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化的反思

谷歌化的反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希瓦· 维迪亚那桑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苏健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45.9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611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互联网
  • Google
  • 网络生活
  • 信息时代
  • 美国
  • 谷歌化的反思
  • 计算机
  • 传播学
  • 谷歌
  • 反思
  • 互联网
  • 科技
  • 商业模式
  • 创新
  • 管理
  • 企业文化
  • 数字化转型
  • 未来趋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可能视谷歌为救世主,但是它却像恺撒般统治着世界。网络的神话导致我们假设那是个疯狂的、无法管理的领域,这真的是错得离谱。不久前网络还存在着权力真空,但是,我们却在不知所措之下允许谷歌决定在网络上以及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相关的,以及什么是真实的。我们信任并相信谷歌的作为是为了我们的最佳利益。但是,我们已经交出了对价值、方法与程序的控制,而这些正是让我们的信息生态系统有意义的事物。

●作者希瓦· 维迪亚那桑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里传播和法律学院的教授,曾担任纽约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与大众传播学学者。除了相关著作外,他也为《国家杂志》(The Nation)、《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与《达拉斯晨报》(The Dallas Morning News)撰写评论。作品亦获《纽约时报》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推崇介绍。

●本书主张我们应该主动且有意地影响,甚至规范搜寻引擎,进而对网络如何传送知识负起责任。我们建立的在线生态系统,不论有多出色,必须能够长期造福整个世界,而非满足某个强大公司的短期利益。换句话说,这本书并非是关于谷歌,而是关于我们如何使用谷歌。书中说明了我们如何拥抱谷歌并邀请谷歌进入各式各样的人类活动。同时,检视对谷歌的抗拒与关心,这些抗拒与关心随着谷歌的触角遍及全球而逐渐增长。最后,探讨谷歌与数亿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并考量了谷歌的行动与政策的道德后果。

[编辑推荐]

●《谷歌化的反思》是对“谷歌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如何使用谷歌”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为习惯于被搜索引擎牵着鼻子走的我们注入了一针清醒剂。

●本书作者希瓦· 维迪亚那桑是著名历史学家与大众传播学学者。他的专业性为他赢得了来自学界和媒体界的信赖与敬重。

●本书得到美国历史学会前主席安东尼·格拉夫敦、《新闻周刊》特约编辑戴利亚·利维克、《连线》杂志撰稿人戴维·申克、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吴修铭等人的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与大众传播学学者,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传播学教授,曾任纽约大学教授,。

●他常为《国家》杂志(The Nation)、《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与《达拉斯晨报》(The Dallas Morning News)撰写评论。他的作品也获得了《纽约时报》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推崇。

目录信息

前言 我们究竟该如何使用谷歌
引言 谷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01 谷歌如何统治网络帝国 / 13
谷歌的广度
“只要点一下鼠标,竞争就来了!”
搜索,更好的搜索
广告与竞价排名
谁在搭免费便车
YouTube之病
市场失效和公共失效谁
是规制者
02 对技术的无上信仰 / 57
技术原教旨主义的末世论
没有谷歌的生活
PageRank的“信任偏见”和实用主义
搜索的实用主义理论
困于机器中的人类
火人节上的“技术员委员会”
实用理想主义者
技术原教旨主义和公益
傲慢之罪
03 无处不在的监视 / 93
不恰当的选择
隐私的问题
街景和监督的普遍化
基础设施的帝制
被谷歌化的国民
04 全球公共领域的前景 / 131
谷歌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前景
本地文化和对世界主义的抗拒
05 书籍的未来 / 149
被弄乱的书页
书籍的谷歌化
图书搜索与版权之争
出卖图书馆和公司福利
版权和知识的私有化
遗产
06 信息过载、过滤机制和知识的碎片化 / 177
无法删除的记忆
高等教育的谷歌化
学生的谷歌化
学术的谷歌化
研究的谷歌化
致谢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现在看已经有点跟不上形势了。我感觉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谷歌的影响在降低。 另外,本书的内容也不够深刻。说出一些现象和担心,但是给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作者对谷歌的担心包括:对隐私的侵犯,对版权的冲击等等。

评分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现在看已经有点跟不上形势了。我感觉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谷歌的影响在降低。 另外,本书的内容也不够深刻。说出一些现象和担心,但是给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作者对谷歌的担心包括:对隐私的侵犯,对版权的冲击等等。

评分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现在看已经有点跟不上形势了。我感觉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谷歌的影响在降低。 另外,本书的内容也不够深刻。说出一些现象和担心,但是给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作者对谷歌的担心包括:对隐私的侵犯,对版权的冲击等等。

评分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现在看已经有点跟不上形势了。我感觉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谷歌的影响在降低。 另外,本书的内容也不够深刻。说出一些现象和担心,但是给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作者对谷歌的担心包括:对隐私的侵犯,对版权的冲击等等。

评分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现在看已经有点跟不上形势了。我感觉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谷歌的影响在降低。 另外,本书的内容也不够深刻。说出一些现象和担心,但是给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作者对谷歌的担心包括:对隐私的侵犯,对版权的冲击等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刚升大学的梦想就是进谷歌,呵,毕业就想着赶紧打工到三十岁就出来创业,人生就是一场屁,有人默默无味儿,有人遗臭万年,看完书,谷歌更不过如此了

评分

这本书写的不是谷歌,而且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谷歌。

评分

本书对google化的反思,让我想起《who am i》这部电影,信息化时代不可避免的争议,开放与自我的博弈与平衡,然而anonymous又存在极多的问题,如何制定规则与监管始终是个问题。作为个人而言,还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啊。

评分

viax w3

评分

这本书写的不是谷歌,而且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谷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