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概念与民国文学

民族国家概念与民国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作者:张中良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71520
丛书系列:民国文学史论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张中良
  • 辛亥鼎革
  • 现代文学
  • 民族文学
  • 民族国家
  • 民族
  • 多元一体
  • 民族国家
  • 民国文学
  • 文化认同
  • 国家认同
  • 文学研究
  • 现代中国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历史文化
  • 文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年来,“民族国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时髦概念,然而,细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一概念的运用往往背离了中国历史与现代文学的实情。本书从这一概念的误用切入,追溯其影响源,回到中国数千年历史与现代文学的语境中认识“民族国家”问题,对于澄清迷雾与准确把握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现代文学在民国史的时空中发生发展,但以往的研究对这一背景多有忽略,因而导致了不应有的隔膜与遮蔽。本书从民国史的视角出发,认真考察辛亥革命的文学反响与审美映像,系统分析民国文学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其呈现出来的民国风貌,第一次梳理五四文学的国家话语表现,重新审视20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的评价问题,深入剖析现代史诗《宝马》的国家问题背景与丰富内涵,翔实考察作家与正面战场的血脉联系、民国政府文艺政策的两面性。著者独辟蹊径,探幽索微,新材料的发掘让人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家底,新观点的提出引人谛听现代文学史的生命脉息。

作者简介

张中良,笔名秦弓,1955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留学日本,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现代文学学科负责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学评论》编委,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

目录信息

总序一:还原民国文学史 / 张中良 / 001
总序二:民国文学史,如何立论? / 李怡 / 006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问题 / 001
一、缘起 / 001
二、外来观念与中国国情之辨 / 002
三、中国近代史上“国家”“民族”概念的使用 / 009
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国家与民族之表现 / 014
五、西方民族国家理论运用的误区与可行性 / 020
第一编民国文学的起点与生态
第一章现代文学中的辛亥革命 / 027
一、辛亥革命的文坛反响 / 027
二、辛亥革命前驱者的激情书写 / 036
三、辛亥革命复杂性的如实表现 / 042
四、从革命排满到五族共和 / 049
第二章现代文学与民国史视角 / 054
一、民国文学的生态环境 / 055
二、民国文学的生态系统 / 062
三、现代文学中的民国风貌 / 066
第二编民国文学的民族主义脉络
第三章五四时期的国家话语 / 075
一、国家话语的传统渊源 / 075
二、五四文学的国家话语表现 / 079
三、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寄托 / 090
第四章鲁迅的国家话语 / 094
一、鲁迅笔下“中国”的歧义 / 094
二、多重民国影像 / 104
第五章3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 / 115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来龙去脉 / 116
二、左翼对民族话语态度的强硬与转变 / 122
三、民族主义文学交响乐 / 133
第六章《宝马》的国家问题背景及其内涵 / 138
一、歧异的评价与阐释 / 138
二、《宝马》的国家问题背景 / 142
三、《宝马》的丰富内涵 / 144
第七章抗战时期作家的国家意识及其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 148
一、抗战时期作家的国家意识 / 148
二、作家对正面战场的认同及疏离 / 153
三、作家走向正面战场的多种途径 / 162
第八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文艺政策的两面性 / 172
一、切合时代需求的积极姿态 / 172
二、文艺政策的收缩和迂回 / 177
附录之一近年来海外资源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双重效应 / 185
附录之二回答关于民国文学的若干质疑 / 195
主要参考文献 / 205
后记 / 20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太像"政治不正确"版的文学史体,论述缺少深度

评分

导师编辑的丛刊第一册。其中提到的用大历史观、大文学史观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也是这个学科时下的热点。

评分

虽然有一部分内容与作者其他著作重复,但是这本书给我的启发还是很大。尤其是关于民族主义文学的缘起、变迁。

评分

虽然有一部分内容与作者其他著作重复,但是这本书给我的启发还是很大。尤其是关于民族主义文学的缘起、变迁。

评分

写得太像"政治不正确"版的文学史体,论述缺少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