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史

全球经济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罗伯特·C.艾伦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陆赟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50448
丛书系列: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经济学
  • 牛津通识读本
  • 经济
  • 历史
  • 科普
  • 牛津通识
  • 罗伯特•C.艾伦
  • 全球经济史
  • 历史
  • 经济
  • 世界历史
  • 发展史
  • 贸易
  • 全球化
  • 资本主义
  • 社会变迁
  • 产业革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他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全球经济史》由当代全球经济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所著。艾伦教授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表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和成因,还在书中特别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经济的历史转型。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断言:“中国将再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全球经济史》由社会经济史学家,北大教授萧国亮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作者 罗伯特•C.艾伦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致力于经济史、技术革新和公共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序言作者 萧国亮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副组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所学术委员。自1980年以来,出版专著十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著作有《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独特的“食货”之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家庭金融知识大全》等。

目录信息

致谢
1 巨大的差异
2 西方的崛起
3 工业革命
4 富国之路
5 庞大的帝国
6 美洲
7 非洲
8 标准模式与后发工业化
9 “大推进”式工业化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0.序言 贫富差距起源于两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里,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差距甚小,当时也根本没有经济发展的概念,公元元年到公元1400年,全世界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仅有0.05%。 17世纪的荷兰曾是当时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0.5%。 17世纪下半叶...  

评分

文/吴情 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可能不会对英、法、美、德、日、中等国之间经济总量的排名的交替感到陌生。尽管遭受到中国经济崛起的挑战,但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仍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而她与某些非洲贫穷国家的差距,也逐渐扩大。为何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裕?这一问题...  

评分

政治因素还是生产方式变革? ——英国工业革命主因辨析 1.绪论 1.1 引言与文献综述 钱乘旦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视角观察,在对工业革命的外部原因分析中,认为是光荣革命后相对开放的政治制度是其相应的一切经济领域变化的动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共同促成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  

评分

文/吴情 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可能不会对英、法、美、德、日、中等国之间经济总量的排名的交替感到陌生。尽管遭受到中国经济崛起的挑战,但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仍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而她与某些非洲贫穷国家的差距,也逐渐扩大。为何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裕?这一问题...  

评分

好难写读后感。这是我完全生疏的领域,主要没啥兴趣,但阅读本来就是尽量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来拓展视野的呀!全球经济史。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高工资推进科技发展,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蒸汽时代提供土壤),美国的崛起,印度的去工业化,拉丁美洲的失败,非洲贫困的原...  

用户评价

评分

整本书都在讲李斯特的理论:废除内部关税,改善交通,建立统一市场;征收外部关税,保护民族工业;建立金融体系,稳定货币,提供贷款;建立大众教育制度,引入新技术,产生新发明。

评分

这本非常之简单,梳理得很清晰。

评分

1)更多的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审视全球的近代化进程,而非一味的政治学视角。由此提出的工资性收入与劳动要素成本及教育水平两个关键点成为研究英国崛起的新切入角度;2)重新重视李斯特的民族主义理论来建构后发国家崛起的经济因素

评分

“结果就出现了一种螺旋形的进步轨迹:高工资导致了更多的资本密集型生产,而这一情况又进一步提升了工资水平。”全书概要如上。

评分

作者显然深受李斯特学派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