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國學 經 儒傢 中國傳統
发表于2025-02-13
孝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孝經》指齣“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孝”置於“天之經,地之義”的高度,是古代以“忠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規範的集中體現。
1.孔子之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一般理解多停留在事親,殊不知隻是一端,其乃有立身、事君、治國之大義。 2.孝亦不隻是士之孝,孔子談論瞭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自和共有的孝行,以為孝是天經、地義、民行,相互感應。 3.《諫爭》篇孔子斥責從父之令,孔子絕無主張所謂“愚忠愚孝”、奢侈厚葬。《二十四孝》多數違背孔子原意。 4.除《天子》篇引《尚書·甫刑》,篇末所引,皆為《詩經》。
評分1.昨日讀《莊子·天地》:「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當然莊子的後文應該是更往後走瞭一步,考慮「世俗」的依據。今天讀《孝經·諫爭》大概找到瞭昨天提到的對應:「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引疏:皇侃以為「……慈者孜孜,愛者念惜,恭者貌多心少,敬者心多貌少」。 2.留心「天地人」三纔的結構
評分1.昨日讀《莊子·天地》:「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當然莊子的後文應該是更往後走瞭一步,考慮「世俗」的依據。今天讀《孝經·諫爭》大概找到瞭昨天提到的對應:「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引疏:皇侃以為「……慈者孜孜,愛者念惜,恭者貌多心少,敬者心多貌少」。 2.留心「天地人」三纔的結構
評分1.昨日讀《莊子·天地》:「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當然莊子的後文應該是更往後走瞭一步,考慮「世俗」的依據。今天讀《孝經·諫爭》大概找到瞭昨天提到的對應:「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引疏:皇侃以為「……慈者孜孜,愛者念惜,恭者貌多心少,敬者心多貌少」。 2.留心「天地人」三纔的結構
評分1.孔子之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一般理解多停留在事親,殊不知隻是一端,其乃有立身、事君、治國之大義。 2.孝亦不隻是士之孝,孔子談論瞭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自和共有的孝行,以為孝是天經、地義、民行,相互感應。 3.《諫爭》篇孔子斥責從父之令,孔子絕無主張所謂“愚忠愚孝”、奢侈厚葬。《二十四孝》多數違背孔子原意。 4.除《天子》篇引《尚書·甫刑》,篇末所引,皆為《詩經》。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孝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