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真實的存在

迴歸真實的存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贇
出品人:
頁數:476
译者:
出版時間:2015-6-1
價格: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65221
叢書系列:智慧的探索
圖書標籤:
  • 哲學
  • 王船山
  • 陳贇
  • 儒學
  • 中國哲學
  • 存在主義
  • 哲學
  • 心理學
  • 自我認知
  • 人生意義
  • 真實
  • 覺醒
  • 內省
  • 成長
  • 靈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迴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介紹瞭王船山是明清之際最具理論深度的思想傢,他的哲學代錶瞭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成就。《迴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從古典哲學的曆史衍化及傳統形而上學批判入手,考察瞭船山哲學所實現的視域轉換,由此,進一步從天道、人道等方麵,探討瞭船山對中國哲學所作的理論推進。

著者簡介

陳贇,1973年12月生,安徽懷遠人。哲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迴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睏境中的中國現代性意識》、《中庸的思想》、《天下或天地之間:中國思想的古典視域》、《現時代的精神生活》等。另有論文多篇在海內外發錶。

圖書目錄

導言/l
第一章從有無到隱顯:哲學視域的轉換/l5
第一節有無的主題化與存在的實體化/15
第二節視覺視野:有無話語的認識論根源/21
第三節隱顯的視野及其時間內涵/35
第四節幽玄意識與批判哲學的識度/49
第二章形而上與形而下:以隱顯為中心的理解/59
第一節謂之與之謂/60
第二節形上、形下之分是隱、顯之彆/66
第三節形而上:以思會通隱顯的存在方式/74
第四節形而下:以感性實踐會通隱顯的存在方式/83
第五節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分與閤/90
第三章理氣之辨:存在的自在性與自為性/93
第一節氣的概念與真實存在的自在性/94
第二節作為氣化運行有效性的理/103
第三節氣生理成與真實存在的能動性/1 14
第四章隱顯語境中的體用之辨/l23
第一節善言道者,由用以得體/l23
第二節體用論範式的革命:從“貴體賤用”到“相與為體”/131
第三節存在顯現的時間性/l36
第五章理一分殊:存在的普遍性與特殊性/143
第一節早期理學中“理一分殊”觀念的演變/l43
第二節“萬法歸一”的形而上學神話/155
第三節 “理一分殊”:存在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重建/164
第六章化“天之天”為“人之天”:天道與人道的溝通/171
第一節化“天之天”為“人之天”:天道與人道的分化/171
第二節從同天法道到繼天繼道:天人關係的變革/l81
第三節有為與無為:“天之天”和“人之天”的統一/l95
第四節“俟命”與“至於命”:天人相繼的不同層次/210
第七章天地之始終與性日生日成:時間的存在與存在的時間性/222
第一節天地之始終今日是:世界的始終與主體的時間性/222
第二節性日牛日成:人道的時間性/233
第三節識、思、慮:主體的時間意識結構/243
第四節“過去未來皆其現在”:時間的境域性特徵/251
第五節時間的存在與存在的時間性/255
第六節時間視域中的生死現象/263
第八章理欲閤一:理性的開顯與感性的解放/281
第一節薄夫欲者亦薄夫理:存埋去欲觀念的理論睏境/281
第二節理以導欲:理欲關係的原初形態/295
第三節公共性與個體性:理性概念的雙重特徵/308
第四節理性的開顯就是感性的真正實現/318
第九章在知行過程巾迴歸真實的存在/333
第一節道的理化與知行觀的變遷/334
第二節實踐優先性原則的雙重內涵/344
第三節從知行到誠明:主體與自身的溝通/350
第四節能必副所與岡所發能:主體與客體的溝通/359
第五節從人禽之辨到我你之辨:主體的自至與主體問的溝通/367
第十章在政治曆史中迴歸真實的存在/389
第一節曆史文化主題的發現以及自然和曆史的存在論區分/389
第二節理勢閤一:自發性的秩序與曆史的大視域/401
第三節通嚮曆史性生存之路/415
第四節知幾與知時:曆史性生存的實踐智慧/426
第十一章餘論:中國古代思想傳統的終結與現代性意識的萌生/439
第一節重新認識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439
第二節古典世界觀的終結與現代性意識的孕育/449
主要參考文獻/461
索引/46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算是金馮一脈中哲博論的代錶作瞭,比較哲學要做好真是太難瞭。

评分

說過度解讀都是輕瞭,簡直是斷章取義削足適履瞭……西哲概念這麼用還不如不用,我都替理學和王夫之鳴不平:理學是背瞭好多黑鍋,王夫之是戴瞭好多帽子,真纍。

评分

算是金馮一脈中哲博論的代錶作瞭,比較哲學要做好真是太難瞭。

评分

說過度解讀都是輕瞭,簡直是斷章取義削足適履瞭……西哲概念這麼用還不如不用,我都替理學和王夫之鳴不平:理學是背瞭好多黑鍋,王夫之是戴瞭好多帽子,真纍。

评分

算是金馮一脈中哲博論的代錶作瞭,比較哲學要做好真是太難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