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錫蘭佛教哲學

印度和錫蘭佛教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贵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亞瑟·伯林戴爾·凱思著
出品人:
页数:403
译者:宋立道, 舒曉煒译
出版时间:2014
价格:75.00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7811266597
丛书系列: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图书标签:
  • 佛教/佛学
  • 宗教
  • 佛教
  • 斯里兰卡
  • 佛教哲学
  • 印度哲学
  • 锡兰哲学
  • 佛教思想
  • 哲学史
  • 宗教哲学
  • 南亚哲学
  • 佛教
  • 印度
  • 锡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历史为线索,用哲学的方法考察研究印度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着重探讨了佛陀创教与当时印度社会宗教思想的关系、佛教哲学发展与演进过程中部派的分裂及其相互的关联,由小乘到大乘的内在逻辑与各自的特点等。分四编十八章叙述。

作者简介

Arthur Berriedale Keith (5 April 1879, Aberdeen – 6 October 1944) was a Scottish constitutional lawyer, scholar of Sanskrit and Indologist. He became Regius Professor of Sanskrit and Lecturer in Constitutional History in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目录信息

第一编 巴厘文经典中的佛教
第一章 佛陀的身份及其学说
第二章 知识的来源和极限
第三章 存在的基本特性
第四章 精神和自然的哲学
第五章 因果及业的理论
第六章 解脱之道,阿罗汉和佛
第七章 佛教在早期印度思想中的地位
第二编 小乘佛教的发展
第八章 小乘的部派
第九章 实在的教理
第十章 意识心理学
第十一章 业的理论和佛学
第三编 大乘佛教哲学
第十二章 大乘的起源和根据
第十三章 中观派的否定主义
第十四章 唯识论者的唯心否定主义
第十五章 佛教和吠檀多关於绝对的教义
第十六章 佛教三身学说
第十七章 解脱论、佛和菩萨
第四编 佛教的逻辑学
第十八章 佛教逻辑的起源和发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可谓详细完备,作者论述颇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学论者,论述对举各样观点时间或臧否一二。凯思与吕澂都并不以一切有无为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以此观之,舍尔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谓详细完备,作者论述颇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学论者,论述对举各样观点时间或臧否一二。凯思与吕澂都并不以一切有无为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以此观之,舍尔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谓详细完备,作者论述颇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学论者,论述对举各样观点时间或臧否一二。凯思与吕澂都并不以一切有无为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以此观之,舍尔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谓详细完备,作者论述颇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学论者,论述对举各样观点时间或臧否一二。凯思与吕澂都并不以一切有无为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以此观之,舍尔巴茨基似有不足。

评分

可谓详细完备,作者论述颇为老道,不似一般佛教哲学论者,论述对举各样观点时间或臧否一二。凯思与吕澂都并不以一切有无为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以此观之,舍尔巴茨基似有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