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谈论中国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经济/社会话题——新型城镇化。开篇直指中国城市化的“畸形发展”现状:对农村地区“化地不化人”;城市自我现代化,接受外来人口提供的劳力,但决绝他们的进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贫富差距日益加深等现实问题。而后,作者提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是造成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双重扭曲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改变本是权宜之计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废除桎梏农村人口发展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农村人口遭到的歧视。最终,中国应尊重全球普遍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借鉴“老浦西”模式,发展内生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和制度的三方面转型成功。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著名文理学院——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经济系终身教授。当过知青,与中国的“三农”问题结下不解之缘。
文贯中于1982年夏,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冬,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芝大做访问学者和攻读博士期间,文贯中专攻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曾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现为《中国经济学前沿》共同主编,《中国经济评论》、《中国经济季刊》、《当代中国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主要学术方向:中国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业生产力及大饥荒,城市化的内生性,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等。
本书题目“吾民无地”是对中国广大民众土地所有权的描述,作者文贯中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瓶颈制约关键所在。并且,掣肘中国梦实现的因素有下列一些:上升的国民收入与积贫积弱的农民这一中国社会悖论,土地制度的双重结构性扭曲,户籍制度与...
评分读完之后有点失望。作者是典型的市场主义,信奉自由的市场能解决当前城镇化的问题,有道理,但是一来需要漫长的时间,二来可能过程中会造成反复。太过理想化,不接地气,没有往深里挖。比如城市吸纳农民的财力从哪来?在当前的经济阶段,服务业真的能够吸纳那么大的人口吗?诸...
评分最近,关于城市化建设的讨论从官方到民间都很热闹。热闹的原因不仅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写入了官方的几个重要的文件里,更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可以讨论发展城市化的节点。笔者最近就读过一些讨论城市化建设和土地问题的书籍,其中华生的《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贺雪峰...
评分11月读的书是经济学家文贯中的《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东方出版社2014年7月版,购买于2014年底。当时看到一些书评周刊评论本书为2014年度好书之一,恰好这个书名击中我长久以来对土地制度的困惑,赶上年底网店促销活动,一个激动就买了...
评分当《吾民无地》出版后,基于三点考虑第一时间购买并阅读了该书。首先,这是是为看到的第一本将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城镇化放在一起论述的学术著作。而且以十分简明逻辑清晰地阐述了三者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在新古典经济学大本营奠定的深厚功底。其次,周其仁教授的推荐,...
按需。
评分按需。
评分重新赋予农民地权和自由处置的权利,取消户籍制度让人民可以自由迁徙,在三中全会以来政策在推进着,不过要读懂政策,读这本书应该是正确之选。户籍制度无须多言,作为计划经济之产物,人为把农民固化在土地上作为巨大农业生产单元,为城市化提供剩余,早已没有存在之理由;土地制度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讲其弊端已很透:城市的国有土地和农村的集体土地,市民企业各有其权属,但集体土地徒有其名而农民亦缺乏契约权利-即使不能被赋予真正的所有权,所以农民向城市聚集时无法处置并获取土地收益,导致几个后果:留下之人仍无法规模经营以提高收入、入城之人缺少经济能力以居住入城市-当然更多是户籍问题、政府垄断土地购销扭曲价格而导致房价高企及产业结构失衡、土地指标化降低城市聚集效应。农业真正现代化,才能更有信心做好现代化吧。
评分科普性质
评分2014-11-26,当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