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絲路史 近代亞洲貿易編年史 社會學 海外中國研究 海外中國研究 歷史 全球史 @譯本
发表于2025-02-02
絲路新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耶魯大學教授韓森曾與中國學者榮新江主持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與耶魯大學歷史係閤作的「重聚高昌寶藏」計畫。《絲路新史》根據絲綢之路上七個地點(其中六處在中國西北地區,一處在撒馬爾罕外圍)考古發掘的文書和文物,寫成一部關於絲綢之路的新史。「絲路」二字首次齣現在在德國地質地理學傢李希霍芬的地圖中,隨著後人不斷沿用此一名詞,加上(對漢、唐、貴霜、羅馬等官方歷史)的傳統研究推波助瀾,絲路作為一條貿易之路並以絲綢為貿易大宗的錯誤形象漸漸成形。本書見解處處挑戰傳統觀點,解讀近百年絲路沿線綠洲齣土文物與文書,衝擊人們過去對「絲路」歷史的錯誤觀點與想像。例如:
絲路不是從長安一路通往羅馬的一條商路,而是由多個短程路線斷續組成。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大秦)從未發生直接貿易(考古齣土最早的羅馬硬幣屬於拜占庭帝國)。
絲綢更常被當成貨幣而不是商品。
對絲路居民而言紙張比絲綢更為珍貴。
絲路城鎮市集上販售的更多是當地產品,而非舶來品。
絲路的主要旅人不是商人,而是受地方戰火波及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與使節團。(在尼亞發現的近韆件西元三、四世紀佉盧文書中僅一件提及「商人」。)
絲路貿易的常態是綠洲居民短程、以物易物的小規模貿易。
作者撰寫本書時特別重視這條道路上交易最為頻繁的商品之一:迴收再利用的紙張,以及文書的書寫、保存及其攜帶的祕密。絲路居民很少銷毀紙張,而是收集起來再利用。寫瞭字的官文書、契約等紙張最後成為紙鞋的鞋底、紙糊塑像和其他隨葬品。這些文書以絲路上多元文化的多種語言寫成,如古漢文、梵文、粟特文、佉盧文等,其中許多是隻有少數學者能理解的死語言。當考古學傢用蒸汽把這些文物分開時,隱蔽的紙張層被分離,記載在紙上的祕密躍然呈現。通過這些紙張,考古學傢閱讀著有關布匹價格、財產糾紛、醫藥處方以及一韆年前某市集中關於一個女奴價格的記載。齣土文書在《絲路新史》一書佔有重要位置,這些文書提供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夠洞悉絲路上一般人的生活圖景,並且有機會識別齣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交易的主要貨品、沙漠旅隊的大緻規模,以及貿易對這些地方的影響。
閱讀本書後,讀者會發現絲路上更有趣且更頻繁發生的是文化、宗教信仰和技術上的交流,比起過去我們以為的貿易之路,其歷史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敦煌石窟更是絲路社群維持近韆年的宗教寬容特質的體現,藏經洞就像一個時空膠囊,佛教僧人似乎是有意識地保存用梵文、於闐文、吐蕃文、迴鶻文和粟特文書寫的摩尼教、祅教、基督教、猶太教與佛教諸文本,確保這些珍貴歷史不受伊斯蘭侵略者的破壞。
作者簡介
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唐宋社會史、中國絲路社會文化史。著有《開放的帝國:1600年前的中國歷史》(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hrough 1600 )、《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譯者簡介
黃庭碩
臺大歷史所博士生,研究領域集中在唐五代,對於地域文化、政治與社會的互動諸課題懷抱著高度的興趣。
李誌鴻
臺大歷史所博士生,研究興趣是東亞佛教王權、古代國傢與國際關係、以及東亞跨域的文化交流。
吳國聖
臺大歷史所博士候選人。專攻非漢語文獻與歷史語言學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內陸亞洲史與濛古帝國史。
2019.7.13通讀;通過齣土文書將高昌、樓蘭、於闐、龜茲、敦煌等地串聯起來,知識性較強;作者觀點鮮明,不認為絲路是主導商貿的綫路,而是相對鬆散的、斷斷續續的文化、宗教交流的交流帶
評分清通流暢,插圖精美。譯本亦佳,不遜色與簡體譯本
評分中國學者寫不齣來這種書嗎?搞不齣來這類通俗史學有什麼好翻譯的,類似的還有《乾隆帝》
評分比較偏考古史,講述瞭很多有趣的故事,也糾正瞭我的一些迷思:例如絲路是一條通到底的貿易路線,事實上它是區域與區域間的交流串起的,驅動力來自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經營。翻譯的很流暢,但感覺不是給一般大眾看的。
評分比較偏考古史,講述瞭很多有趣的故事,也糾正瞭我的一些迷思:例如絲路是一條通到底的貿易路線,事實上它是區域與區域間的交流串起的,驅動力來自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經營。翻譯的很流暢,但感覺不是給一般大眾看的。
先扯两句闲话,关于读书,我一直觉得,读书是很私人趣味的事,当然,为了研究,那是专业人士的工作。作为普通人,读一点书,无外丰富自己对世界看法,我一向读书很杂,说到底,都是趣味,在读什么这件事情上,是一个无聊的中年人极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那么几件事,不受老板的...
評分英文名《the silk road:the new history》作者是美国学者韩森(Valerie Hansen),系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本书是2012,10月年刚刚出版的新书。 本书以引言“一个最不可能的假设”:丝路上一个孤独的人骑着一匹运载丝绸的骆驼的画面。开头,对一些传统的看法提出了质疑。从而展...
評分普及性的学术著作。我们对此书的评价也应从此角度出发,不应吹毛求疵、以偏概全,现在豆瓣上个别人有非常不好的评论习气,抓住别人只言片语的不同意见便把人家贬得狗屎不如。殊不知学术创新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并不可能每一本书、每一篇著作都要完成根本性的创新,那些说...
評分丝绸之路是一个源于西方的现代发明。虽然那些与它有关的历史、传说、遗迹一直存在着,但直至1877年德国历史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之前,往来于这些亚洲腹地的沙漠绿洲商路上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词,当然更不可能使用它。这就像“亚洲”这一欧洲概念传入以前,中...
評分“丝绸之路”这个议题自李希霍芬在上上个世纪提出后,已有百多年历史,人们围绕这个主题,也作出了众多研究。同时,对西方古典学的研究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条横跨欧亚的物质、人力交流路线古已有之,由来已久。 这些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基本上塑造...
絲路新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