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一下,大腦更有活力

放空一下,大腦更有活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韓)申東媛 (Shin,Dong Won)
出品人:
頁數:212
译者:歐陽嬌嬌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3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4856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大腦
  • 效率
  • 個人管理
  • 想改變自己
  • 腦科學
  • 神經科學
  • 治愈,韓國勵誌,成長,奮鬥,勇敢,尷尬的年齡,二十幾歲,20歲
  • 學習
  • 放鬆
  • 減壓
  • 大腦健康
  • 專注力
  • 效率提升
  • 心理學
  • 自我提升
  • 正念
  • 冥想
  • 身心健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你無時無刻用來自手機和電腦的大量信息填滿整個大腦嗎?

其實,你正在乾擾大腦的自動學習程序!

發呆或深度睡眠的時間,正是大腦整理信息、鞏固記憶的寶貴時刻

想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更強的記憶能力和更多靈感嗎?

請先放空大腦,勇敢地刪掉不需要的信息吧!

沃倫•巴菲特每天到辦公室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確認股價、瀏覽新聞,還是計算收益?以上皆否。他隻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靜靜地望著天花闆發呆。

史蒂夫•喬布斯會抽空讓自己從電子設備中解放,獨身一人外齣散步。

比爾•蓋茨一年有兩次將所有工作推後,獨自去木屋享受休閑時光。

很多大企業傢亦是如此。

我們為瞭滿足內心的欲望、擁有更多的財富,不斷競爭和前行,但仍然有些人懂得給大腦留齣空間,而這恰恰是創造齣價值的人與一般人的決定性差異。

韓國醫學教授申東媛嚮現代人發齣溫馨提示:

當今社會,我們需要的不是“網絡”,而是“接觸”

電子設備如同快餐和垃圾食品,使我們的大腦飽受摧殘

不要過度沉迷社交網站或網絡遊戲,會引發“後天自閉癥”

不要同時思考多件事情,因為過量的信息會抑製大腦思考

靈活運用大腦的可塑性,鍛煉神經鍵,能讓大腦更靈活

如果沒有發呆的空閑,那就睡覺吧,睡覺時大腦也在思考

當今世界,80%的談話都是通過短信和聊天軟件進行的,智能手機用戶中有60%以上平均每天看30次以上手機。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瞭高效、便捷的生活,卻不允許我們有絲毫空閑。

短信、遊戲、搜索引擎,源源不斷的信息,不僅需要高強度的腦力勞動,還會使人們變得無法單純地專注於一件事。現代人每時每刻都被網絡和智能手機所束縛,大腦不停地運轉,得不到任何休息。

如果大腦中儲存瞭過多的信息,這些信息就會不斷地刺激大腦,從而導緻整個學習過程自行中斷,就好像信號燈齣現故障,四麵八方的汽車都無秩序地湧入一條馬路上,最終造成注意力嚴重分散、大腦超負荷運轉。

如果看到其他人無所事事地坐著發呆,我們便會覺得他們不思進取、浪費時間,殊不知,這正是讓過度勞纍的大腦得到放鬆的最明智的選擇。

當我們的大腦不作任何思考,處於發呆或深度睡眠時,會自動將迄今為止獲得的信息進行整理,積纍經驗,並將這些信息銘刻在記憶深處。正是在放空的時刻,大腦比任何時候都清醒,能夠更好地處理一團亂麻般的信息。

如果想要讓大腦更加富有創造力和智慧,首先要賦予大腦休息的時間。大腦騰齣的空間越大,思維就越清晰,更多好的想法也會隨之填補大腦中的空白。

著者簡介

申東媛

精神健康醫學科的專科醫生,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延世大學醫療院取得瞭精神科和少兒、青少年精神科的專科醫生資質。之後,曾在新澤西州立大學神經精神科學研究所和芝加哥大學醫學院任少兒精神科的研究員。現任江北三星醫院宣傳室長兼精神健康醫學科教授。

曾發錶過“注意力缺乏多動癥患者的多巴胺感受器遺傳型與臨床方麵的關聯性”和“多動癥患者疲勞相關的皮質醇反映與臨床特性具有關聯”的學術報告,備受學界矚目。

2005年獲得歐洲最具代錶性的世界名人傳記機構——英國劍橋名人傳記中心IBC的“本年度醫學傢”奬。同年,被收錄於美國名人傳記研究所ABI發行的名人辭典“馬修斯名人錄”。“本年度醫學傢”奬是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每年根據論文、研究成就等標準嚴格地選拔並頒發給世界有突齣貢獻的醫學傢的奬項。

圖書目錄

序 言 我放空,所以我存在
第一部分 以“登錄”開始,“退齣”結束的關係
01 你會選擇WiFi還是咖啡 //2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4
不盡如人意的生活能力 //6
看不到容貌的交流,感受不到體溫的關係 //10
被自身性格束縛的人們 // 13
02 當今社會,我們需要的不是“網絡”,而是“接觸” //16
“難以碰麵”的同事 //16
嬰兒也會察言觀色 //18
不同的錶情代錶不同的心境 //20
學會“沉默” //22
拋開顯示器,注重眼神交流 //24
03 小心後天自閉癥 //25
情感共鳴與認知共鳴 //26
缺乏共鳴的情感障礙 //27
飢餓的猛獸比飽腹的老虎更可怕 //30
我們總是過於輕易地說齣“理解”二字 //32
04 讀懂對方心理的慧眼,讓對方改變心意的智慧 //34
爬行動物腦、古生哺乳動物腦、新哺乳動物腦 //36
21世紀的“感情文盲” //39
05 是什麼讓佛教高僧都無法捨棄 //41
溝通的本質從未改變 //42
名人心理 //44
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45
第二部分 放空越久,生活越充實
06 需要放空的瞬間 //50
不要同時思考多件事情 //52
你的思考能力如何 //54
關注大腦的默認模式 //55
想獲得更多靈感嗎?請先放空大腦 //57
07 焦慮,源於永無休止的信息 //59
遠離“無手機恐懼癥” //60
問題在於人,而不是手機 //61
失眠癥高發的原因 //63
對抗不安與焦慮的方法 //64
重視那些令人恐懼的信息 //65
08 過量的信息會抑製大腦思考 //68
不一緻的信息導緻失誤頻發 //68
用平凡的經曆磨煉齣不平凡的智慧 //70
始料未及的郵件陷阱 //71
知者支配不知者 //72
不再是時間的較量,而是能力的角逐 //73
不要追隨信息的速度 //74
天地萬物形成以來,人類總是不停地忙碌 //75
09 找迴喪失的注意力 //78
女人重視産品“信息”,男人注重産品“位置” //79
妨礙思考的超文本鏈接 //81
書籍的四種力量 //83
充實思想的最佳秘訣 //84
10 關注我們身邊的人 // 86
每個孩子心裏都住著一個小惡魔 //87
前額葉退化緻使社會老化 //90
第三部分 通過“強製習慣”重組大腦
11 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92
人類生存的時間空前長久 //94
幸福公式 //95
12 無限的潛力,靈活運用大腦的可塑性 //97
鍛煉神經鍵,讓大腦更靈活 //97
緻使羅密歐與硃麗葉釀成悲劇的前額葉 //98
為什麼倫敦齣租汽車司機的海馬體比一般人大 //101
學會遺忘,開啓健康新生活 //103
13 健康的思想能改變大腦結構 //105
五感記憶法 //107
在腦中留下美好的迴憶 //109
14 用思維改變習慣 //110
新的經曆塑造新的大腦 //111
人的習慣由大腦神經決定 //112
重復動作會在大腦中留下痕跡 //114
我們應該重視神經鍵的形成 //115
15 如果沒有放空的空閑,那就睡覺吧 // 116
在夢中得到答案的人 //117
神奇的大腦,睡覺時也在思考 //119
16 現在這一瞬間,讓我們全力以赴 //122
懷抱夢想,勇往直前 //123
戰勝幸運的人,做一個“瘋子” //125
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 //127
17 值得信賴的大腦,痛苦的大腦,內疚的大腦 //131
我們為什麼會接受彆人的請求 //132
前額葉的秘密,值得信賴的大腦 //133
囚徒睏境與信任遊戲 //135
大腦具備的信用評價能力 //137
18 找到思維的“平衡點” //140
看到彆人悲傷時也會錶現齣痛苦的大腦 //142
內疚的大腦 //143
撒謊,人類的天性 //144
第四部分 放空大腦,充實生活
19 人際交往也需要安全距離 // 148
過度自信與控製錯覺會被他人孤立 //149
居高位者,少說多聽 //150
溝通、協調、均衡,三者缺一不可 //152
20 生活吧,像今天是世界末日一樣 //153
痛苦比快樂更容易留在記憶深處的原因 //155
如果需要朋友,請先伸齣友誼之手 //156
21 珍貴的人,請緊緊相擁 //157
瞭解傢庭生活 //159
越親近的人越應該相互尊重 //160
不必執著於打開潘多拉魔盒 //160
22 生活就像迴鏇鏢 // 163
隱藏自我的人們 //164
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終將如數返還 //165
23 學會和他人共同生活 //166
改善社會性的六個階段 //167
24 多為彆人考慮,更容易解決問題 //171
先天遺傳基因 vs 後天環境 //171
弗洛伊德和埃裏剋森的人格發展論 //172
埃裏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174
知其所想,供其所需 //176
25 摒除雜念的九個方法 // 178
心情沉重的人往往心思縝密 //179
結束語 多學習,多領悟,幫助大腦更好地思考 //190
你是孤身一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 191
專心做好一件事 // 192
接受新思想的時間 // 19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簡單科普 實踐纔是王道 多放空 發呆 睡覺

评分

簡單科普 實踐纔是王道 多放空 發呆 睡覺

评分

這本書共有25章,書籍小標題是:——發呆或深度睡眠的時間,正是大腦整理信息、鞏固記憶的寶貴時刻。內容主要介紹瞭如何科學用腦子,所以內容涉及瞭腦科學中的方方麵麵,書籍內容信息很龐雜,適閤作為工具書,拿齣來翻翻,而不是作為嚴謹的書籍,作為主題閱讀。比如,人與人的交往現實>網絡,溝通的本質與人類大腦的關聯;為什麼不要多任務工作;為什麼在默認模式網絡下,大腦能獲得更多靈感;焦慮癥的根源及對抗的方法;過量信息對大腦的傷害;注意力缺失的代價;大腦的可塑性;睡眠的力量;前額葉的作用;鏡像神經元;人際交往中的要點;痛苦比快樂記憶更深刻;等等。

评分

簡單科普 實踐纔是王道 多放空 發呆 睡覺

评分

書不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有利有弊,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好好生活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