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它的新鲜的艺术感受、深入浅出的语言、雄浑的气象、解放的情操,都给人们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
部分目录
总 序.
导 读
我为什么特别喜爱唐诗
——代序
唐诗高潮
陈子昂与建安风骨
——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传统
盛唐气象
略谈唐诗高潮中的一些标志
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
唐诗的语言
唐诗的格律
唐代四大诗人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从唐诗的特色谈起
唐诗随笔
“边塞诗”随笔
王之涣的《凉州词》
说凉州
《古风》春种一粒粟
……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第一次接触到林庚先生是在高三时学习他的《说“木叶”》,他在文章中论述了“木叶”特征、用法,以及“木叶”与“树叶”的区别,当时觉得他引经据典,写得很厉害,只是似懂非懂,而今才把他的原书《唐诗综论》找出来看完,也有一点收获。 对于读诗,林庚先生说:“新鲜的是对于...
评分刚开始有些难看入,从《唐诗的语言》开始喜欢起来,是真的深入浅出。难得的扎实又看起来不觉得很沉的学术干货。最喜欢《说“木叶”》与谈诗稿中的《君子于役》、《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几篇,很有点化而惊的感觉,妙极!很喜欢
评分第一次接触到林庚先生是在高三时学习他的《说“木叶”》,他在文章中论述了“木叶”特征、用法,以及“木叶”与“树叶”的区别,当时觉得他引经据典,写得很厉害,只是似懂非懂,而今才把他的原书《唐诗综论》找出来看完,也有一点收获。 对于读诗,林庚先生说:“新鲜的是对于...
评分刚开始有些难看入,从《唐诗的语言》开始喜欢起来,是真的深入浅出。难得的扎实又看起来不觉得很沉的学术干货。最喜欢《说“木叶”》与谈诗稿中的《君子于役》、《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几篇,很有点化而惊的感觉,妙极!很喜欢
评分谈吐清新,虽然开卷并没有对陈子昂那部分产生很大兴趣,但是慢慢读来确实有新的体悟。“盛唐气象”被普遍认同,而唐诗高潮的发生及其原因也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些不长的文并没有被限制成生硬的论文,更多感性在里面,自然不是恢弘巨制,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所启发的。李绅的《古风...
总感觉林庚什么也没有说。。。另外,因为写作年代的关系,意识形态痕迹太重。 王维的边塞诗、楚辞体 李白“混游渔商,隐不绝俗” 市民阶级—布衣的大后方 浪游的诗人。。。
评分偏向于整体性的描述吧,最喜欢读后面的小诗解读,老先生写的很有趣
评分4.5。辑录四十、五十、六十与八十年代文章约十六篇合为“唐诗高潮”,后有“唐诗远音”五篇谈唐诗的源流,再附短文“谈诗稿”十九篇。林庚由清华物理系转入中文系,撰写中国文学史与长期在北大教授中文之故,实际影响不小,但当代读者似较少。作者仍然以传统文学方式解读唐诗成为文学史上高潮的缘由,时代原因,掺入阶级分析不可避免。语出中的,透露新鲜的气息,为一般读者了解与把握唐诗发展体势与原因助益。pdf⏬
评分上学的时候因为《说木叶》而念念不忘,可到了真正读过全书之时……作者的功底是好的,可掺杂进意识形态这一点足以毁掉所有的优点。读完了觉得,果然最好的一篇就是没有掺杂马列的《说木叶》。
评分4.5。辑录四十、五十、六十与八十年代文章约十六篇合为“唐诗高潮”,后有“唐诗远音”五篇谈唐诗的源流,再附短文“谈诗稿”十九篇。林庚由清华物理系转入中文系,撰写中国文学史与长期在北大教授中文之故,实际影响不小,但当代读者似较少。作者仍然以传统文学方式解读唐诗成为文学史上高潮的缘由,时代原因,掺入阶级分析不可避免。语出中的,透露新鲜的气息,为一般读者了解与把握唐诗发展体势与原因助益。pdf⏬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