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

牛棚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1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1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03638
丛书系列:季羡林散文新编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文革
  • 回忆录
  • 历史
  • 十年
  • 中国
  • 文学
  • 传记
  • 牛棚杂忆
  • 回忆录
  • 历史
  • 文学
  • 个人经历
  • 社会变迁
  • 知识分子
  • 时代背景
  • 真实记录
  • 情感共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著作颇丰,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今译》(合著),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目录信息

祝词
自序
一缘起
二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对号入座
五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抄家
八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一)正名
(二)我们的住处
(三)日常生活
(四)晚间训话
(五)离奇的规定
十五牛棚生活(二)
(六)设置特务
(七)应付外调
(八)连续批斗
(九)1968年6月18日大批斗
(十)棚中花絮
1图书馆学系一教授
2法律系一教授
3东语系一个女教员
4生物系党总支书记
5附小一位女教员
6西语系的一个“老右派”学生
7物理系的一个教员
十六牛棚生活(三)
(十一)特别雅座
(十二)特别班
(十三)东语系一个印尼语的教员
(十四)自暴自弃
(十五)“折磨论”的小结
十七牛棚转移
十八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十九完全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名是《牛棚杂忆》,实际还包括了《书斋杂录》和《病榻杂记》两部分,不过,只看《牛棚杂忆》就够了。 季老的杂忆,把绝大多数的人名都抹去了。可是越是这样,越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倒想刨根问底的挖出那些当时的风云人物来。就像季老写的,很想知道那些当时打打抄抄的浪尖上的...  

评分

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牛棚杂忆》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位还有呼吸,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辛酸泪,心头血。读这本书时,我不由自主联想起了另一部记录着疯狂的社会的书,《1984》。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仅仅因...  

评分

评分

“可否极泰来,人间正道,浩劫一过,我不但翻身起来,而且飞黄腾达,‘官运’亨通,颇让一些痛打过我,折磨过我的小将胆战心惊。如果我真想报复的话,我会有一千种手段,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进行报复的。” “就像巴黎领导世界时装的新潮流一样,当时的北大确实是...  

评分

文革是新中国的耻辱,正史不愿多提,而当年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大多已成为冤死鬼,没能撑到今天,侥幸存活者,哪里还敢做声。那些红小兵对自己的劣迹当然更不愿多提,因此关于文革最残酷部分的回忆录存世的很少。 但季羡林不愧是牛胆包天,当年他因为多嘴跳出来惹了祸...  

用户评价

评分

情节堪比恐怖故事 文笔一般

评分

情节堪比恐怖故事 文笔一般

评分

不懂得反思历史的民族是可怕的。

评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能发生?兹事体大,我没有能力回答。有没有能回答的人呢?我认为,有的,可他们又偏偏不回答,好像也不喜欢别人回答。”读来不寒而栗,这也才是40几年前发生的事。

评分

不忍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