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一书描述作为“烟雾之都”的美国洛杉矶市60多年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形成、发展和防治等历史细节。20世纪40年代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依赖于汽车的新兴生活方式等污染所形成的烟雾,于1943年7月开始对洛杉矶市居民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持续影响至今,而洛杉矶的居民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与抗争,将洛杉矶市从烟雾蔽日恢复到蓝天白云。洛杉矶市两位记者奇普·雅各布斯和威廉·凯莉著通过深入调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事件发生时的众生相,以及该事件对美国污染治理进程的促进与当前全球各国绿色环保发展的深远影响。
[美]奇普·雅各布斯(Chip Jacobs):获奖作家、记者,曾为《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洛杉矶每日新闻》(Daily News of Los Angeles)、《洛杉矶周刊》(L.A. Weekly)撰稿,著有Wheeling the Deal The Outrageous Legend of Gordon Zahler, Hollywood‘s Flashiest Quadriplegic等。
[美] 威廉·凯莉(William J. Kelly):记者,为《洛杉矶周刊》、《洛杉矶时报》、美国Alternet杂志和《加州期刊》(California Journal)撰稿,曾任大洛杉矶烟雾控制局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区发言人,著有Home Sweet Home等。
译者简介
曹军骥(译者):大气气溶胶与环境、PM2.5污染研究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亚洲气溶胶学会主席、国际气溶胶学会执委、国际空气与废弃物管理学会以及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得Frank A. Chambers国际空气污染控制杰出成就奖(2013年,亚洲唯一)、国际空气与废物管理学会空气污染控制杰出成就奖(2013年)、第三届亚洲气溶胶研究青年科学家奖(2009年,国内首次)。其主持参与的研究项目在2008年、2012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自然之友的防霾手册推荐了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小说,或者纪实文学什么的,结构也像一些评论说到的,比较冗繁,加上翻译的缘故,所以,能支撑自己读下去的理由大概有3个: 1、我也住在一个工业化明显的城市里 2、我也在经历着雾霾 3、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呼吸道疾病,暗...
评分作者:赵凤娟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一书的两位作者从全局的视角,以详实的数据呈现给读者一个被雾霾困扰60年的城市洛杉矶的治污之殇。引用参考文献共计712篇,足见其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传递给读者的启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体会的启示如下。 启示之一:民众和...
评分自然之友的防霾手册推荐了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小说,或者纪实文学什么的,结构也像一些评论说到的,比较冗繁,加上翻译的缘故,所以,能支撑自己读下去的理由大概有3个: 1、我也住在一个工业化明显的城市里 2、我也在经历着雾霾 3、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呼吸道疾病,暗...
评分2014年上半年我发现英文版的《Smogtown》,于是从亚马逊上买了两本,真的读不下去。下半年的时候我发现《洛杉矶雾霾启示录》出版了,又买了一本结果还是很难读。作为环保人士,是不是要装逼读一读,还是要掂量一下。 书名翻译的很不好,设计的也不好。直译成《烟雾之都》可能会...
在污染如此严重的今天读这本书,受一些启发,或许是单力薄,仍要坚定环保,坚定植树造林。
评分不够生动,不过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在目前的形势下,雾霾三十年内都不可能彻底消失。
评分不够生动,不过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在目前的形势下,雾霾三十年内都不可能彻底消失。
评分零散、混乱、冗长,我怎么读下去的......
评分洛杉矶治理雾霾70年,这是一个渐进庞大系统的过程,政府、企业、市民都参与其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