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谈论中国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经济/社会话题——新型城镇化。开篇直指中国城市化的“畸形发展”现状:对农村地区“化地不化人”;城市自我现代化,接受外来人口提供的劳力,但决绝他们的进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贫富差距日益加深等现实问题。而后,作者提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是造成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双重扭曲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改变本是权宜之计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废除桎梏农村人口发展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农村人口遭到的歧视。最终,中国应尊重全球普遍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借鉴“老浦西”模式,发展内生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和制度的三方面转型成功。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著名文理学院——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经济系终身教授。当过知青,与中国的“三农”问题结下不解之缘。
文贯中于1982年夏,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冬,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芝大做访问学者和攻读博士期间,文贯中专攻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曾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现为《中国经济学前沿》共同主编,《中国经济评论》、《中国经济季刊》、《当代中国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主要学术方向:中国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业生产力及大饥荒,城市化的内生性,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等。
书到手很久才写评,因为一字一句看比较慢,而且也怕写评之后失去再读的动力。整体而本书提供了一个审视中国问题新的角度与逻辑,很是值得认真阅读与学习。 2012年,一次北理工的论坛上,我有幸亲见周其仁教授。当时,我在带一个中国土地问题与新农民工问题的项目,遇到问题特意...
评分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的同时,专门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工作讨论和部署。随着城镇化话题的升温,相关的书籍出了不少,各路专家纷纷提出自家观点和高招。 这本《吾民无地》是文贯中教授对中国城市化、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看法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
评分——读文贯中《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 读罢文贯中先生的《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对于书中关于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批评总体还是比较认同的,但对于开出的土地私有化药方却难以认同。 我承认中国的土地制度...
评分主题是土地应该私有,农民应该更自由地进城,否则全社会的财富与活力会受损。 标题不够通俗。作者书中要说的是:中国现在面临两条路:一条是土地私有放开小产权房放开户口,走欧美发达国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条是维持现在的户口制度和土地制度,这会走向拉丁美洲的贫富两极...
评分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的同时,专门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工作讨论和部署。随着城镇化话题的升温,相关的书籍出了不少,各路专家纷纷提出自家观点和高招。 这本《吾民无地》是文贯中教授对中国城市化、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看法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
文贯中火力好猛,远喷费孝通,近喷华生贺雪峰之流,还不指名道姓地说影帝衣冠楚楚在台上张嘴说的是瞎话……天朝的大人们也许也有“美”的执念吧非要把天朝打扮成“美国”,所有他们觉得不美的都必须干掉!不过话说回来,川南丘区之类的地方,怎么看不到他说的那么美好的农村图景呢?
评分读完之后有点失望。作者是典型的市场主义,信奉自由的市场能解决当前城镇化的问题。太过理想化,不接地气,没有往深里挖。比如城市吸纳农民的财力从哪来?在当前的经济阶段,服务业真的能够吸纳那么大的人口吗?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诚如推荐序里所说,能够给人启发,但也仅此而已。
评分作者现为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专家。针对三农和户籍制度,他提出土地私有化和取消户籍制度,尽快扭转资源元素配置的国家化。城市化的作用是吸纳农村人口和现代化,2亿多农民工在城乡间跋涉,进不了城返不了乡,因为城市不接纳因为农村的土地是集体的,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吸纳农民从而减少农村人口,让土地私有农民可以转让从而买卖获得进城的资本,城市取消户籍制度让农民安居下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问题。现在的土地和户籍制度都是历史遗留产物,全世界没有,也不符合经济学的逻辑。农业比重的下降应与农业人口下降同步,而不是反增长。高企的房价来自高地价,是让农民牺牲利益,小产权房的出现留住了农民工,是制度外的应对,有其经济学上的根据。作者呼吁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制度,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利国利发展。
评分重新赋予农民地权和自由处置的权利,取消户籍制度让人民可以自由迁徙,在三中全会以来政策在推进着,不过要读懂政策,读这本书应该是正确之选。户籍制度无须多言,作为计划经济之产物,人为把农民固化在土地上作为巨大农业生产单元,为城市化提供剩余,早已没有存在之理由;土地制度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讲其弊端已很透:城市的国有土地和农村的集体土地,市民企业各有其权属,但集体土地徒有其名而农民亦缺乏契约权利-即使不能被赋予真正的所有权,所以农民向城市聚集时无法处置并获取土地收益,导致几个后果:留下之人仍无法规模经营以提高收入、入城之人缺少经济能力以居住入城市-当然更多是户籍问题、政府垄断土地购销扭曲价格而导致房价高企及产业结构失衡、土地指标化降低城市聚集效应。农业真正现代化,才能更有信心做好现代化吧。
评分文贯中关于土地问题代表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