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史

全球经济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罗伯特·C.艾伦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陆赟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50448
丛书系列: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经济学
  • 牛津通识读本
  • 经济
  • 历史
  • 科普
  • 牛津通识
  • 罗伯特•C.艾伦
  • 全球经济史
  • 历史
  • 经济
  • 世界历史
  • 发展史
  • 贸易
  • 全球化
  • 资本主义
  • 社会变迁
  • 产业革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他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全球经济史》由当代全球经济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所著。艾伦教授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表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和成因,还在书中特别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经济的历史转型。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断言:“中国将再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全球经济史》由社会经济史学家,北大教授萧国亮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作者 罗伯特•C.艾伦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致力于经济史、技术革新和公共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序言作者 萧国亮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副组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所学术委员。自1980年以来,出版专著十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著作有《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独特的“食货”之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家庭金融知识大全》等。

目录信息

致谢
1 巨大的差异
2 西方的崛起
3 工业革命
4 富国之路
5 庞大的帝国
6 美洲
7 非洲
8 标准模式与后发工业化
9 “大推进”式工业化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全球经济史》中,作者艾伦(Robert C. Allen)逐一分析了全球各国的状况,认为在工业发展以前,人类的贫富差距实际上远比现在来得要小。自从人类迈入工业化以来,各国之间的工业化进程逐渐显现了差异,西方国家逐渐居于全球的领先水平。例如,书中指出,西欧等富裕国家的人均...  

评分

好难写读后感。这是我完全生疏的领域,主要没啥兴趣,但阅读本来就是尽量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来拓展视野的呀!全球经济史。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高工资推进科技发展,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蒸汽时代提供土壤),美国的崛起,印度的去工业化,拉丁美洲的失败,非洲贫困的原...  

评分

政治因素还是生产方式变革? ——英国工业革命主因辨析 1.绪论 1.1 引言与文献综述 钱乘旦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视角观察,在对工业革命的外部原因分析中,认为是光荣革命后相对开放的政治制度是其相应的一切经济领域变化的动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共同促成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  

评分

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中文版) [英 国]罗伯特·C.艾伦 第五章 庞大的帝国 标注(黄色) - 位置 772 然而,印度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错失了一个机会。铁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多种现代原料,比如铁轨和机车。大多数国家在修建铁路时,都会借此机会来发展这些产业(有些国...  

评分

如同书名所言,这真的是一部“very short introduction",对于熟悉的领域,会钦佩于它的精妙、清晰;而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太过概括则会导致有些看不进去了。 1.人均资本足够高,才能促进资本密集型生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均资本。 2.落后国家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会...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就是把经济发展的“标准模式”在各个国家分析了一把,但是偏僻入里

评分

实话说,内容没什么价值。尤其是最后对于中国大陆“大推进”式工业化模式的解释不够有说服力。对于建国后中国历史事件的忽视而是一味地从数据上来解读的话,难免出现偏差。作者说:“现在我们无从得知,究竟是改革促成了1978年至1984年间脓液产量的迅速增长,还是说哪怕没有改革,产量也会提高。”这样的论述显然缺乏说服力。

评分

#实体书#将李斯特的标准模式 用在每个国家的改进建议上这一点看不出深入,不过作为小册子已经是把图展示的差不多了,最后一部分对大推进模式的分析存在疑惑。//有机会在进一步研究。

评分

作者提出了高工资经济模式,用以解释工业革命起源和各大洲经济差异。这种模式可以是贫困陷阱也可以是良性循环,看看比较优势理论在这种模式下怎么作用的,像印度,出口导向沦为农业国,牺牲长远发展换眼前利益,第三世界国家去工业化大抵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该理论对今天的中国也具有现实意义,比如人口红利消失促进工资提高,有助于技术迭代。老龄化是一个普遍性的经济问题,但也要考虑伦理,真正衡量人民幸福的不单单是冷冰冰的数字,生育与否不应该诱导,引导人民选择又不干预选择自由,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当予以警惕。

评分

这本非常之简单,梳理得很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