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集

黄道周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明] 黄道周 撰
出品人:
页数:2710
译者:翟奎凤
出版时间:2017-7-1
价格:3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21452
丛书系列:理學叢書
图书标签:
  • 理学
  • 黄道周
  • 佛教
  • 诗文集
  • 出土文献
  • 佛教史
  • 佛典
  • 中华书局
  • 黄道周
  • 清代文献
  • 诗歌
  • 文学
  • 文化
  • 古籍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词
  • 学者
  • 黄道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号石斋,福建省漳浦县人。明末著名理学家、易学家、书法家。在当时,其易学思想独树一帜,代表作有《易象正》、《三易洞玑》、《易本象》等。其生平所著诗歌、文赋、奏疏、制诰、碑记、铭诔、信札、序跋、札记等,由清代学者陈寿祺在洪思、郑玟、郑亦邹等前人基础上,积十年搜访之力汇编成册,名曰《黄漳浦集》(此次整理改名为《黄道周集》)。《黄道周集》凡50卷,收录各种文体的文章总计约978篇,内容宏富,集中反映了黄道周生平履迹、仕宦交游、读书治学等方方面面,其中,奏疏文告对我们了解明末社会和南明历史的细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诗词歌赋对丰富明末文学史具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序跋札记等则体现了黄道周的学术思想。明末很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徐霞客、陈子龙、方以智、刘宗周等均和黄道周交往甚密,这些在《黄道周集(套装共6册)》中均有所反映。《黄道周集(套装共6册)》前为陈来先生撰写的四万余字的《黄道周的生平与思想》,对读者整体了解黄道周大有裨益。紧跟其后的是整理者撰写的《“黄道周集”的汇结与刊刻》,整体介绍了《黄道周集》的刊刻成书过程及版本情况。全书之末为附录,辑录《黄漳浦集》未录诗文数十篇,弥补了原书遗珠之憾。

作者简介

黄道周(1585年-1646年),明末大儒。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出生世家,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11岁即善文章;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18岁居铜山海中塔屿耕读攻《易》;20岁开始与灵通山结缘;23岁始致力讲学著作;25岁携母迁居漳浦县城;28岁后隐于县城东郊的东皋攻书。天启二年中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后因抗清失败,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年间改谥"忠端"。道光四年(1824年),从祀孔庙。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他著作甚丰,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现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

目录信息

第一册
黄道周生平与思想 陈来
“黄道周集”的汇结与刊刻 翟奎凤
整理说明
卷首
卷一—卷六 疏
卷七 状
卷八 表
第二册
卷九—卷十 策
卷十一 对
卷十二—卷十四 论
卷十五—卷十九 书
卷二十 序
第三册
卷二十一—卷二十二 序
卷二十三 启
卷二十四 记
卷二十五 传
卷二十六 墓志
卷二十七 墓志铭
卷二十八 文
第四册
卷二十九—卷三十一 杂著
卷三十二—卷三十五 杂著
卷三十六 骚
第五册
卷三十七—卷四十三 诗
第六册
卷四十四—卷五十 诗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黄石斋的思想体系是宋学性理与汉儒天人之学的结合,与今文经学有很强的同构性。清代今文经学家如魏默深、陈左海等人对黄石斋的思想格外重视,应该少不了这方面的因素(魏源和陈寿祺都有宋学背景,应该也是他们发现和重视黄氏思想的重要原因)。我对黄石斋的思想产生兴趣,最初的原因便是在孔巽轩《公羊通义》中读到该书中引用黄氏的几段带有明显今文经学色彩的天人、文质、经权论述。

评分

黄石斋的思想体系是宋学性理与汉儒天人之学的结合,与今文经学有很强的同构性。清代今文经学家如魏默深、陈左海等人对黄石斋的思想格外重视,应该少不了这方面的因素(魏源和陈寿祺都有宋学背景,应该也是他们发现和重视黄氏思想的重要原因)。我对黄石斋的思想产生兴趣,最初的原因便是在孔巽轩《公羊通义》中读到该书中引用黄氏的几段带有明显今文经学色彩的天人、文质、经权论述。

评分

黄石斋的思想体系是宋学性理与汉儒天人之学的结合,与今文经学有很强的同构性。清代今文经学家如魏默深、陈左海等人对黄石斋的思想格外重视,应该少不了这方面的因素(魏源和陈寿祺都有宋学背景,应该也是他们发现和重视黄氏思想的重要原因)。我对黄石斋的思想产生兴趣,最初的原因便是在孔巽轩《公羊通义》中读到该书中引用黄氏的几段带有明显今文经学色彩的天人、文质、经权论述。

评分

黄石斋的思想体系是宋学性理与汉儒天人之学的结合,与今文经学有很强的同构性。清代今文经学家如魏默深、陈左海等人对黄石斋的思想格外重视,应该少不了这方面的因素(魏源和陈寿祺都有宋学背景,应该也是他们发现和重视黄氏思想的重要原因)。我对黄石斋的思想产生兴趣,最初的原因便是在孔巽轩《公羊通义》中读到该书中引用黄氏的几段带有明显今文经学色彩的天人、文质、经权论述。

评分

黄石斋的思想体系是宋学性理与汉儒天人之学的结合,与今文经学有很强的同构性。清代今文经学家如魏默深、陈左海等人对黄石斋的思想格外重视,应该少不了这方面的因素(魏源和陈寿祺都有宋学背景,应该也是他们发现和重视黄氏思想的重要原因)。我对黄石斋的思想产生兴趣,最初的原因便是在孔巽轩《公羊通义》中读到该书中引用黄氏的几段带有明显今文经学色彩的天人、文质、经权论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