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

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木馬文化
作者:[美] 大衛‧畢羅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彭榮邦
出版時間:2014-7-30
價格:NT 36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582965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疼痛
  • 思想·社會·人文
  • 醫療
  • 文學
  • 心理
  • 醫療人文
  • 自然
  • 颱灣
  • 疼痛
  • 聆聽
  • 慈悲
  • 寬慰
  • 療愈
  • 對話
  • 人性
  • 共情
  • 苦難
  • 希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疼痛的時候,我們都是寂寞的。

聽疼痛說話,賦予它意義,為體內巨大無聲的戰場,找一個療癒的齣口。

語言與疼痛就像電磁的南北極,以最極端的方式存在而互不相涉。疼痛是如此真實地影響我們的生活,但因其強烈的「內嚮性」,讓我們往往找不到閤適的話語形容、分享,從而陷入孤絕的處境。然而即使如此,史上諸多偉大的文學藝術心靈,甚或是平凡如你我的真實臨床病患,企圖碰觸、麵對、剋服這個令人難堪又無力的狀態者,卻不在少數。我們究竟是基於什麼理由和動機,勢必挑戰這場巨大又無聲的內在戰爭?且看疼痛如何錶述、如何作用,如何在隱喻中偷渡,當我們願意聆聽,運用創造力和想像力迴應來自身心的吶喊,話語的力量便能連結整個世界,讓我們從孤獨中突圍,在痛中分享、終而療癒。

本書作者以切身疼痛經驗,檢視吳爾芙、喬伊斯、狄金生、傑剋‧倫敦等文學作品中的疼痛篇章,試圖探討疼痛的本質;同時列舉維根斯坦、梅洛龐蒂與古德曼等哲學傢,如何從語言實踐的私人性與公共麵著手,進行精彩的辯證;至於藝術傢芙烈達卡蘿和孟剋等藝術傢,則透過畫布傳達無法言說的劇烈痛楚。當然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實如你我的普通病患,竟也藉由語言中的隱喻、偏移和聯想,來錶述各種疼痛經驗。因此他發現,為瞭麵臨疼痛時「有話可說」,人類發展齣特定語言策略(隱喻)來指認、迴應、轉譯這個對象,藉此建立人我連結,創造齣與世界的「同在感」,從而緩解獨自受苦的寂寞,得到一種能寬慰我們的治療良方。

過去中西方的醫療文獻中,從來不乏疼痛主題的研究,但由一位同時受過醫療訓練與文學素養的作傢,以切身疼痛經驗析理說情,更為疼痛的話語研究作齣貢獻。本書以洋溢著勇氣與慈悲的文字,為你我勢必無法逃離的生命磨難,尋求齣口及希望,不啻為一次彌足珍貴的嘗試。

著者簡介

大衛‧畢羅(David Biro)

紐約布魯剋林醫療中心皮膚專科醫生,同時教授醫療人類學與醫療人文課程,擁有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士與牛津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學位。31歲時罹患罕見的血液疾病,恐怕因血小闆日益減少而失血死亡,經歷極度的心理掙紮,毅然擲下生命賭注。在骨髓移植手術的漫長復原過程中,他在生理或心理層麵都承受瞭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巨大煎熬。他極力探討任何可紓緩疼痛的方式,追尋心靈的慰藉和超脫,終以堅毅樂觀的意誌力打敗疾患,人生也有瞭全新體悟。

畢羅曾在《紐約時代雜誌》及眾多醫療期刊發錶文章講述罹病經驗,首部作品《100天:我從醫生變成病人的意外旅程》(One Hundred Days: My Unexpected Journey from Doctor to Patient ),因忠實紀錄切身病痛的經驗而備受矚目;《聆聽疼痛》是他的第二本書。

圖書目錄

譯者序——彭榮邦
前言
第一部份:危機
第一章、典型的私人經驗
第二章、疼痛的難以捉摸
第三章、疼痛的公共麵嚮
第四章、人的無盡細語
第二部分:解決方案
第五章、隱喻與創造世界
第六章、武器
第七章、文學的肇因
第八章、鏡子
第九章、X光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廢話太多

评分

廢話太多

评分

廢話太多

评分

廢話太多

评分

廢話太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