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谈论中国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经济/社会话题——新型城镇化。开篇直指中国城市化的“畸形发展”现状:对农村地区“化地不化人”;城市自我现代化,接受外来人口提供的劳力,但决绝他们的进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贫富差距日益加深等现实问题。而后,作者提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是造成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双重扭曲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改变本是权宜之计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废除桎梏农村人口发展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农村人口遭到的歧视。最终,中国应尊重全球普遍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借鉴“老浦西”模式,发展内生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和制度的三方面转型成功。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著名文理学院——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经济系终身教授。当过知青,与中国的“三农”问题结下不解之缘。
文贯中于1982年夏,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冬,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芝大做访问学者和攻读博士期间,文贯中专攻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曾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现为《中国经济学前沿》共同主编,《中国经济评论》、《中国经济季刊》、《当代中国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主要学术方向:中国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业生产力及大饥荒,城市化的内生性,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等。
书本身只值三星,一星给东方社的编辑,排版纸张、封面设计都无可挑剔。 全书讨论的是土地制度、城市化和户籍制度问题,三点都是时政热点,在保证粮食生产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战斗中,以农业国为基本国情,这些问题都无可避免。全书各章节之间逻辑清晰,也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但...
评分书本身只值三星,一星给东方社的编辑,排版纸张、封面设计都无可挑剔。 全书讨论的是土地制度、城市化和户籍制度问题,三点都是时政热点,在保证粮食生产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战斗中,以农业国为基本国情,这些问题都无可避免。全书各章节之间逻辑清晰,也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但...
评分书到手很久才写评,因为一字一句看比较慢,而且也怕写评之后失去再读的动力。整体而本书提供了一个审视中国问题新的角度与逻辑,很是值得认真阅读与学习。 2012年,一次北理工的论坛上,我有幸亲见周其仁教授。当时,我在带一个中国土地问题与新农民工问题的项目,遇到问题特意...
评分本书题目“吾民无地”是对中国广大民众土地所有权的描述,作者文贯中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瓶颈制约关键所在。并且,掣肘中国梦实现的因素有下列一些:上升的国民收入与积贫积弱的农民这一中国社会悖论,土地制度的双重结构性扭曲,户籍制度与...
评分——读文贯中《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 读罢文贯中先生的《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对于书中关于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批评总体还是比较认同的,但对于开出的土地私有化药方却难以认同。 我承认中国的土地制度...
文贯中秉承芝加哥的自由传统,给中国开出的药方其实很简单,就是市场化,更进一步讲,是要素的市场化。中国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那是产品的市场化,而资本、劳力、土地三大要素中,现在说得上自由流动的,也就是资本,所以要改革户籍制度,是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土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化,是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正是中国畸形经济发展、畸形城市化的根源。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学过经济学的人,不管文贯中是来自信奉自由市场的芝加哥学派,还是保罗·克鲁格曼那凯恩斯一脉喜欢政府干预的咸水学派,其实都知道,这些不过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常识而已,文贯中不过说了几句实话。而仅仅说了几句实话,这本书就被《新京报》列入2014年度社科好书榜评选的首位,可见,社科方面,说实话的可贵。
评分文贯中火力好猛,远喷费孝通,近喷华生贺雪峰之流,还不指名道姓地说影帝衣冠楚楚在台上张嘴说的是瞎话……天朝的大人们也许也有“美”的执念吧非要把天朝打扮成“美国”,所有他们觉得不美的都必须干掉!不过话说回来,川南丘区之类的地方,怎么看不到他说的那么美好的农村图景呢?
评分道理都是那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并没有多么insightful和inspiring。事实上,国家正在朝着流转和流动的方向转型。遗憾的是,文教授本书也只是把这套理想化的道理说出来了而已,并没有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这也可能是长期在西方生活的他和周其仁、刘守英们最大的差异吧。
评分放在以往观念是新奇的,作者主观意志就是土地私有化是最终出路。高呼土地私有化,就只是高呼土地私有化。中国土地研究正在冰释,可以期待更好更扎实的论述。唉! 于11月底,过半阅。
评分作者现为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专家。针对三农和户籍制度,他提出土地私有化和取消户籍制度,尽快扭转资源元素配置的国家化。城市化的作用是吸纳农村人口和现代化,2亿多农民工在城乡间跋涉,进不了城返不了乡,因为城市不接纳因为农村的土地是集体的,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吸纳农民从而减少农村人口,让土地私有农民可以转让从而买卖获得进城的资本,城市取消户籍制度让农民安居下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问题。现在的土地和户籍制度都是历史遗留产物,全世界没有,也不符合经济学的逻辑。农业比重的下降应与农业人口下降同步,而不是反增长。高企的房价来自高地价,是让农民牺牲利益,小产权房的出现留住了农民工,是制度外的应对,有其经济学上的根据。作者呼吁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制度,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利国利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