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关系40年史(1972-2012 全四卷)

日中关系40年史(1972-2012 全四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日]高原明生
出品人:
页数:1116
译者:步平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28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976055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中日关系
  • 国际关系
  • 历史
  • 高原明生
  • 日本史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日中关系
  • 历史
  • 1972-2012
  • 外交关系
  • 中日关系
  • 政治史
  • 全四卷
  • 近现代史
  • 国际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中关系40年史(1972~2012 全四卷)》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日本出版的一套书,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间四卷,以日本学者的视野,全面、深入地论述了1978年中日恢复邦交至2012年间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脉络,既有一般情况的叙述,也有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并进而在所论列的问题上阐明各自的观点。《日中关系40年史(1972~2012 全四卷)》可以视为日本国内近四十年日中关系研究的集大成者,无论我们是否同意其观点,作为研究和现实政策的参考,都是具有相当高的价值的。

作者简介

高原明生,本书编者代表,1958年出生。Sussex大学开发问题研究所博士课程毕业,DPhil。此后先后担任笹川和平财团研究院,日本驻香港总领事馆专门调查员,樱美林大学专任讲师,副教授。立教大学副教授,教授。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现职)。期间还担任日本驻华大使馆专门调查员,英国开发问题研究所理事,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The Politics of Wage Policy in Post-Revolutionary China》等。

高原明生,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1981年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开发问题研究所博士课程毕业。历史立教大学法学部教授等职,2005年起任现职。

步平,男,1948年7月出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年至1992年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2004年7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副所长。2004年11月至2011年9月,任所长。其间,2004年11月至2010年9月任所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东北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近现代史学会执行会长、日本横浜市立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新潟大学客座教授。

目录信息

政治卷目录
Ⅰ 冷战体制与日本的兴起
第一章 前史(1945~1971)
第二章 1972年邦交正常化
第三章 《日中航空运输协定》谈判(1973~1975)
第四章 从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到对华日元贷款(1974~1979)
第五章 第一次教科书问题(1979~1982)
第六章 中曾根与胡耀邦的关系及历史问题(1983~1986)
第七章 光华寮问题(1987~1988)
第八章 (略)
第九章 天皇访华(1991~1992)
Ⅱ 全球化与中国的兴起
第十章 冷战终结后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与日中关系(1993~1995)
第十一章 桥本首相欧亚大陆外交与江泽民主席访日(1997~1998)
第十二章 双边务实合作和东亚地区合作的进展(1999~2000)
第十三章 小泉内阁与民族主义的高涨(2001~2002)
第十四章 胡锦涛政府与新思维外交的挫折(2003~2005)
第十五章 (略)
第十六章 民主党政权诞生后的日中关系(2009~2012)
年 表
经济卷目录
Ⅰ 日中经济关系概观
第一章 邦交正常化以前的日中经济交流
第二章 日中经济关系40年概观
第三章 外交官眼中的日中经济交流——回顾日中经济外交
第四章 从经贸关系看日中经济关系
Ⅱ 从实现邦交正常化到启动改革开放(1972~1978)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广州交易会的变迁
第三章 《日中长期贸易协定》的缔结
第四章 主要产业界的合作
Ⅲ 从实行改革开放到“南方谈话”(1979~1991)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对华ODA的开始
第三章 成套设备合同问题
第四章 应对贸易不平衡
第五章 主要产业界的动向
Ⅳ 从“南方谈话”到中国加入WTO(1992~2000)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大连工业团地
第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四章 投资现场面对的课题
第五章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
第六章 知识产权侵害
第七章 主要产业界的动向
Ⅴ 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日中经济关系(2001~2012)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针对个别日资企业的冲突事件及其背景
第三章 经济摩擦——第一次对华紧急进口限制、对日反倾销
第四章 食品安全问题
第五章 环境合作
第六章 围绕研修生、技能实习生的日中关系
第七章 对华ODA(日元贷款)的终结
第八章 主要产业界的动向
Ⅵ 未来的日中经济关系
终 章 中国的经济大国化与日中关系
年 表
后 记
社会·文化卷目录
序 章 日中相互认识的四十年
——文化事件中体现的相互印象的不定型化
Ⅰ 冷战体制下的“日中友好”
第一章 熊猫来了!(1972)——中国对日软实力史
第二章 什么是“大平学校”(1980)
——日中知识交流活动的迂回曲折
第三章 是“进入”还是“侵略”(1982)
——日中历史认识问题的变迁与课题
第四章 欢迎,中野良子!(1984)
——电影对相互形象演变的影响
第五章 对中舆论报道框架的重大转折
——以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为分水岭
Ⅱ 以错综复杂的利益为视角
第六章 台湾“总统”选举带来的冲击(1996)
——给日中关系框架带来变化的台湾
第七章 酒田短期大学关闭(2002)
——日中留学生交流秘史
第八章 北京工人体育场的悲剧(2004)
——从体育比赛看日中关系史
第九章 席卷大连的罢工风潮(2005)
——日本商人看到的企业内部摩擦的演变
第十章 “池袋中国城”构想的“漫长等待”(2008)
——走向日本式的共生之路
民间卷目录
Ⅰ 超越对立与摩擦

Ⅱ “挖井的一代人”看“2012年问题”
1 政治家应该控制国家主义情结
2 40年前关于日中关系的报道是有重大失误的
3 日本衰退导致日中关系的恶化
4 “以民促官”时代的到来
5民间交流需要持续开展
Ⅲ “民”所促生的全新的日中关系
1 日中民间“非接触型对抗”关系的形成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2 大众文化连接的中国与日本——“动漫粉”诞生的意义
3 国际旅游的新时代——旅游者编织的崭新的中日关系
4 从介绍婚姻到恋爱婚姻——中日跨国婚姻所揭示的现实
5 由“国家间关系”转向“公民关系”
——公民领域的扩展与中日合作的可能性
Ⅳ 日中关系四十年回顾
面向新型的日中关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有时日本人的思维比共产党更不可理喻,换句话说——投机取巧得毫无战略

评分

补记,大一上国关,期末写靖国神社,落成3万余字,参考近20本书,年鉴、论文、网络资料等更不可计数,算是一次很有趣的学术初体验,当年还真喜欢堆砌文献啊。寻到这套书,真心不错,粗看了第一和第三本,待来日再好好细读。

评分

第一卷被阉掉的几章可惜了

评分

有时日本人的思维比共产党更不可理喻,换句话说——投机取巧得毫无战略

评分

从日本史料看会看到一些很稀罕的史料,但是无论是翻译还是删减都很有大陆特色,可这定价也太……不大陆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