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錫蘭佛教哲學

印度和錫蘭佛教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貴州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 亞瑟·伯林戴爾·凱思著
出品人:
頁數:403
译者:宋立道, 舒曉煒譯
出版時間:2014
價格:75.00
裝幀:Paperback
isbn號碼:9787811266597
叢書系列:現代世界佛學文庫
圖書標籤:
  • 佛教/佛學
  • 宗教
  • 佛教
  • 斯裏蘭卡
  • 佛教哲學
  • 印度哲學
  • 锡蘭哲學
  • 佛教思想
  • 哲學史
  • 宗教哲學
  • 南亞哲學
  • 佛教
  • 印度
  • 锡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曆史為綫索,用哲學的方法考察研究印度佛教的産生與發展,著重探討瞭佛陀創教與當時印度社會宗教思想的關係、佛教哲學發展與演進過程中部派的分裂及其相互的關聯,由小乘到大乘的內在邏輯與各自的特點等。分四編十八章敘述。

著者簡介

Arthur Berriedale Keith (5 April 1879, Aberdeen – 6 October 1944) was a Scottish constitutional lawyer, scholar of Sanskrit and Indologist. He became Regius Professor of Sanskrit and Lecturer in Constitutional History in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圖書目錄

第一編 巴厘文經典中的佛教
第一章 佛陀的身份及其學說
第二章 知識的來源和極限
第三章 存在的基本特性
第四章 精神和自然的哲學
第五章 因果及業的理論
第六章 解脫之道,阿羅漢和佛
第七章 佛教在早期印度思想中的地位
第二編 小乘佛教的發展
第八章 小乘的部派
第九章 實在的教理
第十章 意識心理學
第十一章 業的理論和佛學
第三編 大乘佛教哲學
第十二章 大乘的起源和根據
第十三章 中觀派的否定主義
第十四章 唯識論者的唯心否定主義
第十五章 佛教和吠檀多關於絕對的教義
第十六章 佛教三身學說
第十七章 解脫論、佛和菩薩
第四編 佛教的邏輯學
第十八章 佛教邏輯的起源和發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謂詳細完備,作者論述頗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學論者,論述對舉各樣觀點時間或臧否一二。凱思與呂澂都並不以一切有無為大乘與小乘的區彆,以此觀之,捨爾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謂詳細完備,作者論述頗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學論者,論述對舉各樣觀點時間或臧否一二。凱思與呂澂都並不以一切有無為大乘與小乘的區彆,以此觀之,捨爾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謂詳細完備,作者論述頗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學論者,論述對舉各樣觀點時間或臧否一二。凱思與呂澂都並不以一切有無為大乘與小乘的區彆,以此觀之,捨爾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謂詳細完備,作者論述頗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學論者,論述對舉各樣觀點時間或臧否一二。凱思與呂澂都並不以一切有無為大乘與小乘的區彆,以此觀之,捨爾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謂詳細完備,作者論述頗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學論者,論述對舉各樣觀點時間或臧否一二。凱思與呂澂都並不以一切有無為大乘與小乘的區彆,以此觀之,捨爾巴茨基似有不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