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行旅(宋遼金捲)

古詩行旅(宋遼金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語文齣版社
作者:馬世一
出品人:
頁數:376
译者:
出版時間:2014-8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415805
叢書系列:中國古典之門叢書
圖書標籤:
  • 金詩
  • 宋詩
  • 古詩
  • 古詩
  • 行旅
  • 宋遼金
  • 詩歌賞析
  • 曆史背景
  • 文化傳承
  • 旅行文學
  • 宋代詩歌
  • 遼金文化
  • 古典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古詩行旅》這套書的編寫以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宗旨,在全民讀書的熱潮中,努力營造習讀古詩的氛圍,以突齣古詩文化內涵為特色,打造一個習讀古詩、提升文化素養的平颱,為青年學生和廣大文學愛好者提供實用的古詩認知和欣賞讀本。本書按曆史朝代分編“詩經”“楚辭”“漢詩”“魏晉南北朝詩”“唐詩”“宋遼金詩”“元明詩”“清詩”等八個模塊,共選編有代錶性和典型性、有時代文化特色的近700首廣為流傳的著名詩篇,讀後可以從中窺見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麵貌和獨有特色。

本書的編寫,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齣,擺脫學究氣,增強趣味性,拉近古詩與現代生活的距離。書中每一曆史朝代的詩選部分,都編有“概述”,對一個時代的詩歌發展及獨有特色,作概貌介紹;對一些有深遠影響的詩人,從作品篇目的選擇與編排上,就體現詩人的“人生軌跡綫”,沿著這條“綫”,逐步深入地瞭解詩人的人生、人品、人格以及他的詩。每首原詩下,編有如下欄目:

【題解】介紹詩的産生背景及基本立意,作為讀詩導語。

【釋疑】注音,解詞,疏通語句,解釋有關文化知識,排除閱讀障礙。

【閱讀思路】指齣閱讀的難點、要點及閱讀方法,點明詩眼,啓發讀者思考,培養獨立閱讀能力。【今譯】采用詩的形式,將文言譯成白話。因為譯的是詩,譯文力爭音韻和諧,節奏明快,體現原詩的詩意,詩情、詩味。

【賞析】對古詩的賞析,主要側重兩個方麵,一是知人論世:每一首成功的詩,都是“在心為誌(感情),發言為詩”,都是有所感而發,不是附庸風雅,更不是無病呻吟,因而要讀懂一首詩,先要瞭解詩人這個人,以及詩人所生活的時代,知其人,論其世,纔能準確把握詩的內涵。二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即側重解析不同詩人不同的風格,比如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鬱,王維的恬淡,李商隱的隱深,蘇軾的瀟灑,陸遊的率真等,都帶有時代與個人思想感情的印痕,與他們的詩所寫的內容高度統一。瞭解瞭這些,方知道所謂風格,實際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內化與升華。

【閱讀延伸】拓展與本詩有關的資料,加深對詩的認知,擴大讀者的知識麵,包括名傢點評、掌故咀英、文壇逸事、經典溫讀等。

【閱讀思路】與【閱讀延伸】兩欄目不是每首詩都有,有話則多說,無話則闕如。

我終生從事教師職業,教過中學,又教過大學,我瞭解學生和詩歌愛好者對古典詩歌的學習需求,也瞭解他們欣賞古詩的興奮點與存在的睏難。因此本書的編寫多運用讀者容易接受的聊天方式,釋詞解句,領悟詩意,賞析詩境,將一些不易懂的寓意內涵陳述於事例中,同讀者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讀懂每首詩,也享受每首詩。希望能對讀者古詩閱讀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養的提升,有所助益。能否如願,還有待讀者批評。

著者簡介

馬世一,男,1935年齣生,祖籍山東陵縣。1961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係,曆仟長春一中教師和校長、長春市教育局教學教育研究室主仟、長春教育學院副院長。山版著作有:《曆代絕句三百首譯析》《曆代律詩三百首譯析》《唐詩三百首譯析》《韆傢詩選講》《占代漢語自學讀本》《中學生文言辭典》《中學生文學詞典》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1
六、 宋遼金詩
1   題梁王舊園 ( 徐鉉 ) 5
2   塞上 ( 柳開 ) 8
3   內宴奉詔作 ( 曹翰 ) 10
4   塞上 ( 寇準 ) 12
5   夏日 ( 寇準 ) 14
6   書端州郡齋壁 ( 包拯 ) 16
7   江上漁者 ( 範仲淹 ) 18
8   野色 ( 範仲淹 ) 20
9   郡齋即事 ( 範仲淹 ) 22
10   行色 ( 司馬池 ) 24
11   示張寺丞王校勘 ( 晏殊 ) 26
12   寓意 ( 晏殊 ) 28
13   古鬆 ( 石延年 ) 29
14   漢武 ( 楊億 ) 32
15   書友人屋壁 ( 魏野 ) 35
16   晨興 ( 魏野 ) 37
17   山園小梅 ( 林逋 ) 39
18   訪楊雲卿淮上彆墅 ( 惠崇 ) 41
19   塞上贈王太尉 ( 宇昭 ) 44
20   佘田詞 ( 二首 ) ( 王禹 ) 47
21   清明 ( 王禹 ) 50
22   春居雜興 ( 王禹 ) 52
23   村行 ( 王禹 ) 54
24   寒食 ( 王禹 ) 56
25   泛吳鬆江 ( 王禹 ) 58
26   對雪 ( 王禹 ) 60
27   畫眉鳥 ( 歐陽修 ) 64
28   豐樂亭遊春三首 ( 歐陽修 ) 66
29   田傢 ( 歐陽修 ) 69
30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同僚
小飲 ( 歐陽修 ) 71
31   戲答元珍 ( 歐陽修 ) 74
32   唐崇徽公主手痕 ( 歐陽修 ) 77
33   邊戶 ( 歐陽修 ) 79
34   田傢 ( 梅堯臣 ) 82
35   陶者 ( 梅堯臣 ) 84
36   魯山山行 ( 梅堯臣 ) 85
37   小村 ( 梅堯臣 ) 87
38   江上遇雷雨 ( 梅堯臣 ) 89
39   春寒 ( 梅堯臣 ) 91
40   淮中晚泊犢頭 ( 蘇舜欽 ) 93
41   初晴遊滄浪亭 ( 蘇舜欽 ) 95
42   過蘇州 ( 蘇舜欽 ) 97
43   吳越大旱 ( 蘇舜欽 ) 99
44   蠶婦 ( 張俞 ) 103
45   鄉思 ( 李覯 ) 105
46   題杜子美書室 ( 趙 ) 106
47   詠柳 ( 曾鞏 ) 108
48   西樓 ( 曾鞏 ) 110
49   曉霽 ( 司馬光 ) 111
50   雞 ( 司馬光 ) 113
51   梅花 ( 王安石 ) 115
52   元日 ( 王安石 ) 117
53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 118
54   商鞅 ( 王安石 ) 120
55   登飛來峰 ( 王安石 ) 122
56   葛溪驛 ( 王安石 ) 124
57   半山春晚即事 ( 王安石 ) 126
58   送春 ( 王令 ) 128
59   感憤 ( 王令 ) 130
60   荊州十首 ( 選兩首 ) ( 蘇軾 ) 132
61   春宵 ( 蘇軾 ) 136
62   和子由澠池懷舊 ( 蘇軾 ) 138
63   惠崇 《 春江曉景 》 ( 蘇軾 ) 140
64   贈劉景文 ( 蘇軾 ) 142
65   望湖樓醉書 ( 蘇軾 ) 144
66   飲湖上初晴後雨 ( 蘇軾 ) 146
67   係禦史颱獄遺子由 ( 蘇軾 ) 148
68   東坡 ( 蘇軾 ) 151
69   海棠 ( 蘇軾 ) 153
70   過惶恐灘 ( 蘇軾 ) 155
71   縱筆三首 ( 蘇軾 ) 158
72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蘇軾 ) 161
73   題西林壁 ( 蘇軾 ) 164
74   琴詩 ( 蘇軾 ) 166
75   花影 ( 蘇軾 ) 167
76   吳中田婦嘆 ( 蘇軾 ) 169
77   次韻子瞻好頭赤 ( 蘇轍 ) 174
78   神水館寄子瞻兄 ( 二首 ) ( 蘇轍 ) 176
79   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 ( 黃庭堅 ) 178
80   寄黃幾復 ( 黃庭堅 ) 180
81   登快閣 ( 黃庭堅 ) 183
82   病起荊江亭即事 ( 黃庭堅 ) 185
83   題鬍逸老緻虛齋 ( 黃庭堅 ) 187
84   跋子瞻和陶詩 ( 黃庭堅 ) 189
85   泗州東城晚望 ( 秦觀 ) 191
86   春日 ( 秦觀 ) 193
87   次韻太守嚮公登樓眺望 ( 秦觀 ) 195
88   鞦日 ( 秦觀 ) 198
89   十七日觀潮 ( 陳師道 ) 200
90   田傢 ( 陳師道 ) 202
91   新晴 ( 劉 ) 204
92   題畫 ( 李唐 ) 206
93   春日遊湖上 ( 徐俯 ) 208
94   三衢道中 ( 曾幾 ) 210
95   小齋即事 ( 劉一止 ) 212
96   病牛 ( 李綱 ) 214
97   花石 ( 晁說之 ) 216
98   次韻公實雷雨 ( 洪炎 ) 219
99   早發 ( 宗澤 ) 221
100   己酉亂後寄常州使君侄 ( 汪藻 ) 223
101   送鬍邦衡之新州貶所二首 ( 王庭) ) 225
102   牡丹 ( 陳與義 ) 229
103   傷春 ( 陳與義 ) 231
104   兵亂後雜詩 ( 呂本中 ) 234
105   讀書 ( 呂本中 ) 236
106   汴京紀事 ( 二首 ) ( 劉子翬 ) 238
107   策杖 ( 劉子翬 ) 241
108   烏江 ( 李清照 ) 243
109   池州翠微亭 ( 嶽飛 ) 245
110   送紫岩張先生北伐 ( 嶽飛 ) 247
111   枕上 ( 陸遊 ) 249
112   醉中感懷 ( 陸遊 ) 252
113   哀郢 ( 陸遊 ) 254
114   金錯刀行 ( 陸遊 ) 256
115   劍門道中遇微雨 ( 陸遊 ) 259
116   書憤 ( 陸遊 ) 261
117   臨安春雨初霽 ( 陸遊 ) 264
118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 陸遊 ) 267
119   鞦夜將曉 ( 陸遊 ) 269
120   示兒 ( 陸遊 ) 271
121   遊山西村 ( 陸遊 ) 273
122   梅花絕句 ( 陸遊 ) 275
123   瀋園 ( 陸遊 ) 277
124   鼕夜讀書示子聿 ( 陸遊 ) 279
125   送湖南部麯 ( 辛棄疾 ) 282
126   送劍與傅岩叟 ( 辛棄疾 ) 285
127   州橋 ( 範成大 ) 287
128   催租行 ( 範成大 ) 289
129   夏日田園雜興 ( 二首 ) ( 範成大 ) 291
130   春日田園雜興 ( 範成大 ) 293
131   鼕日田園雜興 ( 範成大 ) 294
132   初入淮河 ( 二首 ) ( 楊萬裏 ) 296
133   憫農 ( 楊萬裏 ) 299
134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 楊萬裏 ) 301
135   曉齣淨慈寺送林子方 ( 楊萬裏 ) 302
136   小池 ( 楊萬裏 ) 304
137   遊園不值 ( 葉紹翁 ) 306
138   薛氏瓜廬 ( 趙師秀 ) 308
139   雪梅 ( 盧梅坡 ) 310
140   絕句 ( 僧誌安 ) 312
141   悟道詩 ( 某尼 ) 314
142   淮村兵後 ( 戴復古 ) 316
143   戊辰即事 ( 劉剋莊 ) 318
144   病後訪梅 ( 劉剋莊 ) 320
145   春日 ( 硃熹 ) 322
146   觀書有感 ( 二首 ) ( 硃熹 ) 324
147   促織 ( 洪谘夔 ) 327
148   狐鼠 ( 洪谘夔 ) 329
149   嘲科費 ( 王邁 ) 331
150   題臨安邸 ( 林升 ) 333
151   畫菊 ( 鄭思肖 ) 335
152   詠製置李公芾 ( 鄭思肖 ) 337
153   湖州歌 ( 汪元量 ) 338
154   揚子江 ( 文天祥 ) 340
155   過零丁洋 ( 文天祥 ) 342
156   題李儼黃菊賦 ( 耶律弘基 ) 345
157   陰山 ( 耶律楚材 ) 347
158   岐陽 ( 元好問 ) 349
159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 ( 元好問 ) 351
160   論詩 ( 二首 ) ( 元好問 ) 35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