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就像是纷乱而迷茫的呓语,一切都在飘荡,却又好像如此真实。 没有半点的踏实和信任,这个世界如此虚妄。 出门远行,离家后的真实世界。 破碎的人群,死亡显现时可怕的狂欢。 “我没有朋友,也不是市井小民。”孤独的不存在的自我。 懦弱的男孩变为浮躁...
评分收录了作者余华的六篇短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 按照作者自己的话,这“八篇作品是潮湿和阴沉的,也是宿命和难以捉摸的”。潮湿和阴沉的感觉确实笼罩着所有八篇作品,甚至常常是压抑和血腥的。至于宿命,实际上是作者对人性的一种绝望。比如,《难逃劫数》和《世事如烟》中,...
评分《世事如烟》在手法和风格上可算是余华80 年代的代表作。余华曾坦言: “《世事如烟》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往事, 是我年轻时曾经有过的梦幻迷离的生活, 那时候我相信故事和人生都是不确定的, 它们就像随风飘散的烟一样, 不知道会去何处, 也不知道会在何时再次相遇。迷一样的生活,...
评分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就把小说的题目拿来用吧 在雨夜读这样的故事挺应景的 忍着读完第一遍,情节扑朔,不知所云,用数字命名人物是什么情况?余华如果真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实在很牛。但也激起好奇,想要明白他到底在说什么样的故事。第二遍,拿着笔,记下人物主线,等读完准备...
评分《世事如烟》在手法和风格上可算是余华80 年代的代表作。余华曾坦言: “《世事如烟》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往事, 是我年轻时曾经有过的梦幻迷离的生活, 那时候我相信故事和人生都是不确定的, 它们就像随风飘散的烟一样, 不知道会去何处, 也不知道会在何时再次相遇。迷一样的生活,...
诡异的故事,诡异的基调。
评分在读《难逃劫数》和《世事如烟》这2篇的时候,感受到了跟《百年孤独》类似的东西。生活似乎是注定要滑向那悲剧的,最后的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这2篇小说充满了不可预知性,我喜欢,阅读的时候很享受。
评分想说读个书冷静一下,结果继续把这本看完,心都凉了。读书不多,这本大概是我读过的最压抑的书了吧……
评分总觉得余华的中短篇小说试图在营造某种巧合。笔调比较平淡。最后一篇《世事如烟》读起来的感觉诡异,荒诞不经中又透露着一种可悲与可笑。可能由于篇幅的关系,每篇小说都觉得没有施展开,铺陈也稍显刻意。
评分余华的用词总能给我打开一扇窗,如森林大火般的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