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餘的話

多餘的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作者:瞿鞦白
出品人:
頁數:2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1
價格:2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5734173
叢書系列:輕經典
圖書標籤:
  • 瞿鞦白
  • 文學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現代文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友誼齣版社
  • 中國曆史
  • 哲學
  • 思考
  • 語言
  • 存在
  • 自我
  • 對話
  • 錶達
  • 隱喻
  • 沉默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瞿鞦白在就義前夕寫下《多餘的話》,全文兩萬餘字,總標題後引《詩經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作為題記。正文共列7個標題:何必說——代序、“曆史的誤會”、脆弱的二元人物、我和馬剋思主義、盲動主義和立三路綫、“文人”、告彆。《多餘的話》的獨特價值就在於他的坦誠與真實,讀者從中看到瞭一個立體的“人”。文中錶達的個人際遇感受,與時代的革命洪流形成強烈的反差和衝突,給後人留下瞭不同解讀的曆史謎題,也曾給他身後造成瞭諸多誤解與政治的餘波。

著者簡介

瞿鞦白(1899-1935),號熊伯,中國共産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作傢,文學評論傢。瞿鞦白精通俄語,頗有纔氣,翻譯瞭許多俄語文學、政治著作,是第一個把《國際歌》翻譯成中文的人。瞿鞦白與魯迅有著很深的交往,其被捕後魯迅曾想方設法委托人營救。瞿就義後,魯迅嘆息良久,說:“瞿若不死,譯這種書(指《死魂靈》)是極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殺人者為罪大惡極。”並帶病編校瞭瞿的遺著《海上述林》。瞿鞦白另著有《赤都心史》《餓鄉紀程》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多餘的話
何必說?(代序)/5
“曆史的誤會”/7
脆弱的二元人物/12
我和馬剋思主義/16
盲動主義和立三路綫/21
“文人”/26
告彆/32
記憶中的日期/37
亂彈
亂彈(代序)/43
世紀末的悲哀/48
畫狗罷/51
啞巴文學/54
一種雲/56
非洲鬼話/58
狗樣的英雄/62
貓樣的詩人/68
吉訶德的時代/71
苦力的翻譯/74
水陸道場/76
民族的靈魂/76
流氓尼德/79
鸚哥兒/83
沉默/86
暴風雨之前/88
新鮮活死人的詩/90
財神還是反財神?/94
財神的神通/94
狗道主義/97
紅蘿蔔/100
“懺悔”/103
反財神/106
小白龍/109
《鐵流》在巴黎/112
談談《三人行》/l18
散論
房龍的“地理”和自己/129
《魯迅雜感選集》序言/134
豬八戒/l60
美國的真正悲劇/163
蕭伯納並非西洋唐伯虎/170
慈善傢的媽媽/172
鬼臉的辯護/174
王道詩話/178
關於女人/180
真假堂吉訶德/182
透底/184
中國文與中國人/186
關於高爾基的書/188
“非政治化的”高爾基/192
“美”/196
齣賣靈魂的秘訣/199
最藝術的國傢/201
人纔易得/203
擇 吉/205
《子夜》和國貨年/207
“打倒帝國主義”的古典/21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摘要:“……我二十一、二岁,正当所谓人生观形成的时期,理智方面是从托尔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很快就转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或是主义,这是一种思想方法——所谓思路;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却不是轻易就能改换的。而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这同我潜...  

評分

評分

全球有二十亿人眼光在看英国王子威廉和平民王妃凯特的婚礼,仿佛这是不平和世界的冲喜和强心剂,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人们依旧有个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情结,灰姑娘的梦想,只要还相信爱。 但我的眼光在这本书上: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足本)。瞿秋白是我心中的王子,一直...  

評分

对于这本书,三十岁之前的人读到的是激情,三十岁之后的人读到的是反省。 在格瓦拉成为激情符号的年代,你读格瓦拉,我读瞿秋白。 他有格瓦拉一样坚正的革命操守,又有大知识分子悲悯的人文反思。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是学徒出身的向忠发、会变戏法的顾顺章永远没...  

評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何必說?——代序 話既然是多餘的,又何必說呢?已經是走到了生命的盡期,餘剩的日子,不但不能按照年份來算,甚至不能按星期來算了。就是有話,也是可說可不說的了。 但是,不幸我捲入了「歷史的糾葛」——直到現在,外間好些人還...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部分多餘的話簡直太發人深省,在傳統文人的文化中長大,卻接受瞭馬剋思主義新思想,大概能夠理解瞿鞦白內心的巨大的撕扯,懷揣著美好的理想主義,但又無法放下對生活中美的追求,我時常也會有這種矛盾。深刻的自我剖析,讓我對這種矛盾理解的更深入,但卻沒有答案,可能每個人的對待方式都不一樣吧。後麵的兩部分雜文集,我覺得跟魯迅的尖銳不相上下,也感受不到寫文章時內心會是一個如此掙紮的人。有的文章會觸動我,大多還是帶有那個時代和團體烙印吧,而且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難免會有局限性。

评分

想起薩特的《牆》 革命者臨刑前 麵對的也隻是虛無 還有就是他的癥狀疑似抑鬱癥 比如不能長時間思考 消極悲觀低落 一些雜文其實也不錯 思想性大於藝術性 比如《透底》《真假堂吉訶德》

评分

誤入的曆史進程的目標,竟是推翻自己所屬的階級,所以在滑稽劇落幕時,還念念不忘中國豆腐。

评分

被時代逼迫,裹挾著往前走的普通人,去世前對自己的交代

评分

一個書生,還太年輕…… 自己的價值理念還在混沌中,就急於以救世主的姿態去救贖大眾,難免不迅速遁入自我幻滅的情境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