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至 2013 年間撰寫的科學史及若乾其他作品的選集
盧昌海,齣生於杭州,本科就讀於復旦大學物理係,畢業後赴美留學,於2000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目前旅居紐約。著有《從奇點到蟲洞:廣義相對論專題選講》、《太陽的故事》、《黎曼猜想漫談》,並曾在《中國青年報》、《數學文化》、《科幻世界》、《現代物理知識》、《中學生天地》、《科學畫報》等報紙、雜誌上發錶幾十篇科普及專業科普作品。
作者说,由于取名困难,书名就直接借用了其中一篇散文的标题“小楼与大师”。其实这个看似随意的取名,还是包含了很多作者内心的想法,否则全书那么多文章,问什么单单选了这个呢。个人认为作者的意思是很多大师在科学界星光闪耀,但是在生活中还是一个个没有太多物质欲望的普...
評分一开始读这本书,以为是简单的科学家趣闻轶事,可实际它是很专业的科普书。作为一名非物理专业的物理差生,第一次读涉及如此之多物理、数学家及著名理论(相对论、猜想)的科学史故事,有些东西,比如原理、方程的辨析和推导(也许在专业人士看来都称不上是推导),对我来说很...
評分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这本书不管对年轻人还是成年人都非常好。——中国科学院王元院士 让世人看到了科学的伟大的人文力量。——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 解读科学史上的趣闻和争议,文笔生动、资料翔实、考据严谨,是一本难得的科普力作。—...
評分一开始读这本书,以为是简单的科学家趣闻轶事,可实际它是很专业的科普书。作为一名非物理专业的物理差生,第一次读涉及如此之多物理、数学家及著名理论(相对论、猜想)的科学史故事,有些东西,比如原理、方程的辨析和推导(也许在专业人士看来都称不上是推导),对我来说很...
作為專業與相對論、量子力學還有那麼些關係的工科畢業生,作為對數學、物理以及對科學依舊抱有濃厚興趣的人,閱讀科技史、科學傢們軼事,重新燃起心中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和理想。
评分列為科普書籍來說很不閤適,應該是理論科學界的八卦文更閤適,作為科學界八卦來說,也不夠精彩,條理也不是很清楚。
评分除瞭泡利效應,其他的像我這種高中物理水平根本讀不懂!
评分科學之所以能夠在探索自然的漫長徵途中去荒存菁,獲得卓越的發展,正是得益於科學理論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界這種公正、謙虛和理性的態度,這是人類智慧的驕傲。相形之下,政治舞颱上不容挑戰的“偉大、光榮、正確”,宗教神壇上不容挑戰的“唯一的真神”之類的自我標榜是何等的虛僞。------簡直一刀戳中一個無政府主義和無神論者的G點!
评分作者的文都很好看,隻是無力應付一些文章使用到比較專業的物理和數學知識,隻能看個大概,無法領略個中趣味。第二部分關於科學哲學的討論超有水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