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行为识别术

FBI行为识别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社
作者:[美]玛丽·艾伦·奥图尔 (Mary Ellen O'Toole)
出品人:
页数:254
译者:吴超
出版时间:2015-4
价格:3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3498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FBI行为识别术
  • 犯罪心理
  • FBI
  • 犯罪
  • 罪案
  • 心理
  • 工具书
  • 行为识别
  • 心理分析
  • 犯罪学
  • 侦查技巧
  • 人类行为
  • 安全防范
  • 思维模式
  • 风险识别
  • 决策科学
  • 情绪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知道吗?你最不了解的人,可能就是离你最近的人!而且,与关系亲近的人相比,陌生人构成的威胁要小得多!

《FBI行为识别术》作者在FBI行为分析部(BAU)任职14年,堪称“FBI行为分析第一人”,在处理各种极端案件的过程中,他发现人们内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命盲点”,以至于对生活中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

他还发现行为分析学可以规避心理盲点,其关键点就是通过解读人们的行为洞悉他们的个性特点,一旦掌握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就很容易准确推断出他在既定环境中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本书还提供了几十例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案例,帮你评估和降低社交风险,从而让你的生活更加安全。

作者简介

玛丽•艾伦•奥图尔(Mary Ellen O’Toole)行为分析专家,曾为FBI行为分析部(BAU)工作14年,主攻观察及分析犯罪行为,见识种种残酷事件,深谙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作为FBI行为分析第一人,奥图尔博士曾经为世界各地的执法机关提供建议和咨询,帮助他们侦破最暴力、最复杂的案宗。

退休后,奥图尔博士致力于将专业的行为分析和应对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与畅销书作家艾丽莎·鲍曼合著《FBI行为分析学》,该书一上市就登上美国Amazon畅销书排行榜。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在危险面前你是不是羔羊?
你真的那么相信直觉吗?
请不要将没有发现危险视作安全
行为识别术能让你远离危险
测一测:在危险面前你是不是羔羊?
情境案例1:征婚广告是否有诚意
情境案例2:从言谈举止中鉴别暴力分子
情境案例3:让孩子留宿的风险分析
情境案例4:让陌生人进入房间的风险评估
情境案例5:出租车安全系数分析
情境案例6:“受害者”真实性分析
情境案例7:如何应付“网络跟踪狂”
第二章 直觉可靠还是理智可信?
好运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相信理智还是相信直觉?
训练能让习惯成为本能
决策不能依靠直觉或者本能
第三章 个性特征决定行为模式
基于情势的逻辑推理
个性特征决定行为模式
关于个性的6大误区
误区1:成年人的个性会发生显著变化
误区2:人可以将自己的个性挡在门外
误区3:有些人具有双重人格
误区4:沉默寡言的人没个性
误区5:心境障碍比人格障碍更令人担忧
误区6:人可以拥有好个性
第四章 精神变态的行为逻辑
你不可不知的印象操控术
是什么误导了我们?
精神变态者的特征
关于精神变态的十四种误区
误区1:人只有精神变态和非精神变态之分,非此即彼
误区2:“反社会者”和“精神变态者”可以通用
误区3:精神变态者就是精神病患者
误区4:精神变态者是非不分
误区5:脑瘤或脑外伤会把一个守法公民变成精神变态者
误区6:大部分精神变态者童年时期都遭受过虐待
误区7:精神变态者也会有爱
误区8:大部分精神变态者都很暴力
误区9:白领中不会有精神变态者
误区10:精神变态者比普通人要聪明?
误区11:他残暴是因为他太冲动了
误区12:母性的本能是保护孩子
误区13:所有的陌生人都很危险
误区14:危险的人看起来都很可怕
第五章 行为识别的盲点
从一起离奇的少女失踪案说起
“闪光球综合征”——高估利益低估风险
致命盲点就藏在你的身边
为什么我们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
合理解释无法隐藏潜在的危机
电影神探救不了你的命
细节1:一件阿玛尼西装
细节2:一个干净整洁的客厅,墙上没有挂照片
细节3:一间装饰有各种奖章、学历和奖品的办公室
细节4:一个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的女人
细节5:一个说话时目光游离不定的男人
细节6:她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精神变态、连环杀手及性犯罪方面的书籍
第六章 如何评估和降低社交风险
不要让回家的路充满危险
风险评估训练
测验:风险评估能力
多一个心眼,多一份安全
情境案例1:女儿的车子在外地抛锚
情境案例2:可不可以去酒吧?
情境案例3:遭遇校园小混混
情境案例4:遇到闹心的女邻居
情境案例5:小区连续遭窃
情境案例6:遇到极端情况
第七章 如何获取关键信息
法庭上的表演家
提问的技巧
做好充分的准备
5分钟就能搞定你想要的
如何提出更有效的问题
问询的时候最忌讳什么?
测验:你是否善于倾听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如何捕捉对方的言外之意
如何识别被询问者的破绽
如何应对欺骗
如何同未成年人沟通
第八章 如何识别变态行为
越亲密,越危险
变态行为背后的人格特征
问题1:冲动是魔鬼
问题2:愤怒的困境
问题3:危险的自恋狂
问题4:冷漠的杀伤力
问题5:斤斤计较的破坏性
精神变态者的潜在危险
注意那些熟悉的陌生人
每个人都有五张面孔
面貌1:公众自我
面貌2:职业自我
面貌3:个人自我
面貌4:隐私自我
面貌5:秘密自我
第九章 如何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谨慎是训练出来的
情境案例1:雇佣小时工
情境案例2:团队旅行
情境案例3:让孩子接纳新男友
情境案例4:陌生人来敲门
情境案例5:女儿的男朋友是个施虐狂
情境案例6:遇上问题员工
情境案例7:给广大房主的额外建议
情境案例8:健身房里遇色狼
情境案例9:儿子遭遇性变态
第十章 别让自己成为他人的目标
不要被别人盯上
不要成为别人眼里的“软柿子”
做自己生活的真正主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过FBI读心术和FBI不要对我说谎的书,这本书简直就没什么内容。读那几本书的时候圈圈点点用秃了两只铅笔,而且每一章看完之后都要回顾一下。而这本书,简直就没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全是案例案例案例,还除了连环杀人犯的案例就是恋童癖什么的案例。内容没有条理...  

评分

不喜欢,不能真正给人收获……翻译的版本,取了个很有噱头的名字,而且是翻译的很过时的版本,实际中,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看了也白看,学不到什么。      嘿嘿,微表情、body language什么的,现在很火啊。 其实不过是噱头而已。  

评分

学心理学也有段时间了,找到一本好的心理学实操书却实感不易。 理论多多,面对实操却很困难,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这个遗憾。好好学学,让自己所学的心理学可以在现实中运用。让自己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也可以让我给别人上课时有更多的资料。 很棒的一本书,在现今而言,好书真...  

评分

在机场无聊时买入。我相信行为分析是可以获得一定信息的,至于作者曾经在FBI工作也能够增添一些阅读的动力。 看完的最大感触就是这本书有点像长辈在告诫后辈生活的经验,使用的手法也类似于“还记得那一年,你爸爸我遇到了什么什么,怎么怎么着”、“以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怎...  

评分

大部分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高估潜在的利益,而大大低估了可能的风险,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闪光球综合征”。新工作、新汽车、新房子,一个个看上去闪闪发亮,就像闪光球,我们急于想得到这些闪光球,所以就把深入的风险评估忘在了脑后。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想到了最近向...

用户评价

评分

很一般,没什么特别的,用处不大但也不是没有,不过还是觉得浪费时间了

评分

任何时候当某人主动与某些事物撇清关系时,都可视为一个危险的信号。当我看到本人绝对真心实意这句话,我就想,过去是不是有人曾经说过他不够真心实意呢?要不然,为何急于摆出来让别人知道呢?这就好像某人说:我不想伤害你的感情,可是。换句话说,他们不愿伤害我的感情,但说归说,他们该伤害还是会伤害。这一类用词都带有某种欺骗的成分。他在组织语言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我,这表示他可能具有严重的自恋倾向,简不一定能够接受。他回避简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不正面回答问题,表示他有一些事情不想让简知道。他无所畏惧,把任何风险都置之度外。那么我认为他这个人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如果他是一个喜欢寻求刺激的人,往往不加考虑便做出决定,那么他很可能会极其乐意地拉着简一起冒险,包括她的生命钱财投资以及感情。这会给简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评分

2015.03.08. 春天购买,快2年没有看了。3.14完,没有含金量,拼凑而成

评分

就是大家都懂的一些道理……

评分

就是大家都懂的一些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