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康德的伦理学著作,著名的“绝对命令”就出自本书。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些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所遵循的原则。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现了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近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确立了他在哲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欧洲两千年的哲学思想在他这里汇合,他之后的哲学从他这里出发,他在哲学史上引发了“哥白尼式的革命”。
Ⅰ.自序 ——————————————分割线—————————————— 去年年底,在完成了白话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书评过后,我趁热打铁开始了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研读。 老实来说,在阅读之初,我并没有对《实践理性批判》一书抱有太多期望。 毕竟,根据以往经...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566.html] 他之所以能够做某事,乃是由于他意识到他应当做这事,并且在自身之中认识到自由,而如无道德法则自由原本是不会被他认识到的。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被引证的“他”,是一个在经验中的人:一个男人据说有淫欲的禀...
评分摘要: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于“der freie Willkür”(自由的任意)和“der freie Wille”(自由意志)加以区别使用,这正体现出康德对于自由概念的两个维度的区分——“任意”与“自律”。“任意”与“自律”的区分来源于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在性质与范围上的差异,...
评分康德在结尾写道,头顶上的星空也同样让他惊畏。太空中世界之外有世界,系统之上有系统,再加上连绵不绝的运动和无穷无尽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无边无际的永恒之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动物,存在短短一瞬然后化为地区上的一撮沙尘。帕斯卡在《沉思录》有同样的沉思,提到宇宙的宏大...
评分内容提要:康德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写的一系列后期论述中,为了克服人性中根本恶为目标、造就遵循道德准则的新人,提出了思想革命的主张。他的启蒙观和历史观把道德的思想革命推向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以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道德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为“人可以希望什么”...
看得似懂非懂的,只能说不明觉厉了,哈~
评分看得似懂非懂的,只能说不明觉厉了,哈~
评分看得似懂非懂的,只能说不明觉厉了,哈~
评分看得似懂非懂的,只能说不明觉厉了,哈~
评分看得似懂非懂的,只能说不明觉厉了,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