吐魯番(高昌)
第四章 絲路商人粟特人的傢鄉:撒馬爾罕和索格底亞那
第五章 絲路的世界之都終點:歷史長安、現代西安
第六章 絲路歷史的時空膠囊:敦煌石窟
第七章 佛教與伊斯蘭教進入新疆的大門:於闐
結論:橫貫中亞的長程陸路史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This is a fun small book covering the history of “the Silk Road” in ancient to medieval times based on a lot of archaeological evidences discovered in Wester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The book pointed out some unknown but simple facts. People who used to l...  

評分

丝绸之路是一个源于西方的现代发明。虽然那些与它有关的历史、传说、遗迹一直存在着,但直至1877年德国历史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之前,往来于这些亚洲腹地的沙漠绿洲商路上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词,当然更不可能使用它。这就像“亚洲”这一欧洲概念传入以前,中...  

評分

英文名《the silk road:the new history》作者是美国学者韩森(Valerie Hansen),系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本书是2012,10月年刚刚出版的新书。 本书以引言“一个最不可能的假设”:丝路上一个孤独的人骑着一匹运载丝绸的骆驼的画面。开头,对一些传统的看法提出了质疑。从而展...  

評分

这是近年来读过的妙趣横生的书籍之一。看过不少历史书籍,有趣的不太多(戏说不算)。这部书相当不错,在枯燥文书遗迹解释与对历史真相的探求之间做到了较好的平衡,这是最难得的。 作者罗列了许多丝路出土的文书、过所、税务(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并以表格呈现。然后对其梳...  

評分

北京大学的荣新江教授是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他的专著不少,对我来说阅读起来有些吃力,所以,尽管对荣新江教授的研究领域非常好奇,我选择的略知一二的途径是,一俟荣新江教授到上海博物馆来做讲座,我都会去听听,一次两次三次以后加上浏览过几本相关书籍,关于丝绸之路,...  

用戶評價

评分

清通流暢,插圖精美。譯本亦佳,不遜色與簡體譯本

评分

颱譯。普及嚮,兼介紹近年來新的考古發現。

评分

中國學者寫不齣來這種書嗎?搞不齣來這類通俗史學有什麼好翻譯的,類似的還有《乾隆帝》

评分

清通流暢,插圖精美。譯本亦佳,不遜色與簡體譯本

评分

比較偏考古史,講述瞭很多有趣的故事,也糾正瞭我的一些迷思:例如絲路是一條通到底的貿易路線,事實上它是區域與區域間的交流串起的,驅動力來自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經營。翻譯的很流暢,但感覺不是給一般大眾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