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放宽历史的视界》作者以其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点,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使得过去许多看似不合理的事迹,获得前因后果连贯的合理性。由于作者出身戎马,旱年四处迁徙的军旅生涯,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情况;其后赴美求学除了知识上的增长,还实际体验了西方社会生活形态,这些都有助于拓展视野。
黄仁宇治史着重于“技术”的角度,而不着眼于传统的道德的立场 平铺开来 相对客观、相对物质 置身事外地阐述他的大历史观 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不随意做是非对错的道德褒贬 他的著作的核心字眼除了上述的“技术”,还有“财政税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这种主题贯穿他作品...
评分最近看了3本关于明朝的书: 《放宽历史的视界》 黄仁宇 《中国人史纲》(下) 柏杨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比较以后还是很有收获的: 听明月讲故事很容易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上瘾,即使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看明朝的历史,但好像很多事情好像仍在周围重演。 柏杨显然很愤青,...
评分 评分 评分几本书读下来关键词句还是“商业的系统”,“数目字上的管理”和“大历史观”。结语里引了刘禹锡的一句“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让人对近些日子的时势有点感慨。
评分放了个长假总算读了本书,希望今年可以慢慢捡起来吧
评分放了个长假总算读了本书,希望今年可以慢慢捡起来吧
评分就是黄的历史思想总结,说的很精辟,很多实例分析已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接触了
评分黄仁宇写的历史很有纵深,侧重总览,再加上接收过西方的研究方法方法培训。在他的作品中能体会到一种中西合璧的新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