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为杨倞注本。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继续死磕了几章《荀子》,毫无意外的被他那套养生送死的繁文礼法和华而不实的王道霸论搞得头昏脑胀。作为上承孔孟下接韩李的一代思想家,其对于人治的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对于后世官僚政法之隐性影响更如海上冰山,观之虽小,思之弥大。 但刨除种种臆论弊谈,荀子,...
评分荀子“学不可以已”,与孔子“学而时习之”,皆学之大端也。 荀子《解蔽》有之:“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此则宋儒之本。 荀子治国之术,在隆礼、尚贤、使能,曰:“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
评分物其有矣,唯其时矣 ——从荀子对于“直”的态度看其中庸的价值观 荀子作为儒家学派在战国中后期的集大成者,他思考与讨论过的问题相对驳杂,其学说吸收众多学派的思想,与孔孟等之前儒家有众多不同。古之学者对其是否属于儒家有过诸多探讨,甚至一度几将其归为法家,今之...
评分荀子“学不可以已”,与孔子“学而时习之”,皆学之大端也。 荀子《解蔽》有之:“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此则宋儒之本。 荀子治国之术,在隆礼、尚贤、使能,曰:“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
评分上好羞则民暗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治乱之衢也。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
评分很喜欢荀子,但不喜欢这个版本
评分这个版本我不是很喜欢,校对有些粗心,分段乱乱的。
评分很喜欢荀子,但不喜欢这个版本
评分杨倞本参考道藏本,对其进行校注,有些地方后来的学者虽指明少许错误,但也是几种代表版本之一。另外简体横排看着不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