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生活的全部还是谋生的手段?上班是对人生的绑架还是通往自由之路?在如今的年轻人眼中,“工作”或者说“上班”开始具备越来越复杂的含义:做什么工作,怎么样工作,在哪里工作……摆脱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似乎已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理想目标。
作为“鲤”书系全新改版后的第二期,《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由一群当下最具活力的自由创作人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为你全景式展现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巨星韩寒专访:《做自己想做的事,如自己所愿地生活》
灵性歌者Nicole专访:各适其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著名诗人廖伟棠,没钱没工作的《香港仙人记》怎么在香港讨生活
新生代作家荞麦脑洞大开,《关于工作的无限循环讨论》,你有答案了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细说《我是如何遇见我丈夫的》
银河系少先队大队长张晓晗,讲述闺蜜的《纸婚》故事
日本治愈系女王江国香织,带来《西瓜的香气》
香港作家韩丽珠《渡海》而来,揭开一个人与一个城的背后
刘可、顾湘、小肆、贺伊曼、言由、勺子、储扬、新桥、苏恩禾,告诉你朋友不要怕,世界上的事都是小事,只要按自己的节奏奔跑
“不上班”是一种选择,
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真正愿意从事的工作,
同时意味着你必须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关于工作,讨论总是无限循环没有尽头。
现在,是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了:2015年,你还上班吗?
张悦然,著名青年作家。代表作有《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主编《鲤》主题书系。
廖伟棠,作家、摄影师。著有《野蛮夜歌》《衣锦夜行》《游目记》《浮城述梦人》等多部诗集、散文集、摄影及杂文集、小说集。
荞麦,作家。著有《塔荆普尔彗星下的海啸》《爱情是个冷笑话》《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瘦子的》等。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作家,20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逃离》《亲爱的生活》等。
张晓晗,90后新锐作家、编剧,代表作有《少年博物馆》《女王乔安》。
双雪涛,80后作家,影评人,小说处女作《翅鬼》获2010年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长篇小说《融城记》入围2012年获第十四届台北文学奖年金奖。
淡豹,全球宠物博主,专栏作者,人类学研究者。
drunkdoggy,记者,小说作者,文学博士。
江国香织,日本作家。曾获日本直木奖、川端康成文学奖等诸多奖项。主要作品有《沉落的黄昏》《寂寞东京塔》等。
韩丽珠,香港青年作家。曾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奖、红楼梦文学奖推荐奖等诸多奖项。著有《灰花》《风筝家族》《宁静的兽》《输水管森林》。
……
我請辭的時候,上司不免俗跟我探討兩個哲學問題:離開這裡後打算做什麼,有沒找到更好的出路。我當然知道同樣一個道理:情侶分手,難道非得等找到新歡,才讓散夥顯得更合理?可能因為人類意識到自己出生總要往死亡那邊走,於是對「方向」特別敏感,不自覺用這種思維來處理一些...
评分 评分译《西瓜的香气》的时候还穿着短袖,拆开样书就已经年末了。 又是一年要过去了。记得读本科的时候,确实是有每年年末写个总结文的习惯的。那时候买《鲤》,几乎期期不落。很多八零后的写手都是在那一阵火起来,有人喜欢看我写在校内上的日志,(嗯当时人人还叫校内),几次说你...
评分由此结识,亦知道了他的很多故事。他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和一群小伙伴玩耍,他们上得了山,下得了河,能吐气如兰,也能大骂江湖,他们是一群开心的人,不受社会法则的约束。他很聪明,从小城考到不错的重点大学后,他开始周游列城,独自去九寨沟旅游被当成外国人,在川藏线上骑行...
评分★任何自由都不可能是无度的。不上班不代表失去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恰恰相反,它需要你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强的约束力。如果能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相信这些约束也并不算什么。所以,不上班之后生活的成败,其实取决于能否找到一项自己认为有意思、有意义的工作。有这样一项...
韩丽珠的小说挺不错。
评分喜欢态度和面孔这两个栏目,没有周嘉宁好可惜。
评分這期的「態度」和「面孔」文章都不錯,主題真符合我的現狀。Nicole言:我覺得無論走錯或者走對了,都是一種難得的經驗。如果喜歡,就繼續,不喜歡,改行。
评分采访的大多是开店的。
评分被翻译过来的外文小说读着都比中文小说流畅,何况还那么耐人寻味,有几篇中文小说空有形式,没有内容,实在读不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