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詩學史

中古詩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節末
出品人:
頁數:3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6
價格:5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812161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理論
  • 中國文學
  • 詩學
  • 社科
  • 中國古典文學
  • 李鵬飛
  • 古典文學
  • 詩學史
  • 中古文學
  • 詩歌理論
  • 文學史
  • 中國古典文學
  • 文化史
  • 古代思想
  • 文學研究
  • 傳統文化
  • 詩歌批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描述發生於漢魏至盛唐年間之中古詩歌運動的曆史。《中古詩學史(境化與律化交織的詩 歌運動)》中中古詩歌運動是指,古代詩歌脫 離民間歌詩的形式,循著境化和律化兩條路綫,走嚮高度文人化之過程。起於漢末五言詩,中經 玄言詩、田園詩、山水詩、格律詩,最終在王維 山水小詩與杜甫夔州七律中分彆臻於境化與律化的高境。文人趣味引導詩歌功能發生基礎性的變 化,逐漸消除瞭詩歌當中的政教、抒情與說理成 分,上升到精緻而純粹的審美。

著者簡介

張節末,56年生,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受教於南京師範大學吳調公先生和華東師範大學馮契先生。長期從事中國美學史研究。著有《嵇康美學》、《狂與逸》和《禪宗美學》等。研究方法上以哲學美學為基礎,文史哲交融,擅長史的追索和做學術個案,近年來尤重材料證據和中外比較。

李鵬飛,80年生,安徽臨泉人,文學博士,阜陽師範學院文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論與中國美學方嚮的教學與研究。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前史:漢代詩經解釋學
第一節 漢代經學傢解詩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後世批評傢的“比興”詮釋
第三節 《離騷》被編入詩經解釋學譜係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與玄學
第一節 時間意識:生命短暫,珍重當下
第二節 玄學獨化論先聲:群己關係之重置
第三節 反思的個體性:獨立之性彆角色
第四節 興體之流産與普世情感之抒發
第三章 古詩十九首的美學技術
第一節 單純之主題及其基本結撰技術
第二節 渾雅品格與“興”法之浮沉
第三節 近於賦而遠於《風》
第四節 結撰技術:勾連
第四章 玄言詩與詩體革命
第一節 反緣情
第二節 抑比興
第三節 尚自然
第五章 陶淵明的田園詩:自然主義與散文化
第一節 時序感
第二節 “酒”與“鳥”的意象
第三節 散文化
第六章 謝靈運山水詩的美學成因
第一節 物感經驗的變遷
第二節 在自然中頓悟的理境
第三節 賦體的影響
第七章 音聲對比:永明聲律美學
第一節 “三易”說與瀋約的詩歌批評
第二節 對比性聲律美學理論
第三節 永明體形式美學
第八章 律化運動之大勢:初唐律詩美學
第一節 初唐宮廷詩
第二節 上官體的律化貢獻
第三節 元兢的詩學理論與律詩格律的確立
第四節 律詩的定型
第九章 王維山水小詩的意境美學
第一節 禪學背景
第二節 純粹看與純粹聽
第三節 通嚮意境的詩歌運動
第十章 作為審美遊戲的杜甫夔州七律
第一節 詩律運動與宮廷詩
第二節 人生際遇和詩體的移位
第三節 審美遊戲與織體的藝術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補充文學史的書。從聲律和意境說詩歌文人化的過程。

评分

補充文學史的書。從聲律和意境說詩歌文人化的過程。

评分

補充文學史的書。從聲律和意境說詩歌文人化的過程。

评分

補充文學史的書。從聲律和意境說詩歌文人化的過程。

评分

啊,一本聽老師說的雲裏霧裏的書,真怕讀的時候更在霧裏雲裏 挺有條理的一本書,就是當時時間緊瞭點,沒好好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