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等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四川文藝齣版社
作者:哈金
出品人:磨鐵·鐵葫蘆
頁數:344
译者:金亮
出版時間:2015-6
價格:3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1140365
叢書系列:紐約時報暢銷小說精選係列
圖書標籤:
  • 哈金
  • 小說
  • 當代文學
  • 中國文學
  • 長篇小說
  • 愛情
  • 文學
  • 英語寫作
  • 等待
  • 情感
  • 人生
  • 成長
  • 孤獨
  • 時間
  • 反思
  • 內心
  • 旅程
  • 希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等待》讓我如此接近中國的曆史和現實,哈金小說敘述的就是中國曆史和現實的根部。——餘華作序推薦

★《等待》是一本完美無缺的小說。—— 美國“筆會/福剋納小說奬”評委

★全球20多種文字齣版,同名電影已由蘆葦編劇,陳可辛籌拍十餘年

★作者因本書成為唯一同時獲得兩項全美文學奬最高榮譽的華人作傢:“國傢圖書奬”+“筆會/福剋納小說奬”,被評審團譽為“在疏離的後現代時期,仍然堅持寫實派路綫的偉大作傢之一”

-------------------------------------------------------

如果他一生中能夠從靈魂深處愛上一個女人該有多好,哪怕隻有一迴,哪怕這會令他心碎欲裂,令他神誌不清,讓他終日像吃瞭迷魂藥,讓他整天以淚洗麵,最後淹沒在絕望之中!

為那個女人,他離婚離瞭整整十八年,漫長的煎熬過後,等來的是身心的解脫,還是更牢固的枷鎖?

時間證明不瞭任何東西。實際上,你從來沒有愛過她。你不過是一時的衝動罷瞭。

對於愛情你究竟瞭解多少?你在娶她之前真正瞭解她嗎?你真的認為她就是你願意相伴終生的女人?你現在說實話,在你認識的所有女人當中,你最喜歡誰?

沒錯,你是等待瞭十八年,但究竟是為瞭什麼等?

他感覺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迴答。這個問題令他害怕,因為它暗示著他等瞭那麼多年,等來的卻是一個錯誤。

——《等待》

-------------------------------------------------------

我翻開瞭這部著名的小說,打算讀上一兩頁,瞭解一下哈金的敘述風格就睡覺。沒想到我一口氣讀完瞭這部書。當我翻過最後一頁時,已經是晨光初現……《等待》讓我如此接近中國的曆史和現實,近到幾乎貼在一起瞭……我讀到瞭太多隔靴搔癢的中國故事,可是遠離中國的哈金讓我讀到瞭切膚之痛的中國故事。

我想這就是一個作傢的力量——無論他身在何處,他的寫作永遠從根部開始。哈金小說所敘述的就是中國曆史和現實的根部。那些緊緊抓住泥土的有力的根,當它們隆齣地麵時,我們看到瞭密集的關節,這些老驥伏櫪的關節講述的就是生存的力量。

現在鐵葫蘆圖書即將推齣哈金的三部作品,這對於國內的讀者認識哈金作品的全貌是件好事。這位美國的少數民族作傢,在享譽國際文壇之後,以這樣的方式迴來,令人欣喜。

——餘華

翻譯《等待》使我認識到世界上還有像哈金這樣的作傢。對他來說,作品好像不是寫齣來的,而是“磨”齣來的……他是那種“笨”作傢,使的是“拙”勁,用的是水磨功。《等待》寫瞭四年,寫的時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否發錶。為瞭尋找一個準確的動詞,他可以琢磨好幾天。一本十幾萬字的長篇小說,每頁稿紙他竟能修改上百遍!……在這個人人追求一夕成名(quick fame)和立時兌現(quick money)的年代,哈金這樣的作傢可算是稀有物種瞭。

——金亮

《等待》這部小說齣類拔萃,中國小說在反映當代現實生活、真實記憶方麵,基本上是空白,鮮有作品能夠直麵今天生存的種種睏惑。哈金在小說技巧及品質方麵明顯地高於國內一些小說傢。——蘆葦

★“在疏離的後現代時期,堅持寫實路綫的偉大作傢之一。”──美國“筆會/福剋納奬”評審團

★“完美精準的冷麵笑匠……一頁接著一頁,小心翼翼地直到最後,《等待》翻轉成一部無與倫比的滑稽諷刺小說。”──《時代》雜誌

★“實至名歸的驚人成就。”──《紐約時報》

★“《等待》呈現一則在文革時代中國社會下的荒謬劇,卻也極其巧妙地剖析,疏離的人心。”──《紐約時報書評》

★“美得令人心痛……哈金呈現庶民生活的細節,舉凡食物、衣著到農村社會的人際關係,收斂在文字背後濃烈情感讓人不禁聯想狄更斯和巴爾紮剋。”──《洛杉磯時報書評》

★“細膩且復雜地……刻劃瞭時間對愛情的作用。”──《華盛頓郵報》

★“故事藉由主角孔林等待離婚的判決,反映六○至八○年代的中國共産黨政府的變化。全書至第三部火力全開,及至離婚得手後,哈金一幕幕既感人又嘲諷的字句,展現一名桂冠詩人和得奬短篇小說傢經營長篇小說的驚人能力。”──《齣版人周刊》

★“一部看似簡單的故事,卻以非凡的精準和優雅寫成。哈金以後現代時期最堅定固執的寫實主義小說傢建立起自己的聲譽。”──《科剋斯評論》

著者簡介

哈金(Ha Jin)

本名金雪飛,1956年生於遼寜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五年。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係,在校主攻英美文學,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赴美留學,並於1992年獲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1996年,獲“弗蘭納裏·奧康納小說奬”(《小鎮奇人異事》)

1997年,獲“海明威基金會/筆會奬”(《好兵》)

1999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等待》)

2000年,獲“筆會/福剋納奬”(《等待》)

2002年,獲湯森德小說奬(《新郎》)

2004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戰廢品》)

2005年,獲“筆會/福剋納奬”(《戰廢品》)

2006年,獲“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會員”稱號

2011年,《亞洲周刊》十大好書第一名(《南京安魂麯》)

-------------------------------------------------------

哈金作品

詩歌

《沉默的間歇》(Between Silences,1990)

《麵對陰影》(Facing Shadows,1996)

《殘骸》(Wreckage,2001)

短篇小說集

《好兵》(Ocean of Words,1996)

《小鎮奇人異事》(Under the Red Flag,1997)

《新郎》(The Bridegroom,2000)

《落地》(A Good Fall,2009)

長篇小說

《池塘》(In the Pond,1998)

《等待》(Waiting,1999)

《瘋狂》(The Crazed,2002)

《戰廢品》(War Trash,2004)

《自由生活》(A Free Life,2007)

《南京安魂麯》(Nanjing Requiem,2011)

《背叛指南》(A Map of Betrayal,2015)

評論集

《在他鄉寫作》(The Writer as Migrant,2008)

-------------------------------------------------------

金亮

1958年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央傳媒大學)新聞係,1989年赴美國留學,1991年獲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電影製作學碩士學位。現居美國維吉尼亞州。

圖書目錄

一個作傢的力量/餘華
序/1
第一部/17
第二部/105
第三部/209
譯後記/金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01-12-17) 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 呼! 好久沒有這種暢快的感覺了!! 我想, 譯者也是大陸人, 讓這本書也加分不少, 在文化語言的表達上, 靈動而精準. 平時我看書, 老是一面讀著, 一面想著一些我自己的事, 一些感慨與自言自語總是會在過程中不斷發生, 看完後, 我就能把這些想法...  

評分

哈金和北岛是被西方认为最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前者的《等待》获得过福克纳奖。看过之后,我的观感是:长达18年的等待得来的婚姻,并不能证明爱情存在的必然;爱恨是交织的,并非相互排斥;我们等不来戈多,就算戈多来了,我们也不知道他是谁;我们其实吃不准是否...  

評分

評分

1.芦苇眼中的《等待》 从编剧芦苇先生那里,我才知道有哈金这个作家及其代表作《等待》。芦苇先生给予《等待》这部长篇小说不遗余力的溢美之词,这使我对这个土生土长在中国文革年代然后出国后用英文写作的华人非常好奇。 芦苇推崇哈金是有原因的。现在很多电影人的作品连故事...  

評分

因为要搬家,决定把几本不能带走的书看完,早听说哈金是个不太受中国人欢迎的旅美作家,偏偏我对不受欢迎的东西都很好奇,找来这本书,读了两页便放下了,昨夜失眠又重新拿起来读完。 等待的故事从七十年代初开始,一位军医和院里的年轻护士发生些微妙感情,又因种种原因无法...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到最後我以為吳曼娜會下藥和孔林一起死,哈金做瞭一個相對開放的結局,讓人悵然無比,人生太他媽苦悶瞭!寫作風格冷酷得讓人窒息。

评分

讀到最後我以為吳曼娜會下藥和孔林一起死,哈金做瞭一個相對開放的結局,讓人悵然無比,人生太他媽苦悶瞭!寫作風格冷酷得讓人窒息。

评分

這是一本有味的書,大蔥味,蒜泥味,來蘇水味,玉米茬味,鬆花江味,雪味,驢皮味,羊水味,統統混在一起,聞起來是那麼獨特。

评分

如果你自己的生命既痛苦又沒意義,生一堆兒子又有什麼用呢?也許人們是處於恐懼,害怕從這個世界上無聲無息地消失,完全被人忘卻,所以想留下孩子來提醒世人記住父母的存在。做父母的多自私啊。

评分

無盡的等待,是最摺磨人的。譯文真好,讓人覺得原文就像是用中文寫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