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的一张画诞生了一个画派。他在破晓的河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面上第一道日出之光,画下了《日出印象》。这幅当年饱受嘲讽的画作,后来不仅成为划时代的伟大巨作,他留下的光,更继续照亮这个世界。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都是一种光。因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着一种瞬息万变的明度。莫奈引领我们开启了另一种视网膜上的感觉,像是要拯救我们观看的方式。我们感受到黎明破晓的晨雾浮游于水面,一朵莲花静静绽放,我们感受到雨后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我们感受到夕阳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静的金黄,像是无限委屈,要诉说什么,却终究沉默逝去。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伟大而迷人的艺术生命。莫奈的美学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等。
莫奈就像是艺术界的大众情人,没有人不喜欢他的画。他的画中,总能看到光与色彩的互动,那种风和日丽,仿佛能直抵心灵深处的角落,驱走所有阴霾。 有幸见过一次莫奈的作品,是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的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包括著名的《睡莲》系列中的一幅。这幅画还...
评分这本书算是对莫奈有了一个大致的解读,莫奈,印象画派的创始人,只是因为《日出印象》落选,而自行组织落选展被记者嘲笑是印象画,没想到反而促成了印象画派的形成,变成了新兴的一股激流。印象派主张在户外画画,直接面对自然光,认为在自然光下并没有黑色存在,连在阴...
评分特别与莫奈共鸣极强。他的平和、静谧、温尔,他画中有一种长久的耐心,观察与等待,不疾不徐,使其渐渐企及一种仁心仁境。更准确说,他的画几乎去除了一切虚妄的东西,只留下纯然的美。如他笔下的睡莲和柳树,无妄地、纯然地存在着。那种状态,那种生命姿态,就是美。
#????说书# 蒋勋写的一般,太碎了。但画,书中收录了很多画,太好看了!
评分京东 蒋勋是有一个版本的余秋雨么?。。。
评分喜欢莫奈的莫奈花园系列,垂柳、日本桥、睡莲构成了自然静谧的属于画家的个人唯美世界。莫奈印象派的创始人,一生追求光影和色彩的无穷变幻,正如莫奈所说,当他停下画笔抬起头的时候,光已经变化了,你永远就无法追逐到光的每一刻,唯有快速纪录。莫奈的一生都在勤力创作当中,即便遇到瓶颈也会默默地画下去,于孤寂中体悟突破,不曾自暴自弃,认真追求自己毕生挚爱的事情的人都是最可爱的!
评分一直觉得欣赏画作是一件极需要底蕴的事儿,是个内行人才能做的事儿,但蒋勋就这样通过文字将一幅幅莫奈的画呈现在眼前,让人感受着莫纳的花里那种自然低调的美。
评分一无所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