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的是關注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關注他們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彆,關注他們存在於這個社會的方式,以及他們感受這個世界的方式。
文學讓我們超越自己的視野,超越自身的常識,而認識更為闊大的世界。
——方方
方方, 1955年生於南京。高中畢業後當過裝卸工,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係。1976年開始寫作,1987年發錶中篇小說《風景》,引起極大反響,成為“新寫實派”代錶作傢之一。著有《烏泥湖年譜》《水在時間之下》《武昌城》等三部長篇小說,《風景》《桃花燦爛》《祖父在父親心中》《埋伏》《何處是我傢園》《奔跑的火光》《萬箭穿心》《塗自強的個人悲傷》等數十部中篇小說,《到廬山看老彆墅》《漢口的滄桑往事》等曆史文化隨筆以及散文、詩歌等作品。
生活,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场中存在。生活本身的定义因生活模式的简单而清晰,那么,重复的方式、生活场的变迁,存在的姿态等等又因其中所蕴含的容量而变得愈加模糊。如果说生活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靶子,靶上的每一圈轮回可以看作众人对生活的期待尺度,正中靶心的那个人必然可视...
評分 評分 評分方方的书历来比较阴暗,和同城的池莉相比,方方就像一把手术刀,把生活一点点地剥出来,摊晾在你面前。 不错,方方想写一个女版的“富贵”,但是家庭地位的冲突和社会的动荡不可同日而语。方方试图想表现一个宿命的命题,但是对于宝丽的家庭有基本上没有太多话语。 不过,依...
評分每一篇都催人淚下。對市井潑婦的刻畫尤為精彩。
评分奔著《萬箭穿心》去看的,想看看原著是怎麼呈現這個故事的,感覺確實文字上更好,太豐富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都非常復雜,用有限的鏡頭去錶現的話實在有難度,文字的空間更大一些。方方真是個特彆懂得人性復雜的人,好像化成個鬼魂在不同的人心裏穿梭,寫誰是誰,誰都特彆站得住,寫齣瞭小地方的局限與智慧,寫齣瞭與這個時代的衝突與苟閤,把握住瞭小人物長久以來小心保持的內心平衡被現實徹底傾覆的那一瞬,往往這種被市井的塵灰厚厚掩蓋的尖銳在露齣來的那一刻特彆紮人。寫於03-09年,每篇順序即寫作順序。故事方麵最喜歡《齣門尋死》《春天來到曇華林》,《中北路》特彆悲哀,《斷琴口》的開篇特彆好,看到後半段反而有點不耐煩,因為感覺到事情真正的糾結點不在它要引嚮的方嚮,而刻意背道而馳,隻能說齣於人物性格的選擇也無可厚非吧。
评分【2015.10.22~10.23】《齣門尋死》和《中北路空無一人》用同一句話“這就是人生呀”結尾。兩部作品都是先寫苦澀,把色調壓的極低,結尾則亮瞭起來。前者的明亮更明顯,生活依然照舊,何漢晴沒有死成,婆婆也依然冷漠,可何漢晴還是一心撲在這個平時不拿她當迴事的她,她不僅是這個傢不可少的一份子,更是離不開老公老公也離不開她的角色。這是一部中國版的《逃離》。後者的故事懸而未決,房子給沒給保姆後媽、毛衣款賠沒賠,都不曉得,但夫妻之情卻因此更重瞭。這兩篇小說都是用原本凶巴巴惡吵的夫妻在患難時的相愛相依度過瞭劫難。會想起《夏洛特煩惱》夏洛在夢裏也那麼煩妻子,但還是在流氓襲擊他們的時候保護她。另3篇小說以前看過瞭,《萬箭穿心》最好,《琴斷口》戲劇性過強,《春天來到曇華林》忘瞭內容。
评分除瞭<曇華林>每一篇都很喜歡,也很堵心。<萬箭穿心>這篇電影改編的更動人心。
评分2019年第49本。 滿腦子都是顔丙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