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他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全球经济史》由当代全球经济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所著。艾伦教授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表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和成因,还在书中特别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经济的历史转型。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断言:“中国将再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全球经济史》由社会经济史学家,北大教授萧国亮作序推荐。
作者 罗伯特•C.艾伦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致力于经济史、技术革新和公共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序言作者 萧国亮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副组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所学术委员。自1980年以来,出版专著十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著作有《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独特的“食货”之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家庭金融知识大全》等。
如同书名所言,这真的是一部“very short introduction",对于熟悉的领域,会钦佩于它的精妙、清晰;而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太过概括则会导致有些看不进去了。 1.人均资本足够高,才能促进资本密集型生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均资本。 2.落后国家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会...
评分好难写读后感。这是我完全生疏的领域,主要没啥兴趣,但阅读本来就是尽量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来拓展视野的呀!全球经济史。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高工资推进科技发展,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蒸汽时代提供土壤),美国的崛起,印度的去工业化,拉丁美洲的失败,非洲贫困的原...
评分文/吴情 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可能不会对英、法、美、德、日、中等国之间经济总量的排名的交替感到陌生。尽管遭受到中国经济崛起的挑战,但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仍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而她与某些非洲贫穷国家的差距,也逐渐扩大。为何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裕?这一问题...
评分春节待家里躲“肺炎”的第二本书,两天之内一口气看完第一本《经济史》,很有吸引力,回味无穷。不需要太多经济学基础,普通人也可以读。 感想如下 这本书深刻地解释了“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一、解释了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棉纺织业伦敦地区吸引农业人口依然保持...
评分作为《经济学基础》的补充读物。最初也是想看一下,所谓“生产率的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开放市场比较优势促进贸易……”这类理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就此而言这本书也满足了我对它的期待。 就内容而言,大致分三块:工业革命(如何发生,发生了什么);标准模式(美国,欧陆的经...
1)更多的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审视全球的近代化进程,而非一味的政治学视角。由此提出的工资性收入与劳动要素成本及教育水平两个关键点成为研究英国崛起的新切入角度;2)重新重视李斯特的民族主义理论来建构后发国家崛起的经济因素
评分读完全忘系列
评分#实体书#将李斯特的标准模式 用在每个国家的改进建议上这一点看不出深入,不过作为小册子已经是把图展示的差不多了,最后一部分对大推进模式的分析存在疑惑。//有机会在进一步研究。
评分读完全忘系列
评分对我来说非常解惑,对欧洲工业革命起源说的很清晰,以及工业革命之后的种种变化,标准模式什么(内外关税统一市场、投资银行、运输网络、普及教育),工业革命落后玩家如何追赶,追赶领先者使用了哪些模式,各有何不同。非常有意思,但信息量对于我这个经济学小白来说还是有点大,打算之后做个图总结一下。以及,读到最后一章真是为中国的发展叫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