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

中國當代文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鄭萬鵬
出品人:
頁數:259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2
價格:27.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04522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當代文學
  • 文學史
  • 文學理論
  • 文學
  • 中國文學
  • 專業書
  • 中國當代文學
  • 文學史
  • 現代文學
  • 中國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化史
  • 20世紀文學
  • 21世紀文學
  • 文學批評
  • 紅色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當代文學史(1949-1999)》主要內容:“革命曆史小說”是革命者寫小說,其小說視角是整齊劃一的革命視角:描寫革命者當年的豐功偉績,錶現革命的神聖。這裏沒有“反思”。毋庸置疑,革命在這裏是天經地義的。並且,幾乎所有的“革命曆史小說”都把國內革命鬥爭同民族解放戰爭視為一體,把階級論當成民族主義。就是在此期間齣現的一批抗戰題材的長篇小說,其創作也納入瞭“革命曆史小說”模式,寫的是共産黨員領導下的抗戰,往往“內戰”貫穿於“外戰”之中。

“新寫實”小說精細地摹寫現狀,一個小單位的庸俗,一個小傢庭的睏頓,一個小日子的心酸,錶現得淋灕盡緻,現實感強烈,體現齣發達的知性思維。而“現實”在時間長河中所處的位置則很難看到。“新寫實”小說缺少悟性思維,缺少曆史感。有的是細節真實,缺的是趨勢性真實。這樣,所有的這個“真實”便僅僅屬於一個小天地的瞭。

路遙是關注重大曆史進程中人的命運變遷的作傢,是善於描寫“活人的路”的作傢。《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活人的路”,體現著路遙的現代人格理想,即在完成自我意識覺醒的基礎上完成對他人的責任,剋服二元對立,以其實現更高意義上的社會和諧。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建國文學
┗全方位的“建設”主題
┗現代民族國傢思想
┗建設性批判主題
第二章 悲慘與光榮——十七年文學
┗概說
┗趙樹理與老捨
┗“高大全”與“中間人物”
┗革命曆史小說的位置
┗淒美的“天鵝絕唱”
第三章 哀而不傷——傷痕文學
┗現實主義新生
┗思想解放運動的先聲
┗理性的文學思維
第四章 痛定思痛——反思文學
┗對曆史的反思
┗對乾群關係問題的反思
┗對人生價值的反思
第五章 張賢亮的直覺藝術
┗以幽默超越“傷痕”
┗《靈與肉》:最初的直覺信息
┗《肖爾布拉剋》:直覺體驗的新天地
┗《綠化樹》:對“自由”的直覺選擇 中國當代文學“新感覺”
┗《習慣死亡》:意識形態的惡果
第六章 民族精神——王濛小說的靈魂
┗信念篇:《布禮》
┗頓悟篇:《蝴蝶》
┗民族篇:《相見時難》
┗哲學篇:《春之聲》
第七章 民族文化意識的覺醒——尋根文學
┗到民族文化中尋找“精神傢園”
┗彌閤長長的文化斷裂帶
┗傳統與現代間的橋梁
第八章 改革文學
┗社會心理和觀念上的改革
┗改革的漸進特徵
┗生存——人的最基本權利
┗經濟改革促進乾部製度改革
┗剋服“浮躁”,走中國改革之路
第九章 《平凡的世界》:中國農民二次“翻身”的史詩
┗小說的史詩構造 同“荒謬”進行抗爭
┗曆史與人生的有機結閤 探索當代“自由”哲學
第十章 《白鹿原》:中國二十世紀文學的總結
┗對“文化革命”的解構
┗重塑傳統人文精神
┗探索民族秘史
┗世紀史詩
第十一章 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
┗在新的文化衝突中興起
┗新抗戰文學
┗世紀交年的民族主義文學
第十二章 新現實主義
┗相關的文學思潮
┗新現實主義的寫作立場
┗錶現當代人的價值觀念
┗一種“探索的現實主義”
附錄一 中國當代文學重要作品年錶
附錄二 《中國當代文學史》作傢作品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有比較視域,所以跟其他當代文學史教程風格區分明顯。不全,且有些東西往儒傢傳統上靠似乎有點牽強。但總體仍然很好。可惜沒機會在北語聽這位老師講課,說實話,北語現當代文學某些老師雖然有自己的見解,但是講課根本就是群魔亂舞……

评分

曆史脈絡很清晰,希望第二版能加上21世紀的文學潮流~

评分

曆史脈絡很清晰,希望第二版能加上21世紀的文學潮流~

评分

這根本不是文學史,就是按照時間給小說寫閱讀理解,文筆太正瞭,什麼錶達瞭xxx,展現瞭xxx,受不瞭

评分

曆史脈絡很清晰,希望第二版能加上21世紀的文學潮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