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書桌

50歲的書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遠流
作者:蔡穎卿
出品人:
页数:2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1
价格: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95732762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台灣
  • 讀書
  • 隨筆
  • 散文札记
  • @台版
  • 生活
  • 散文
  • 回忆
  • 成长
  • 人生
  • 中年
  • 思考
  • 感悟
  • 温暖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蔡潁卿第一次談讀過哪些書──寫過《媽媽是最初的老師》,讓洪蘭教授譽為:「我所看到最好的親子教養書」的蔡潁卿,之後陸續出版了談教育、談生活、談廚房的書,這本是她首度談讀書的作品。

■ 閱讀是最好的化妝品──吳爾芙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蔡穎卿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書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她說:「是書桌前的一本本書不斷地滋養我,把我修正成一個較為合情合理、更為自重的中年人。」透過這本書,你將知道是哪些書籍滋養了一個在家庭、工作間忙碌奔波,卻身忙心閒,愈活愈有智慧的女人。

■ 閱讀的意義:把溫柔化為慈悲,把聰明轉為智慧,把勇氣變成信念──經常重讀舊書,反覆回味喜歡的字句或想法的蔡潁卿,每一本書曾給她的光照,透過行動變成感受得到的溫暖,讓讓書不只是紙頁與文字,而是活生生的現實:「我相信閱讀與寫作,最終會與飲食或居住一樣,透過自己的實踐形成個人的風格。」

作者简介

蔡穎卿(Bubu)

1961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習作與大家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連結。

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廚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親》、《漫步生活——我的女權領悟》(天下文化);《在愛裡相遇》、《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Bitbit, 我的兔子朋友》、《小廚師——我的幸福投資》(時報出版);《我想學會生活:林白夫人給我的禮物》(遠流出版);《廚房劇場》《空間劇場》(大塊出版)

工作室網站:www.bubu.com.tw

目录信息

閱讀的意義:在書中把溫柔化為慈悲,把聰明轉為智慧,把勇氣變成信念
相信「書是好好讀才會貼心」的蔡穎卿說:「我不看一本書的書摘,而永遠要跟書本一頁一頁交往。」經常重讀舊書,反覆回味喜歡的字句或想法的她,努力想把每一本書曾給她的光照,透過行動變成感受得到的溫暖,讓讓書不只是紙頁與文字,而是活生生的現實。她說:「是書桌前的一本本書不斷地滋養我,把我修正成一個較為合情合理、更為自重的中年人。」透過這本書,你將知道是哪些書籍滋養了一個在家庭、工作間忙碌奔波,卻身忙心閒,愈活愈有智慧的女人。
全書共分四輯:
輯一 吉光片羽 輯前言
我們對自己喜歡的書總是以一本、一本做為單位,但在扉頁之間,某些字句會極有感染力地代表了這一本書留在我們的心中;好像一想起這本書便不能不想起那些話;一想起那些話,便不能不感到自己與這本書相遇的幸運。
這一輯所提到的書,對我就有這樣的意義。我不只是喜歡整本書,其中更有幾句永留在我心中的話語;這些字句存在著我所能體會的人生。這些道理並未強化我批判他人的標準,而是引發了我的深刻自省或給予我軟弱時強大的支持,對我來說,是這個不斷稀釋情感與意義的世界中的吉光片羽。
輯二 砥礪 輯前言
在廚房裡工作過的人都知道,磨刀石是由粗細兩塊不同的石塊粘合而成。磨刀時先在粗的石板上來回,把刀刃磨出薄度,這是「礪」;而後,翻過磨刀石,再把已經變薄的利鋒在細石上來回拋出應有的質地,就是「砥」。我認真從事烹飪工作已經三十整年,因為每天都得利器以求善事,因此對「砥礪」之所以從具體的工具被抽象為精神的磨練體會頗深。
年輕時,「磨練」的工作多為被動,但年紀漸長之後,「砥礪」慢慢就轉為自我期待了。這一輯中所談的讀書,就是我日常為自己的工作添加養分並砥礪精神的方法。
廚房的工作分秒必爭,我頂多忙而不慌,絕不會不慌不忙,那種心神專注於動作是刀在礪石上的來回,是我維持自己專業的各種鋒利必須持續的實作,因此不嫌勞苦。離開實體廚房進入烹飪的閱讀時,我的心與行動都舒緩了,在那個騰雲駕霧的思想廚房中,我有足夠的時間回想,咀嚼自己的正誤,就像粗的利刀經過砥石後,刀的感覺溫柔了,我的勞動經過閱讀後也變得溫和了,可喜的是,它們還呈現出那些辛苦與細節知識化後更完整的意義與內涵。
輯三 生活智仁勇 輯前言
在童軍三指禮中學到「智仁勇」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這原來是要用來應付人生不斷會出現的「惑憂懼」。一如所有現成供應的答案一樣,如果連題目都不了解,答案就無濟於事。但幸好我還知道有「智仁勇」這三個字,因此走過中年的一大段之後,才看到自己解決生命問題的方法有許多「不智、不仁、不勇」的地方。
這一輯中的書都是以某個人的思想、為人或生活故事為主,閱讀時,也都曾引發我對「智仁勇」的思考;作者的言行透過文字進入了我的內心,這些書增加的不是我的某種新知,而是透過作者觀看這個世界的方法與徹底實踐自己的啟發,是一種理解與開竅。這時,我所閱讀的範圍已大到「人生」這本書了。
輯四 種子 輯前言
我十二歲前沒有見過圖書館,但鄉下的家中卻有個書房。那間書房很小,天花板也比其他房間都低,我小小的心靈因為這間房而建立了書高滿牆的安全感與質樸美。成年後讀到:「買書的錢有時像丟掉一樣,就像種子。」這句話時,我想起了童年的那間書房,以及書對我此生的影響。
書對我來說,確實是種子,當我捧書在手的時候,從來不知道它們日後會在我的生活中開出什麼樣的花朵,但我隨時準備好一片心田,等待這些種子的開花或結果。認識一本書與認識一個人一樣,是機緣。這輯中的書都是我所珍惜的種子,曾在花開滿園時為我帶來認識人生的芳香與愉快;雖不能當個雙手猶有餘香的送花人,但真願意這些飛來的種子也停落在他人的心田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段时间想看点轻松的就翻出了这一本,是还挺用心写的一本书,只是和我的阅范围比较重合所以没有太大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是蔡卿颖的书摘集,虽然书名定义为50岁,其实里面的人生哲理并没设限,这是我第一次读的台湾作家的书,后来又读了其他作家的,发现台湾作家写的书里,用词准确,内容生动、丰富,情感温暖治愈,让人不禁感叹文字的魅力。

评分

“許多閱讀當刻並未發揮的感受卻在生活中以不自知的狀態,或無法想像的力道出一臀真實之力撫慰我們四處張望的無助,或讓我們可以照樣去模仿、形容一種雖然了解卻不能精確敘述的感受,於是,閱讀有所同感不再是空談,而是從個人經驗得以分裂的無限延伸。” “知道一本書的書名之後,什麼時候會去買下或借來,書到手後又是否真正定心讀進,永遠是自己才能給得起的一份禮物,別人無法代勞。”

评分

这是一本私人阅读笔记。里面提到的书,有简体中文书,繁体中文书,英文书和日文书。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到的,都是的当下的心境和自己过往经验的累积。费孝通的几本书我都读过,可再看到bubu老师笔下的读书感受,心里也会暗想,原来她看到了这点,我怎么没注意到。在后记中,她写道,女儿小学时的学校,老师把班上每天阅读的时间叫做“DEAR TIME”(Drop Everything and Read),放下手边事坐下来阅读。这种阅读的心境是什么呢?“特意送给自己的一份安静;如果没有绝对安静的环境,也要尽力保持自己的专注。然后在专注与安静中,独自去认识整本书、去发现一个让思想得以延展或得到锻炼的世界。”我相信一生的持续阅读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幸福”。

评分

“許多閱讀當刻並未發揮的感受卻在生活中以不自知的狀態,或無法想像的力道出一臀真實之力撫慰我們四處張望的無助,或讓我們可以照樣去模仿、形容一種雖然了解卻不能精確敘述的感受,於是,閱讀有所同感不再是空談,而是從個人經驗得以分裂的無限延伸。” “知道一本書的書名之後,什麼時候會去買下或借來,書到手後又是否真正定心讀進,永遠是自己才能給得起的一份禮物,別人無法代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